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1121发布日期:2019-06-13 10:3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前外三角块与翼子板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前外三角块处于前门与翼子板、A柱的配合区域,是重要的汽车外饰匹配件,其与周边件的配合都是用户极易感知的区域,如果配合不良,发生自然装配以及高温天气造成的翘曲,会直接影响到整车外观的品质、美观性以及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前外三角块与外后视镜匹配的间隙面差是整个三角块区域的匹配重点,为此,前期数据设计时前外三角块的主副定位以及安装点都靠近与外后视镜配合处的侧围上,导致前外三角块尖角距离其安装点相对较远,故而致使前外三角块安装后,与翼子板配合处存在翘起影响整车美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的安装结构,从而解决装配翘曲或者高温翘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的安装结构包括通过若干个卡扣固定于侧围总成上的前外三角块,前外三角块的尖端与翼子板相接;关键在于所述前外三角块的尖端设有卡槽,所述翼子板的边缘插入到卡槽内。

在装配时,首先将前外三角块的卡槽斜插到翼子板的边缘处,保证卡槽与翼子板边缘有效卡接,然后通过卡扣使前外三角块安装到侧围总成上,完成前外三角块的最终装配。当然,为了方便定位,前外三角块与侧围总成还可以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卡扣。上述安装结构在不改变原有卡扣位置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前外三角块的尖端结构,利用翼子板增加了对前外三角块尖端处的限位,从而可以避免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前外三角块的卡槽斜插到翼子板的边缘处,所述卡槽的开口为渐扩形的喇叭口状结构,以形成对翼子板的边缘的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外侧槽边为倾斜结构,在将前外三角块的卡槽斜插到翼子板的边缘处后,卡槽的外侧槽边与翼子板配合而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进而向前外三角块施加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弹性作用力,从而将前外三角块的尖端压向车内方向,避免其翘起。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生产,所述卡槽与前外三角块一体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前外三角块和翼子板配合的结构,让前外三角块和翼子板发生直接关联,可有效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整个安装过程简单方便,无需额外安装工序,因而方法有效、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前外三角块与周边件配合示意图。

图2是前外三角块的后视图。

图3是前外三角块的尖端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前外三角块卡槽与翼子板边缘配合的剖视图。

图中:1、前外三角块;11、卡槽;12、卡扣;2、翼子板;3、A柱;4、外后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的安装结构,从而解决装配翘曲或者高温翘曲的问题。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止前外三角块尖端与翼子板配合处翘起的安装结构包括通过若干个卡扣12固定于侧围总成上的前外三角块1,前外三角块1位于翼子板2、A柱3、外后视镜4之间的位置,前外三角块1的尖端与翼子板2相接;关键在于所述前外三角块1的尖端通过一体注塑形成有卡槽11,所述翼子板2的边缘(即翼子板2翻边位置)插入到卡槽11内。

在装配时,首先将前外三角块1的卡槽11斜插到翼子板2的边缘处,保证卡槽11与翼子板2边缘有效卡接,然后通过卡扣12使前外三角块1安装到侧围总成上,完成前外三角块1的最终装配。当然,为了方便定位,前外三角块1与侧围总成还可以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卡扣。上述安装结构在不改变原有卡扣位置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前外三角块1的尖端结构,利用翼子板2增加了对前外三角块1尖端处的限位,从而可以避免前外三角块1尖端与翼子板2配合处翘起。

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1的开口为渐扩形的喇叭口状结构,形成对翼子板2的边缘的导向,以便于将前外三角块1的卡槽11斜插到翼子板2的边缘处。

卡槽11的外侧槽边为倾斜结构,在将前外三角块1的卡槽11斜插到翼子板2的边缘处后,卡槽11的外侧槽边与翼子板2配合而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进而向前外三角块1施加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弹性作用力,从而将前外三角块1的尖端压向车内方向,避免其翘起。

本实施例通过前外三角块1的卡槽11与翼子板2的翻边的配合建立了前外三角块1与翼子板2之间的联系,在Y向,卡槽11与翼子板2翻边的单边浮动0.25mm,发生限位,规避了配合特征之间的自由窜动,从而在结构上规避了装配翘曲或者高温翘曲。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