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480发布日期:2019-10-15 19:5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其中的核心部件为电动助力转向器。常规的电动助力转向器包括两级传动结构,第一级为蜗轮蜗杆传动,第二级为齿轮轴齿条传动。如图1所示,为现有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下壳体结构,集合了一级传动和二级传动系统的安装。但由于蜗杆安装孔01、蜗轮安装孔02及齿条安装孔03两两不在同一平面上,导致下壳体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夹持困难、工序繁琐的问题,往往需要多次装夹才能完成加工,严重影响加工精度。另外,由于两级传动系统均集合安装在下壳体中,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顺序逐级安装,同样的,检修维护过程中,也需要逐级进行拆卸,效率低下,程序繁琐,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装与检修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包括彼此可拆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上壳体内设有蜗轮腔和蜗杆腔,所述的蜗轮腔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所述的蜗杆腔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啮合;还包括与蜗轮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齿轮轴,所述的齿轮轴从蜗轮腔底部穿过并伸出上壳体;所述的下壳体内设有齿条腔和齿轮轴腔,所述的齿条腔内设有齿条;所述的齿轮轴插入齿轮轴腔内并与齿条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蜗轮腔上端开口;还包括控制壳体,所述的控制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开口;所述的控制壳体位于上壳体上方,并与上壳体可拆连接;所述的上壳体与控制壳体之间设有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壳体的底部设有与蜗轮腔内壁匹配的限位凸边,所述的限位凸边插入蜗轮腔内,并在限位凸边与上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轴的上端伸出蜗轮,并穿过隔板,所述的齿轮轴与隔板轴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置于蜗轮腔内,且所述的隔板与蜗轮腔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安装在上壳体内,齿轮轴齿条传动结构置于下壳体内,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连接,实现模块化制造与装配,降低了壳体的加工难度,从制造层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2.采用模块化结构,两级传动系统的装配可以独立进行,同理,两级传动系统的调试和后期维护也可以独立进行,从设计层面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3.上壳体与控制壳体之间采用分体制造,并在上壳体与控制壳体之间设置隔板,在确保密封效果的前提下,简化了产品结构。同时壳体上的主要受力部位为蜗轮蜗杆之间的传动,及齿轮轴与齿条之间的传动,壳体之间的连接部位均不开了主要受力部位,兼顾了壳体的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全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施例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中控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包括彼此可拆连接的上壳体4和下壳体1,如图5所示,所述的上壳体4内设有蜗轮腔41和蜗杆腔42,所述的蜗轮腔41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轮10,所述的蜗杆腔42内旋转活动连接有蜗杆5,所述的蜗轮10和蜗杆5啮合;还包括与蜗轮10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的齿轮轴2,所述的齿轮轴2从蜗轮腔41底部穿过并伸出上壳体4。如图4所示,所述的下壳体1内设有齿条腔(图中未示出,齿条的安装位置与现有结构基本一致)和齿轮轴腔11,所述的齿条腔内设有齿条3;所述的齿轮轴2插入齿轮轴腔11内并与齿条3啮合。

蜗轮10蜗杆5传动结构安装在上壳体4内,齿轮轴2齿条3传动结构置于下壳体1内,上壳体4与下壳体1可拆连接,实现模块化制造与装配,降低了壳体的加工难度,从制造层面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同时采用模块化结构,两级传动系统的装配可以独立进行,同理,两级传动系统的调试和后期维护也可以独立进行,从设计层面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蜗轮腔41上端开口;还包括控制壳体7,所述的控制壳体7内设有安装腔71,所述安装腔71的底部开口;所述的控制壳体7位于上壳体4上方,并与上壳体4可拆连接;所述的上壳体4与控制壳体7之间设有隔板8。所述控制壳体7的底部设有与蜗轮腔41内壁匹配的限位凸边72,所述的限位凸边72插入蜗轮腔41内,并在限位凸边72与上壳体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齿轮轴2的上端伸出蜗轮10,并穿过隔板8,所述的齿轮轴2与隔板8轴承连接。所述的隔板8置于蜗轮腔41内,且所述的隔板8与蜗轮腔41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9。上壳体4与控制壳体7之间采用分体制造,并在上壳体4与控制壳体7之间设置隔板8,在确保密封效果的前提下,简化了产品结构。同时壳体上的主要受力部位为蜗轮10蜗杆5之间的传动,及齿轮轴2与齿条3之间的传动,壳体之间的连接部位均不开了主要受力部位,兼顾了壳体的强度要求。

以上所述的模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装与检修的难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