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下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7216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转向柱下护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转向柱下护罩。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破千万辆的国家,进入千万辆汽车大国行列。为了满足汽车行业这种迅猛发展的要求,对于汽车的生产速度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厂家来说,所生产的部件的结构、质量和数量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技术中,车辆行驶时转向柱频繁操作,并有大量的震动从车轮传递到转向柱上,因此很容易导致转向柱护罩松动,上下护罩出现间隙,并会产生噪音,故需要一种可以安装牢固的转向柱护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间隙小,结构强度高,不容易出现松动,噪音小的转向柱下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柱下护罩,该转向柱下护罩包括下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一侧线圈支架安装槽处的感应线圈支架、设置在下壳体底部三个发泡垫卡接扣上的发泡垫,所述下壳体为断面呈U形的壳体结构,所述下壳体的左侧端部设置有左螺钉固定端,在左螺钉固定端上带有左连接卡扣和左螺钉固定孔,在下壳体的左侧面依次设置有左限位筋、雨刮控制器安装口、左定位卡扣和左卡扣,在所述雨刮控制器安装口的下面设置有线圈支架安装槽,在下壳体的左侧底面设置有三个发泡垫卡接扣;所述下壳体的右端部设置有右螺钉固定端,在右螺钉固定端上带有右连接卡扣和右螺钉固定孔,所述下壳体的右侧面依次设置有右限位筋、转向灯开关安装口、右定位卡扣和右卡扣,在所述下壳体的右侧面下端还设置有一个下部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间隙小,结构强度高,不容易出现松动,噪音小,是一种可以安装牢固的转向柱护罩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下壳体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转向柱下护罩,该转向柱下护罩包括下壳体1、设置在下壳体1一侧线圈支架安装槽1-12处的感应线圈支架2、设置在下壳体1底部三个发泡垫卡接扣1-8上的发泡垫3,所述下壳体1为断面呈U形的壳体结构,下壳体1的左侧端部设置有左螺钉固定端1-14,在左螺钉固定端1-14上带有左连接卡扣1-13和左螺钉固定孔1-15,在下壳体1的左侧面依次设置有左限位筋1-4、雨刮控制器安装口1-5、左定位卡扣1-6和左卡扣1-7,在所述雨刮控制器安装口1-5的下面设置有线圈支架安装槽1-12,在下壳体1的左侧底面设置有三个发泡垫卡接扣1-8;所述下壳体1的右端部设置有右螺钉固定端1-2,在右螺钉固定端1-2上带有右连接卡扣1-3和右螺钉固定孔1-11,所述下壳体1的右侧面依次设置有右限位筋1-16、转向灯开关安装口1-10、右定位卡扣1-17和右卡扣1-1,在所述下壳体1的右侧面下端还设置有一个下部槽1-9。

所述转向柱下壳体1用于保护转向柱及其附属结构;所述感应线圈支架2用于提供点火开关感应线圈的安装位置;所述发泡垫3用于吸收噪音并提供缓冲功能;所述左右限位筋1-4、1-16用于保证转向柱上下护罩的面平齐;所述雨刮控制器安装口用于提供雨刮控制器的安装及操作空间;所述左右定位卡扣1-6、1-17用于与转向柱上护罩的结构配合,既有定位功能,也可使两零件卡接在一起;所述左右卡扣1-7、1-1用于连接转向柱上下护罩;所述发泡垫卡接扣1-8,共三处,用于发泡垫的卡接结构;所述下部槽1-9用于提供转向柱调节手柄布置空间;所述转向灯开关安装口1-10用于提供转向灯开关的安装及操作空间;所述左右螺钉固定端1-14、1-2用于使用螺钉将护罩固定在转向柱上;所述线圈支架安装槽1-12用于提供感应线圈支架的安装结构;所述左右连接卡扣1-13、1-3用于连接转向柱上下护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