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3983发布日期:2018-06-30 07:4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三轮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车。



背景技术:

三轮车在许多领域有特殊的应用,如儿童学步、残疾人、老年人作为代步车等。三轮车由于其包括三个轮子,均有稳定性良好,操控简单,适用范围广的优点。然而也恰恰是因为三轮车有三个轮子,也带来了一些技术问题。如,在速度较快时拐弯,三轮车容易发生侧翻,并且乘坐时体验较差;三轮车一般无法折叠,占用空间大;三轮车行驶在斜坡时,车体随斜坡前后倾斜或者左右倾斜,乘坐时,乘车舒适度较低。还有一个重要的缺陷是现有的三轮车无法通过变形形成两轮车,无法像两轮车一样便捷和灵活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车,该三轮车通过利用具有锁紧结构和功能的万向节连接车轮,实现了车体的折叠和两个后轮的合并;合并后轮后相当于两轮自行车,具有操作灵活的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三轮车具有可实现折叠,同时可实现三轮车转换成两轮车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主梁、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主梁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万向节与主梁另一端连接;所述万向节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万向节转动的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控制万向节处于活动状态或锁紧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杆至少有两根,第二支撑杆、主梁、第一支撑杆依次相连形成Y形或T形结构;

车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安装有车轮。

优选地,所述车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车轮内使支撑架与车轮形成轴承结构。

优选地,所述三轮车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枢接或与第二支撑杆枢接;所述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杆或与第二支撑杆的枢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用于控制伸缩杆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旋转角度或控制伸缩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主梁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主梁折叠后形成圆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若干第一限位孔和插装在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限位插销。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伸缩杆、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上的若干第二限位孔和插装在第二限位孔的第二限位插销。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弧形凸起面与主梁相靠近的弧形凸面抵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弧形凸起面与主梁靠近的弧形凸起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车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伸缩杆做伸缩运动的步进电机。

优选地,所述三轮车上还安装有用于实时监测三轮车水平状态的陀螺仪。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将具有锁紧功能的万向节应用于三轮车的车架结构,使三轮车实现了折叠和实现了三轮车向两轮车转换的功能;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三轮车。其次,本发明通过在车架与车轮的连接结构中安装了可主动控制的伸缩杆,能够通过陀螺仪测量车体的水平状态进而调整车架的水平状态,实现了车架水平状态的调整,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万向节及其第一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第二支撑杆与伸缩杆之间的第二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车轮;41、支撑架;42、驱动电机;5、伸缩杆;51、第二限位孔;6、万向节;61、第一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可折叠的三轮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主梁1、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与主梁1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通过万向节6与主梁1另一端连接;所述万向节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万向节6转动的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控制万向节6处于活动状态或锁紧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杆3至少有两根,第二支撑杆3、主梁1、第一支撑杆2依次相连形成Y形或T形结构;优选的第一支撑杆2与主梁1的铰接处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主梁1与第一支撑杆2夹角的限位机构,该机构可为档位调节旋钮结构或普通的卡接结构或等同于伸缩杆5与第一支撑杆2之间的限位机构;

车轮4,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的自由端安装有车轮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轮4还包括支撑架41;所述支撑架41安装在车轮4内使支撑架41与车轮4形成轴承结构。设置该结构能够使车轮4的受力更加均衡延长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动力和配速系统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三轮车还包括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一端与支撑架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2枢接或与第二支撑杆3枢接;所述伸缩杆5与第一支撑杆2或与第二支撑杆3的枢接处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用于控制伸缩杆5与第一支撑杆2或控制伸缩杆5与第二支撑杆3之间的旋转角度。设置了伸缩杆5,能够在调控系统的调节下,使三轮车车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在合理的范围,能够有效的提供乘坐的舒适程度和减小侧翻的危险;设置了第二限位装置,该装置在三轮车的第二支撑杆3并拢形成两轮车时,用于调控后轮与车架的夹角。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主梁1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主梁1折叠后形成圆形结构。弧形结构设计的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主梁1能够在折叠后使三轮车变成圆形结构,有利于搬运和收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若干第一限位孔61和插装在第一限位孔61的第一限位插销。该第一限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速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伸缩杆5、第一支撑杆2或第二支撑杆3上的若干第二限位孔51和插装在第二限位孔51的第二限位插销。上述为第二限位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弧形凸起面与主梁1相靠近的弧形凸面抵接;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弧形凸起面与主梁1靠近的弧形凸起面抵接。利用主梁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的结构使车架整体为刚性能够承重,减少了其他限位结构的应用,减轻了车体的重量,同时还具有美观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上41安装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与车轮4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5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伸缩杆5做伸缩运动的步进电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三轮车上还安装有用于实时监测三轮车水平状态的陀螺仪。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两根第二支撑杆3的自由端打开,再将万向节6锁死,再将主梁1与第一支撑杆2之间的铰接结构锁死,使主梁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形成刚性的一体,具有承重作用;此时,为三轮车;若需要变成两轮车,可将万向节6中的第一限位装置打开,使两根第二支撑杆3合并,再将万向节6锁死即可变形成两轮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装置具体的为在万向节6上开有若干的第一限位孔61,通过将第一限位插销插装在不同的第一限位孔61中实现对万向节6不同角度的锁死状态,从而实现三轮车的折叠和变形。若需要折叠三轮车时,可将三轮车转变成两轮车,再改变万向节6另一个方向上的第二限位插销插装的位置实现对三轮车的折叠。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对支撑架41进行了安装电机,实现电动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支撑架41上还设置有伸缩杆5,伸缩杆5配合陀螺仪,能够实时的检测车体的行驶状态,及时的通过伸缩杆5调节车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使乘坐过程更加舒适同时更加安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