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1212发布日期:2018-12-25 19:1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现在较为普遍的交通工具,而便利易于收纳的折叠型电动车也颇受大众的喜爱,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10.13,公告号为cn105083444b,名称为“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主要利用多组座板之间的铰接,其仅满足空间上的折叠性,在实用性上有待提高,在没有良好的调节性同时,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极度欠缺,在不考虑人员重量的情况下,如遇稍作颠婆的路段时,在每段铰接连接结构不是均布设稳定的锁紧机构的情况下,几乎以铰接形式的行驶车在安全性上是无法保证的,且面对不同年龄身高人群的使用时,因没有良好的减震机构和其折叠翻转的操作幅度较大,面对体型较小力量薄弱的人群,不适合扳动抬举的人群,其局限性较大,在行驶的体验上也是较差的,不适于实际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动车是现在较为普遍的交通工具,而便利易于收纳的折叠型电动车也颇受大众的喜爱,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10.13,公告号为cn105083444b,名称为“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主要利用多组座板之间的铰接,其仅满足空间上的折叠性,在实用性上有待提高,在没有良好的调节性同时,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极度欠缺,在不考虑人员重量的情况下,如遇稍作颠婆的路段时,在每段铰接连接结构不是均布设稳定的锁紧机构的情况下,几乎以铰接形式的行驶车在安全性上是无法保证的,且面对不同年龄身高人群的使用时,因没有良好的减震机构和其折叠翻转的操作幅度较大,其局限性较大,在行驶的体验上也是较差的,不适于实际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包括主架、承重架、主杆、座杆和抽拉槽,所述主架一端设有承重架,且主架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设主杆,所述主杆顶部设置龙头架,且龙头架和承重架内均开设抽拉槽,所述抽拉槽内通过滑道设置第一抽拉柱,所述主架和主杆一端均焊接与第一抽拉柱对应的第二抽拉柱,且第一抽拉柱和第二抽拉柱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滑道对应的滑块,所述第一抽拉柱与第二抽拉柱之间通过螺栓安装铰链,所述主架和龙头架一侧均焊接卡合片,所述承重架和主杆一侧均焊接与卡合片对应的搭扣。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架顶部通过连接座焊接座杆,且座杆顶部套设抽拉座杆,所述抽拉座杆通过折叠转轴焊接坐垫,所述龙头架顶部套接龙头杆,所述龙头架和座杆套接处均安装扭紧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架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第一减震杆,所述第一减震杆底端焊接轮毂架,所述轮毂架之间通过转杆安装后轮,所述座杆一侧焊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底端通过螺栓安装第二减震杆,且第二减震杆底部通过支撑杆与后轮的转动轴连接,且支撑杆位于后轮与轮毂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底部通过转动轴安装前轮,所述主架顶部两侧焊接脚踏。

进一步地,所述主架与承重架闭合处贴合减震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对电动车车架整体进行折叠的同时,也同时实现了架体与架体之间的重叠套接,进而使架体与架体的使用稳定性更高,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调节性,增加了使用人群的范围,通过两组减震杆的设置,提高了电动车使用的减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主架与承重架打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主架与承重架打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主架与承重架闭合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的主架与承重架闭合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包括主架1、承重架2、主杆3、座杆4和抽拉槽27,所述主架1一端设有承重架2,且主架1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设主杆3,所述主杆3顶部设置龙头架7,且龙头架7和承重架2内均开设抽拉槽27,所述抽拉槽27内通过滑道28设置第一抽拉柱24,所述主架1和主杆3一端均焊接与第一抽拉柱24对应的第二抽拉柱22,且第一抽拉柱24和第二抽拉柱22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滑道28对应的滑块25,所述第一抽拉柱24与第二抽拉柱2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铰链23,所述主架1和龙头架7一侧均焊接卡合片14,所述承重架2和主杆3一侧均焊接与卡合片14对应的搭扣13。

