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0903发布日期:2019-06-29 01:2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属于电动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多种多样,而作为首选的中近距离移动交通工具,电动车因其动力来源简单成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单一的车架,只有在车轮安装处安装减震弹簧,减震效果不是很有效,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动车车架,优化车架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车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后轮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存放箱,所述蓄电池存放箱靠近后轮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对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减震气缸,所述蓄电池存放箱靠近二号减震气缸的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管,两个所述支撑管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分别于相对的二号减震气缸连接,所述支撑管与二号减震气缸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管的中部均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减震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减震气缸的外壁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与滑槽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一号减震气缸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减震气缸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坐垫安装板,所述坐垫安装板与一号减震气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支撑板远离后轮支撑架的一端两侧连接有前轮支撑架,所述前轮支撑架与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支撑板与后轮支撑架相邻的两侧均连接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底部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存放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管。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电动车车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通过设置二号减震气缸和转动板,使支撑管受到压力时可以得到缓冲,一号减震气缸配合减震弹簧使用,使人坐在坐垫上很难感觉到晃动,二号减震气缸的底部通过设置转轴,便于支撑管通过转动板转动时转动,底部支撑板两侧的脚踏板便于放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存放箱;2、头管;3、转动板;4、支撑管;5、坐垫安装板;6、前轮支撑架;7、滑槽;8、减震弹簧;9、一号减震气缸;10、二号减震气缸;11、底部支撑板;12、脚踏板;13、固定板;14、转轴;15、后轮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底部支撑板11,底部支撑板11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后轮支撑架15,底部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存放箱1,蓄电池存放箱1靠近后轮支撑架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3,两个固定板13的相对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二号减震气缸10,蓄电池存放箱1靠近二号减震气缸10的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转动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管4,两个支撑管4远离转动板3的一端分别于相对的二号减震气缸10连接,支撑管4与二号减震气缸10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管4的中部均设有滑槽7,两个滑槽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减震气缸9。

一号减震气缸9的外壁设有减震弹簧8,减震弹簧8的底部与滑槽7固定连接,减震弹簧8的顶部与一号减震气缸9固定连接,两个一号减震气缸9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坐垫安装板5,坐垫安装板5与一号减震气缸9固定连接,安装坐垫后具有减震效果,坐下更舒适,底部支撑板11远离后轮支撑架15的一端两侧连接有前轮支撑架6,前轮支撑架6与底部支撑板11固定连接,用于安装前轮,底部支撑板11与后轮支撑架15相邻的两侧均连接有脚踏板12,脚踏板12与底部支撑板11固定连接,用于骑车时放置脚部,蓄电池存放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管2,放置把手和控制面板。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两个车轮分别安装在前轮支撑架6和后轮支撑架15的中部,将操作杆穿过头管2与前轮连接,控制方向,蓄电池放置在蓄电池存放箱1内,将坐垫安装在坐垫安装板5上,当人坐在坐垫上时,支撑管4远离转动板3的一端下降,二号减震气缸10进行缓冲,坐垫通过减震弹簧8和一号减震气缸9削弱振动力,双脚放置在底部支撑板11两侧的脚踏板12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