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齿轮箱、一种轮子及其应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4172发布日期:2018-12-21 19:0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齿轮箱、一种轮子及其应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箱,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齿轮箱、一种轮子、一种动力装置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箱多用于作为减速箱使用,功能较为单一。而且与外部件连接的方式通常都为轴体的连接,从而限制了能够与齿轮箱连接的结构,进一步限制了齿轮箱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齿轮箱,其能与其它结构连接组装成其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齿轮箱,包括外壳、电机、齿轮组、用于对外输出动力的主输出轴、用于对外输出动力的副输出齿轮;电机、齿轮组、副输出齿轮设于外壳内;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入齿轮及主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电机的电机齿轮啮合;所述主输出轴及所述副输出齿轮分别轴接在所述主输出齿轮的轮轴的两端,所述主输出轴、所述副输出齿轮及所述主输出齿轮三者同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及第三卡位;所述第一卡位、第二卡位及第三卡位三者的卡接方向分别位于X、Y、Z轴的方向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可与第一卡位或第二卡位或第三卡位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组为直齿轮组,所述电机为直流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主输出轴与所述主输出齿轮的轮轴之间设有轴套;所述副输出齿轮与所述主输出齿轮的轮轴之间设有轴套。

作为优选,所述主输出轴的第一轴端设有边缘卡槽,所述主输出轴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边形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副输出齿轮包括皇冠齿轮及设置在皇冠齿轮中部的多面柱中心轴。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外接轴,所述外接轴包括固定轴套、连接套、副输出轴,三者依次轴接串联;所述外接轴贯穿所述外壳且与所述副输出齿轮轴接。

作为优选,所述副输出轴的第一轴端设有边缘卡槽,所述副输出轴上还设有多边形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主输出轴的第一轴端设有边缘卡槽,所述主输出轴上还设有多边形台阶。

一种轮子,包括轮毂及轮皮;所述轮毂的中心设有在轮毂厚度方向上贯穿轮毂的轮轴套,所述轮轴套的套腔一端设为多面柱体腔,另一端设为圆柱体腔。

一种动力装置,包括摇臂及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所述摇臂的首端与设于所述多功能齿轮箱的对外传动的轴体固定连接。

一种电动车,包括所述的轮子及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还包括一个从动前轮小车,所述从动前轮小车与所述多功能齿轮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从动前轮小车的端部设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贯穿所述外壳且与皇冠齿轮啮合;所述主输出轴与所述副输出轴分别连接有轮子。

作为优选,还包括车基板,所述车基板安装在多功能齿轮箱上且位于电动车的顶部,车基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其它部件的安装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其采用较大传动比的直齿轮传动及直流电机驱动的可逆传动设计,使所述齿轮箱既实现电力驱动功能又可反过来作为直流发电机使用,通过主输出轴、副输出齿轮、副输出轴分别与不同的外接件的拼装结合实现所需功能。其可应用于科教或玩具领域,可作为电学、电子、机电等方面的补充教具亦可作为益智类玩具,实现各种电路实验和机电传动等科教演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固定底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子的结构示意图a;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子的结构示意图b。

图中:

100—外壳;1001—第一卡位;1002—第二卡位;1003—第三卡位;1004—电线孔;1005 —第一外接孔;1006—第二外接孔;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4—主输出轴;105 —轴套;106—电机;107—电机齿轮;108—主输出齿轮;110—副输出齿轮;

121—车基板;

131—固定底座;1312—卡槽;132—摇臂;

150—轮子;151—轮毂;1511—多面柱体腔;1512—圆柱体腔;152—轮皮;153—固定轴套;154—连接套;155—副输出轴;157—从动前轮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齿轮箱,包括外壳100、电机106、齿轮组、用于对外输出动力的主输出轴104、用于对外输出动力的副输出齿轮110;齿轮组包括输入齿轮及主输出齿轮108,输入齿轮与电机106的电机齿轮107啮合;主输出轴104及副输出齿轮110分别轴接在主输出齿轮108的轮轴的两端,主输出轴104、副输出齿轮110 及主输出齿轮108三者同轴转动。主输出轴104与主输出齿轮108的轮轴之间设有轴套105;副输出齿轮110与主输出齿轮108的轮轴之间设有轴套105;轴套105起到稳定安装的作用。