其中,所述承重架2顶部通过连接座焊接座杆4,且座杆4顶部套设抽拉座杆9,所述抽拉座杆9通过折叠转轴17焊接坐垫18,所述龙头架7顶部套接龙头杆8,所述龙头架7和座杆4套接处均安装扭紧旋钮,进而实现的高度的调节,增加了使用人群的范围。

其中,所述承重架2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第一减震杆10,所述第一减震杆10底端焊接轮毂架5,所述轮毂架5之间通过转杆安装后轮15,所述座杆4一侧焊接连接杆6,且连接杆6底端通过螺栓安装第二减震杆11,且第二减震杆11底部通过支撑杆与后轮15的转动轴连接,且支撑杆位于后轮15与轮毂架5之间,通过第一减震杆10和第二减震杆11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车架整体的减震效果,使整体车架在使用时有更好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主杆3底部通过转动轴安装前轮16,所述主架1顶部两侧焊接脚踏12,脚踏12用于人员骑行时进行踩踏。

其中,所述主架1与承重架2闭合处贴合减震橡胶垫26,降低主架1与承重架2之间的摩擦,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一种便于折叠的电动车架结构,包括主架1、承重架2、主杆3、座杆4和抽拉槽27,所述主架1一端设有承重架2,且主架1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设主杆3,所述主杆3顶部设置龙头架7,且龙头架7和承重架2内均开设抽拉槽27,所述抽拉槽27内通过滑道28设置第一抽拉柱24,所述主架1和主杆3一端均焊接与第一抽拉柱24对应的第二抽拉柱22,且第一抽拉柱24和第二抽拉柱22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与滑道28对应的滑块25,所述第一抽拉柱24与第二抽拉柱2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铰链23,所述主架1和龙头架7一侧均焊接卡合片14,所述承重架2和主杆3一侧均焊接与卡合片14对应的搭扣13。

其中,所述承重架2顶部通过连接座焊接座杆4,且座杆4顶部套设抽拉座杆9,所述抽拉座杆9通过折叠转轴17焊接坐垫18,所述龙头架7顶部套接龙头杆8,所述龙头架7和座杆4套接处均安装扭紧旋钮,进而实现的高度的调节,增加了使用人群的范围。

其中,所述主架1、承重架2、主杆3和座杆4均为碳纤维材料,使整体车架在使用时有更好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主杆3底部通过转动轴安装前轮16,所述主架1顶部两侧焊接脚踏12,脚踏12用于人员骑行时进行踩踏。

其中,所述主架1与承重架2闭合处贴合减震橡胶垫26,降低主架1与承重架2之间的摩擦,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抽拉槽27的设置,使第一抽拉柱24和第二抽拉柱22可有效进行抽拉收纳,在电动车使用时,人员通过滑道28将两组的第一抽拉柱24和第二抽拉柱22分别送入承重架2和龙头架7的抽拉槽27内,待主架1与承重架2和主杆3与龙头架7之间闭合好后,分别将对应的搭扣13上的搭环与卡合片14进行卡和,使主架1与承重架2之间和主杆3与龙头架7之间进行紧密连接,且通过第二抽拉柱22置于抽拉槽27内,使抽拉柱22与抽拉槽27之间具有良好的套接支撑性,使整体车架更稳固,相比与传统的转轴折叠,使用安全性更高,在电动车使用结束后需要收纳时,人员将搭扣13打开,将第一抽拉柱24和第二抽拉柱22均从抽拉槽27抽出,利用铰链23将第一抽拉柱24和第二抽拉柱22进行折叠,从而实现主架1与承重架2的折叠和主杆3与龙头架7之间的折叠;人员可通过座杆4与抽拉座杆9之间的套接,进行人员坐高的调节,通过龙头架7与龙头杆8之间的套接,调节龙头握把的使用高度,且利用扭紧旋钮进行扭紧,增加使用的固定性,坐垫18通过折叠转轴17进行翻折工作,进而便于人员对整体车架进行折叠收纳,更好的缩小电动车所需存放的空间;通过第一减震杆10和第二减震杆11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车架整体的减震效果,使整体车架在使用时由更好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