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22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



背景技术:

异响问题是机械转向器常见问题之一,也是主机厂比较关心的问题,更是转向器生产厂商急于解决的顽固性问题,其中极限位置的撞击异响更是难以有效解决。

在消费者驾驶汽车行驶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极限转弯的情况发生,当方向盘转动到左右极限时,转向器总成的齿条就运行到左右极限,此时,壳体的限位面与拉杆球销就会撞击,由于两种零件的材质分别为铸铝和合金钢,产生的撞击声音很大,舒适性令消费者难以接受,并且在撞击的过程中,对双方零件的强度产生重大的影响,长期如此,壳体有可能产生裂纹,影响安全性。

因此,如何有效改进转向器、提高极限位置的舒适性成为业界积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转向齿条、尼龙降噪套、左转向拉杆和右转向拉杆,转向齿轮与转向齿条啮合传动;左转向拉杆与右转向拉杆分别包括球座、球销和拉杆,球座包括一体结构的凸台和球形凹槽,凸台直径较细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在转向齿条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凸台与转向齿条螺纹连接,球销的球头端限位在球形凹槽内,球销的螺杆端螺纹连接拉杆;尼龙降噪套为未封闭的圆环结构,且套设在凸台直径较粗的部分,在尼龙降噪套的内环上位于内径的两端分别突出有圆柱状的限位凸起,在凸台直径较粗的部分对应于两个限位凸起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孔。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还包括套设在转向齿条上的外壳,在拉杆与外壳之间套设有防护罩,球座与球销的球头端包裹在防护罩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通过在转向齿条与转向拉杆之间增设尼龙降噪套,当转向器达到左右极限位置时,尼龙降噪套与转向器的壳体相互撞击,避免壳体与转向拉杆之间发生金属撞击导致异响发生;同时,尼龙降噪套通过自身对称的两个圆柱形限位凸起,与转向拉杆上对称的两个限位孔进行配合装配,可以有效固定尼龙降噪套在轴向与径向的自由度,另其无法自由转动,防止尼龙降噪套脱落,还会保证尼龙降噪套能够一直承受壳体的撞击,不会损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球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尼龙降噪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向齿轮1、转向齿条2、转向拉杆3、球座31、凸台311、限位孔3111、球形凹槽312、球销32、拉杆33、尼龙降噪套4、限位凸起41、壳体5、防护罩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的整体结构和局部放大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限位置降噪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1、转向齿条2、转向拉杆和尼龙降噪套4,转向齿轮1与转向齿条2 啮合传动,带动转向齿条2左右移动,转向拉杆的数量为两个,位于转向齿条2的左右两侧,位于转向齿条2左侧的为左转向拉杆,位于转向齿条2右侧的为右转向拉杆3,左转向拉杆的结构与右转向拉杆3的结构相同,以右转向拉杆3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左侧左转向拉杆的结构同理可得。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球座的结构。

如图3所示,右转向拉杆3包括球座31、球销32和拉杆33,球座31包括一体结构的凸台311和球形凹槽312,凸台311直径较细的部分设置有外螺纹,在转向齿条的两端开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凸台311通过螺纹方式与转向齿条2连接,球销32的一端具有球头,另一端具有螺纹形成螺杆,球销32的球头端限位在球形凹槽312并在球形凹槽312内转动,球销32的螺杆端螺纹连接拉杆33。当转向齿轮1带动转向齿条2左右移动,转向齿条 2带动转向拉杆左右移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尼龙降噪套的结构。

如图4和图2共同所示,尼龙降噪套4为未封闭的圆环结构,且套设在凸台311直径较粗的部分,为了实现尼龙降噪套4的固定,在尼龙降噪套4 的内环上位于内径的两端分别突出有圆柱状的限位凸起41,在凸台311直径较粗的部分对应于两个限位凸起4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限位孔3111,在凸台 311上装配尼龙降噪套4时,限位凸起41卡入限位孔3111,从而将尼龙降噪套4固定在凸台311上,通过限位孔3111与限位凸起41的配合,还能限制尼龙降噪套4在轴向与径向的自由度,使其无法自由转动,能够有效方式尼龙降噪套4从凸台311上脱落。

继续参见图2,在转向齿条2上套设有外壳5,在拉杆33与外壳5之间套设有防护罩6,球座31与球销32的球头端包裹在防护罩6内,防护罩6起到防止球座与球销32的连接处进灰或进水的作用,防护罩6具体为波纹管。

现有的转向器的转向齿条在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球座会与套设在转向齿条上的外壳发生碰撞,由于球座与外壳均为金属材质,因此,会发出金属碰撞的声音,产生较大的噪音,而本实用新型而不同,在当转向齿条2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尼龙降噪套4与外壳5接触,由于尼龙降噪套4为非金属材质,因此,可以降低碰撞时产生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