外壳100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101及第二壳体102;电机106、齿轮组、副输出齿轮 110设于外壳100内,主输出轴104的内端位于外壳100内,主输出轴的向外传动端位于外壳100的外部。

外壳100上设有第一卡位1001、第二卡位1002及第三卡位1003;第一卡位1001、第二卡位1002及第三卡位1003三者的卡接方向分别位于X、Y、Z轴的方向上。还包括固定底座 131,固定底座131上设有卡槽1312,卡槽1312可与第一卡位1001或第二卡位1002或第三卡位1003卡接。当需要不同方向地固定外壳100时,使传动输出方向不同时,通过不同卡位安装在固定底座131的卡槽1312上即可。例如,当使用所述第一卡位1001与所述卡槽1312扣合时,输出轴水平放置,当使用所述第二卡位1002与所述卡槽1312扣合时,输出轴垂直放置。

外壳100上设有若干外接孔及用于穿插电线的电线孔1004,包括第一外接孔1005及第二外接孔1006。第一外接孔1005与第二外接孔1006皆为通孔。

主输出轴104的第一轴端设有边缘卡槽,主输出轴104上还设有多边形台阶。主输出轴 104的第一轴端设有边缘卡槽,主输出轴104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边形台阶。副输出齿轮110 包括皇冠齿轮及设置在皇冠齿轮中部的多面柱中心轴。第一外接孔1005与副输出齿轮110正相对;第二外接孔1006与副输出齿轮110的侧面相对。可从第一外接孔1005或第二外接孔 1006插入外接结构与副输出齿轮110进行连接或啮合,从而外接件由副输出齿轮110带动,副输出齿轮110对外输送动力。

作为一实施例,还包括一外接轴,外接轴包括固定轴套153、连接套154、副输出轴155,三者依次轴接串联;外接轴贯穿外壳100且与副输出齿轮110轴接。副输出轴155,副输出轴155的第一轴端设有边缘卡槽,副输出轴155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多边形台阶;副输出轴155 的第一轴端位于外壳100外。连接套154与副输出轴155实现轴接,固定轴套153起到稳定旋转轴的作用,固定轴套插入所述第一外接孔1005实现紧配,连接套154设有一多边形套与副输出齿轮110多边形外轴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轮子150,包括轮毂151及轮皮152;轮毂151的中心设有在轮毂 151厚度方向上贯穿轮毂151的轮轴套,轮轴套的套腔的一端设为多面柱体腔1511,另一端设为圆柱体腔1512。轮子150可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的副输出轴155、主输出轴104配合使用,装配成电动小车;轮毂151安装在输出轴时,多面柱体腔紧配套设在输出轴多边形台阶外。作为优选,轮皮152为软性材质,作轮子使用时起到增强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如图4所示,当多面柱体腔1511与主输出轴104的多边形台阶相套合时,轮子150与主输出轴104实现共轴传动;如图5所示,当圆柱体腔1512与主输出轴104的多边形台阶相套合时主输出轴104的多边形台阶在圆柱体腔内圆柱体腔内空转,轮子150与主输出轴104实现共轴自由向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装置,包括摇臂132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摇臂132的首端与具有多边形台阶及边缘卡槽的轴体主输出轴104连接,例如与主输出轴104、副输出轴155连接。摇臂132的末端设为具有侧壁设有多边形台阶及端面设有边缘卡槽的轴体。摇臂132的首端设有多边形套与主输出轴104的多边形台阶匹配,实现共轴传动。摇臂 132的末端的多边形台阶及边缘卡槽可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子150配合,轮子150可以安装在摇臂132的末端。

当多功能齿轮箱通电时,摇臂132圆周摆动。当多功能齿轮箱不外接电源且多功能齿轮箱外接有电路时,圆周转动摇臂132,多功能齿轮箱对外接电路产生电流,使外接电路运转,实现了直流电机驱动的可逆传动。当轮子150的与摇臂末端轴体多边形台阶相套合时,轮子 150相对于摇臂末端轴体自由转动,轮子150当所述摇臂132的手柄使用,轮皮152起到手握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包括轮子150、车基板121、从动前轮小车157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齿轮箱。主输出轴104与副输出轴155分别连接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子150。从动前轮小车157的端部设有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从第二外接孔1006插入外壳100 内,与皇冠齿轮啮合。车基板121安装在多功能齿轮箱上且位于电动车的顶部,车基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源、开关、控制电路等物件的若干凸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