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9430发布日期:2019-01-02 22:2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主要应用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为现代常见的休闲及运动工具,现代人骑乘的距离以及时间随着运动的要求均逐渐拉长,一般的自行车座垫是利用一座管以组设于车架后段上方,为符合不同骑乘者的身材,会在座管上搭配一高度调整装置来调座垫高度,该高度调整装置设于座管及座垫立管之间,以线性位移作动使两者相对位置产生变化,而达到高度的调整功能。而此类高度调整装置,依其产生作动的动力应用不同,大致可分为「机械式」、「气油压式」及「混合式」等,其中「机械式」应用某些机构特性所产生作动来调整座管及座垫立管间的相对高度位置;「气油压式」则是于利用气压构件或油压构件,或两者同时应用,所产生作动来调整座管及座垫立管间的相对高度位置;「混合式」则结合「机械式」及「气油压式」两种结构应用,所产生作动来调整座管及座垫立管间的相对高度位置者。

上述高度调整装置无论是「机械式」、「气油压式」或「混合式」,均设有一制动组,通过开启高度调整装置的开关使呈可高度调整状态,调至预定高度时,将其控制开关使呈关闭而予以定位;该制动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I469889号、第I562923号或第I594916号等,该现有制动组结构中均设有一推顶件以抵推内部阀杆产生上下线性位移的作动,另设有一钢索其一端接设开关钮,钢索另一端则接设该推顶件,通过拉引该钢索以间接带动该推顶件作动,而使该阀杆产生线性位移,以启闭位于该活塞座内部的油路连通状态切换。

然而,上述推顶件其一端以插销或其他固定件枢设于座管,而钢索则接设于该推顶件另一端,拉引该钢索时该推顶件则以插销为轴心进行枢转而旋动进而抵推内部阀杆;由此看出,该推顶件的设置及组装方式较为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其可实现该调整装置为一下拉式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具有调整操作稳定性高且组装简便、结构简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其固定于座管的外管底端,用以控制位在该座管内的活塞杆上下线性位移,以调整座垫的高低位置;该调整装置至少包含:一本体及一连动组件;该本体与该座管的外管固接,该本体具有一中空槽,该活塞杆由该中空槽的顶端伸入;该连动组件,具有一上顶件以及一调控件,该上顶件由该中空槽底端伸入,且位于该活塞杆的下方,该上顶件并具有一定位槽,该调控件设有一控制线,该控制线一端设置于该本体,该控制线另一端则穿过该定位槽,该上顶件在该控制线被下拉时,可顶推该活塞杆往上位移。

优选的,该本体的顶端外缘设有一外螺牙段,该外螺牙段与该外管底端内面所设置的一内螺牙段螺接。

优选的,该定位槽是一上下贯穿的槽,其上端的槽口较下端的槽口小;该控制线位在外侧的外护管的端部由该定位槽下端的槽口嵌入,该控制线的外护管顶端被限制在该定位槽内,该控制线的内部裸线再穿经该定位槽上端的槽口往上拉出。

优选的,该本体具有一容纳槽,该容纳槽相对位于该定位槽的上方,该容纳槽的内部槽底具有一线孔,该线孔可供该控制线的裸线穿过,该控制线的裸线端部的扩大状的一端头固定于该容纳槽内。

优选的,该控制线另一端穿过该定位槽且固定在一自行车的把手位置,被一控制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本创作由该调控部的控制线带动该上顶件线性位移,而使该活塞杆产生线性位移,以启闭位于该压力缸内部的油路连通状态切换,可使该内管于外管上作线性位移,从而调整座垫的高低位置;因该自行车的座管调整装置为下拉控制式结构,且零组件少,具有组装简便、操作稳定性高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创作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固定于座管底端,该座管设有相互套接的一内管10及一外管20,该内管10一端透过一接头60可供组接于自行车座垫下方,另一端则穿设于该外管20内,该外管20底部与自行车车架接设,另有一压力缸30则穿设于该外管20与内管10之间,该压力缸30内设有一活塞杆31,该活塞杆31的一端延伸出压力缸30外。

该调整装置至少包含:一本体40以及一连动组件;该本体40与该座管的外管20固接,该本体40具有一中空槽41,该中空槽41是一上下贯穿的槽,其上端的槽口411较下端的槽口412小,该本体40的顶端外缘设有一外螺牙段42,该外螺牙段42与该外管20底端内面所设置的一内螺牙段21螺接,将该本体40能固定于外管20内。而该本体40相对于该中空槽41一侧具有一容纳槽43,该容纳槽43的内部槽底具有一线孔44。

连动组件具有一上顶件51以及一调控件,该上顶件51并具有一定位槽53,该容纳槽43相对位于该定位槽53的上方,该定位槽53是一上下贯穿的槽,其上端的槽口531较下端的槽口532小。

该调控件设有一控制线54,该控制线54一端设置于该本体40,该控制线54另一端则穿过该定位槽53;其中,该控制线54位在外侧的外护管541的端部由该定位槽53下端的槽口532嵌入,如图3所示,该控制线的外护管541顶端被限制在该定位槽53内,该控制线54的内部裸线542再穿经该定位槽53上端的槽口531往上拉出,并穿过其上方的线孔44,该控制线的裸线542端部的扩大状一端头543固定于该容纳槽43内。

组装时,该活塞杆31由该中空槽41上端的槽口1411嵌入,该上顶件51由该本体40的中空槽41下端的槽口412嵌入,且位于该活塞杆31的下方,而该控制线54的一端固定在自行车的把手位置,被一控制柄55控制,另一端的控制线的外护管541端部由该上顶件51的定位槽53下端槽口532嵌入,使该控制线的外护管541顶端被限制在定位槽53内,该控制线54的内部裸线542再穿经该定位槽53的上端槽口531,该控制线54的裸线542扩大状端头543再嵌入该本体40的容纳槽43内,该上顶件51可被控制线54的拉引而于中空槽41内上下线性位移。

本案中控制柄55位于自行车的把手位置,便于用户操控,使用者通过操控该调控部可操控控制线54,当拉动控制线54时,控制线54带动上顶件51于中空槽41内上下线性位移,此时上顶件51因接触该活塞杆31,而使该活塞杆31产生线性位移,以启闭位于该压力缸内部的油路连通状态切换,可使该内管于外管上作线性位移,而具有调整座垫高低位置之功效。其中,本创作自行车的座管调整装置为下拉控制式结构,且零组件少,具有组装简便、结构简单、操作稳定性高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