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995发布日期:2019-11-12 21:5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安全事故的不断曝光,社会对客车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客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其防撞安全性尤为重要。根据标准GB/T175578规定,客车在800mm高的试验台上侧翻时,客车的变形不能侵占乘员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客车骨架具有一定的强度,减少侧翻时的变形对乘员生存空间的侵占。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车身骨架,结构极为复杂,不能同时满足车身骨架强度以及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车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包括前围骨架3、后围骨架6、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顶围骨架5以及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其中,

所述侧围骨架4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所述侧围骨架4与所述底围骨架7相连接;

所述顶围骨架5设置在车身顶部,所述顶围骨架5与所述侧围骨架4相连接;

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分别位于车身的前部以及后部,且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分别与所述底围骨架7、所述侧围骨架4以及所述顶围骨架5相连接;

所述前围骨架3与所述前闭环骨架1相连接,所述后围骨架6与所述后闭环骨架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通过设置在车身前部以及后部并且与前围骨架3、后围骨架6、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相连接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实现了支撑车身骨架结构,尽可能的减少车辆发生侧翻时的车身变形,增大车内生存空间的目的,同时,结构简单,满足了车身轻量化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与所述底围骨架7、所述侧围骨架4以及所述顶围骨架5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优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材质为钢型材。

优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采用防腐蚀处理。

优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的横断面为工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后闭环骨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具有相同结构。

可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上形成有具有翻边的通孔。

可选的,所述前闭环骨架1、所述后闭环骨架2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并通过所述连接板可拆卸的与所述底围骨架7、所述侧围骨架4以及所述顶围骨架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骨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包含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可以实现提升骨架强度,降低车辆侧翻时的车身变形,同时,满足了车身轻量化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后闭环骨架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客车等公共交通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占据了极大地比例,公共交通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侧翻等交通事故也在频频发生。这就要求车身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例如侧翻或者是碰撞等,车身骨架变形不能侵占太多的乘员的生存空间。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通过加强立柱、加强斜撑、加强包角等结构来实现。这就造成车身重量的增加,不符合目前的车身轻量化趋势,不利用节能减排。同时,增加了车身材料成本。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身骨架结构,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图1所示为本公开的车辆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公开的车身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公开的车身骨架结构后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公开的后闭环骨架2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包括前围骨架3、后围骨架6、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顶围骨架5以及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其中,

侧围骨架4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侧围骨架4与底围骨架7相连接;

顶围骨架5设置在车身顶部,顶围骨架5与侧围骨架4相连接;

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分别位于车身的前部以及后部,且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分别与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相连接;

前围骨架3与前闭环骨架1相连接,后围骨架6与后闭环骨架2相连接。

具体的,根据本公开的车身骨架结构,主要包括由车辆底盘、横梁、纵梁等组件构成的底围骨架7,位于车身左右两侧为车身提供纵向强度的侧围骨架4,以及位于车身顶部的顶围骨架5。其中侧围骨架4分别与底围骨架7以及顶围骨架5固定连接。此外,还包括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分别设置在车身的前部以及后部,通过与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相连接,来增强车身骨架的强度。车辆的前围骨架3以及后围骨架6再分别与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相连接,由此,构成了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身骨架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通过设置在车身前部以及后部并于车辆的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顶围骨架5相连接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能够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起到支撑车身骨架结构,增强车身骨架强度的作用,减少车身骨架变形,从而保证车内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降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车内成员的伤亡率。同时,本公开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满足了车身轻量化的要求,由于车身重量减轻,从而降低行驶过程中的车身的能量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新能源车辆,还能起到增加续航里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本公开的车身骨架结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能够显著降低车身的制造成本。

其中,如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与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具体的,根据本公开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与车辆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的连接方式优选为铆接。其中,铆接开孔8的数量及其间距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综合车身骨架结构连接强度以及骨架自身结构强度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在保证车身骨架结构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铆接开孔太多,造成骨架自身强度的下降。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材质为钢型材。

具体的,本公开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中,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材质优选为钢型材,钢型材主要包括工字钢、槽钢、角钢、轻轨、重轨、U型钢、板桩、Z型钢、还有一些直接轧制的异性断面的钢材。钢型材由于其结构强度较高,能够保证在车辆发生侧翻时,采用钢型材的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能够支撑车身骨架强度,减少骨架变形的目的。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采用防腐蚀处理。

具体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均进行了防腐蚀处理,从而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抗腐蚀性。避免因为腐蚀造成强度的减弱,影响车身结构刚度。防腐蚀处理方式包括在普通钢铁中加入铬、镍等材料制成不锈钢,又或者可以通过涂抹、喷涂、电镀、热镀、喷镀等方法形成金属保护膜等。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的横断面为工字型结构。

具体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的横断面具有工字型结构,即本公开的前闭环结构1、后闭环结构2的横断界面为工字型界面。优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采用工字型的钢型材,由此,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实现轻量化的目的。

其中,如图3、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后闭环骨架2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采用一体式成型结构设计,由此,可以增加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的强度,降低工艺制造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具有相同结构。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具有相同结构。由此,可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便于安装布置。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上形成有具有翻边的通孔。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上形成有具有翻边的通孔。设置通孔有利于减少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的自身重量,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轻量化性能。其中,通过对通孔进行翻边处理,可以使得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具有较高的强度。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分别设置有连接板,并通过连接板可拆卸的与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相连接。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分别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至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上,也可以是通过铆接等方式连接至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上。由此,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可以通过连接板可拆卸的与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相连接。在发生如撞击等导致变形损坏的情况下,可以讲各部件进行拆解,由此方便实施更换或者维修。其中,为了方便安装,可以再连接板上备焊螺母,从而前闭环骨架1以及后闭环骨架2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与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以及顶围骨架5相连接。

其中,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身骨架结构。从而本公开的车辆的车身,通过设置在车身前部以及后部并于车辆的底围骨架7、侧围骨架4、顶围骨架5相连接的前闭环骨架1、后闭环骨架2,能够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起到支撑车身骨架结构,增强车身骨架强度的作用,减少车身骨架变形,从而保证车内乘员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降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车内成员的伤亡率。同时,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满足了车身轻量化的要求,由于车身重量减轻,从而降低行驶过程中的车身的能量消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新能源车辆,还能起到增加续航里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本公开的车辆的车身骨架结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能够显著降低车辆车身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系统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系统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系统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系统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