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泄浆的砂浆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4153发布日期:2019-06-21 23:4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泄浆的砂浆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移动用砂浆斗。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装修阶段会用到大量砌筑砂浆,随着各方对施工场地文明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区域内运输和盛放砂浆是业内常思考的问题。目前常见的砂浆放置方式为工人用传统斗车将砂浆运至砌筑工人施工地点,并直接倒在地上,砌筑工人在小工的配合下,将砂浆铲入灰桶取用。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工需要配合多个大工施工,目前常见的就是将砂浆放置在同时施工的几个大工之间。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621098445.9,专利名称:一种可运输型活动式砂浆斗,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涉运输工具,一种可运输型活动式砂浆斗,包括底座、底板和四个侧板,所述底座由钢方通焊接制成的矩形结构,底座上铺设由钢板制成的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四个侧板的一边分别焊接在底座的一边,且四个侧板首尾焊接,使得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上表面敞开的倒梯形的容器,该容器的内部用于容纳砂浆,所述底座的四个边角处安装有滚轮,一个所述侧板上安装有用于手持的拉杆;所述拉杆为钢方通焊接制成,该拉杆包括两个直臂和一个横臂,其中两个直臂的一端部焊接在底座上,横臂焊接在两个直臂的自由端部。本推车中,通过容器盛放砂浆,增加可移动滚轮和拉杆,避免地面砂浆污染及后期地面砂浆清理,有利于在施工区域内灵活分配砂浆。

但是在泄料时,小工需要一下将砂浆斗中的砂浆泄掉,对小工体力消耗非常大。小工很难将砂浆分别泄在距离大工施工地点最近的地方,若砂浆放置点离施工地点较远,那么小工需长距离手提灰桶工作,工作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可快速泄浆的砂浆斗。

一种可快速泄浆的砂浆斗,包括上端开口的梯形砂浆斗本体,砂浆斗本体下端四个边角处设有滚轮,砂浆斗本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推拉杆,其特征在于砂浆斗本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液压支撑单元,液压支撑单元包括液压缸和伸缩支撑杆,其中,所述伸缩支撑杆包括相套接的上杆和下杆,伸缩支撑杆上杆与砂浆斗本体固定连接,伸缩支撑杆下杆与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液压缸固定在伸缩支撑杆上杆或砂浆斗本体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支撑杆下杆面设有防滑层,以保证支撑杆支撑时的稳定度,防滑层上设有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砂浆斗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支撑单元安装槽,所述液压支撑单元安装槽为砂浆斗本体向斗内凹陷形成的凹槽,凹槽下端开口。

本实用新型设有液压支撑单元控制系统,液压支撑单元控制系统包括左侧液压缸、右侧液压缸、液压缸控制开关和plc控制器,液压缸控制开关经输入电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分别经输出电路与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滚轮为带锁万向轮。

使用时,小工利用推拉杆将砂浆斗推向制定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锁紧万向轮,启动液压缸控制开关,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同时启动,将砂浆斗一侧抬高,以方便泄砂浆。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泄砂浆十分方便,可大幅度减少小工的劳动强度,增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泄砂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可快速泄浆的砂浆斗,包括上端开口的梯形砂浆斗本体1,砂浆斗本体1下端四个边角处设有滚轮2,所述滚轮最好为带锁万向轮2,砂浆斗本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推拉3,砂浆斗本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液压支撑单元,液压支撑单元包括液压缸4和伸缩支撑杆,其中,所述伸缩支撑杆包括相套接的上杆5和下杆6,伸缩支撑杆上杆5与砂浆斗本体固定连接,伸缩支撑杆下杆与液压缸活塞杆7固定连接,液压缸固定在伸缩支撑杆上杆或砂浆斗本体外侧壁上,其中伸缩支撑杆下杆面设有防滑层,以保证支撑杆支撑时的稳定度,防滑层上可以设有防滑凹槽、也可以为防滑凸起。所述砂浆斗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支撑单元安装槽8,所述液压支撑单元安装槽为砂浆斗本体向斗内凹陷形成的凹槽,凹槽下端开口。本实用新型设有液压支撑单元控制系统,液压支撑单元控制系统包括左侧液压缸、右侧液压缸、液压缸控制开关和plc控制器,液压缸控制开关经输入电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分别经输出电路与左侧液压缸和右侧液压缸相连接。

使用时,小工利用推拉杆将砂浆斗推向制定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锁紧万向轮,启动液压缸控制开关,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同时启动,将砂浆斗一侧太高,以方便泄砂浆。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泄砂浆十分方便,可大幅度减少小工的劳动强度,增强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