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3837发布日期:2019-10-18 22: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车身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车身后部构造之中,存在一种后座椅安装于后地板且后座椅安全带卡扣的固定用托架固定于后地板的上表面的构造。在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中,若在车辆的紧急减速时、碰撞时等产生冲击载荷,则该载荷会作用于后座椅安全带,并经由后座椅安全带卡扣成为朝向车辆前斜上方去的载荷,然后作用于位于座椅安装部的固定用托架和后地板而成为欲提起后地板的提起力。因此,在座椅安装部和该座椅安装部周边的后地板上,作为加强构件而固定地设有板状的座椅保持器、倒l字状的支架,利用这些加强构件来防止后地板的提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40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座椅保持器和支架只是在与座椅安装部和周边部的后地板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点焊接合于座椅安装部和周边部的后地板,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等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应力会集中于这些接合部的焊接打点,从而具有在后地板产生龟裂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以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对于在固定托架的固定部的周边设置加强构件等的加强对策,需要加强构件的部位各处都有,从而难以应对且存在招致重量增大和成本升高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该车身后部构造中,在车辆碰撞时输入有冲击载荷的情况下,通过使后地板积极地变形,从而避免应力集中于后地板的接合部的焊接打点,能够防止后地板产生龟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具有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该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地板固定有后座椅,后座椅安全带卡扣的固定用托架固定于所述后地板的上表面,其中,在所述后地板的后端部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合截面部的尾端梁构造体,所述后地板的后端部和构成所述尾端梁构造体的尾端梁的前壁部相接合,所述尾端梁的底面位于比所述后地板的底面靠车辆上侧的位置,在所述后地板的底面与所述尾端梁的底面之间设有高度差。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地板固定有后座椅,后座椅安全带卡扣的固定用托架固定于所述后地板的上表面,其中,在所述后地板的后端部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合截面部的尾端梁构造体,所述后地板的后端部和构成所述尾端梁构造体的尾端梁的前壁部相接合,所述尾端梁的底面位于比所述后地板的底面靠车辆上侧的位置,在所述后地板的底面与所述尾端梁的底面之间设有高度差。

因此,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通过在后地板的后端部与尾端梁之间的接合部设置的高度差,从而设有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向比尾端梁的底面靠车辆下侧的位置变形的变形量。因而,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车辆碰撞时冲击载荷输入到车身后部的情况下,能够使后地板的后端部较大地变形,从而能够避免应力集中于后地板的焊接打点,并且能够防止在后地板产生龟裂。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前方的斜上方观察应用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厢内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在图1的车厢内的后部中以去掉后座椅和后地板后的状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从车辆上方观察图2中的车厢内的后部的俯视图。

图4是在图3中以安装有后地板的状态示出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将图4中的b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图6是将图4中的c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座椅;2、后地板;3、尾端梁;6、地板加强件;6a、后端部;7、底盘车架;8、9、车架横梁;11、后座椅安全带;12、后座椅安全带卡扣;12a、基端部;13、固定用托架;13a、前部;13b、后部;13c、突条部;14、15、螺栓;21、后地板的后端部;22、后地板的底面;23、地板侧凸缘部;24、凹形状部;24a、后端部;24b、倾斜面;31、尾端梁的前壁部;32、尾端梁的底面;33、梁侧第1凸缘部;34、梁侧第2凸缘部;36、条形突起形状部;d、角部;h、高度差;s、闭合截面部;t、尾端梁构造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图。此外,在图中,箭头fr方向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方向表示车辆上方。另外,箭头x方向表示车辆宽度方向,箭头y方向表示车辆前后方向。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车厢内设置的长椅型的后座椅1直接固定于后地板2,作为用于装拆后座椅安全带11的器具的左右一对后座椅安全带卡扣(也称作后座椅安全带拴扣)12以朝向车辆前方倾斜地立起的状态设于该后座椅1的座垫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后方侧。这些后座椅安全带卡扣12借助固定用托架(安全带拴扣托架)13安装于后地板2,固定用托架13通过用螺栓14等紧固前后左右的多个部位而固定于后地板2的上表面。

因此,固定用托架13是使用具有在车辆上方观察时前部13a侧比后部13b侧宽的外形的大致梯形形状的板状体而形成的。并且,在固定用托架13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设有向车辆上方突出的截面大致u字形状的突条部13c,后座椅安全带卡扣12的基端部12a通过螺栓15等紧固而固定于突条部13c的左右两侧的纵壁面。此外,后座椅1也可以是分割型的座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后地板2的后端部21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合截面部s的尾端梁构造体t,该尾端梁构造体t配置于由车身后部的后车门4开闭的后车门开口部41的下侧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分。尾端梁构造体t由具有相邻的重叠部分被接合起来的内梁、内梁加强件、上梁、外梁的尾端梁3构成,后地板2的后端部21和尾端梁3的前壁部31的下侧以相互重叠的状态接合。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尾端梁3的底面32位于比后地板2的底面22靠车辆上侧的位置,在后地板2的底面22与尾端梁3的底面32之间设有车辆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差h。如图6所示,该高度差h由尾端梁3的底面32朝向车辆上方突出的凸形状部构成(或者由尾端梁3的底面32的前部随着朝向车辆后方去而成为较高位置的向后上升的倾斜面构成)。构成为,通过将尾端梁3的底面32设为朝向车辆上方的凸形状部(或者向后上方的倾斜面),从而减小尾端梁3的截面积,充分确保车身后部的侧倾刚性、尾端梁3的单个部件的扭转刚性,并且容易地因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而引起尾端梁3的截面变形,由此不会妨碍后地板2的后端部21的变形。

此外,尾端梁3的后壁部35形成为下部侧位于比上部侧靠车辆后方的位置那样的高度差状,从而更容易地因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而引起尾端梁3的截面变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如图6所示,在后地板2的后端部21设有从后地板2的底面22的后端侧朝向车辆上方连续地延伸的地板侧凸缘部23,通过这些后地板2的底面22和地板侧凸缘部23形成角部d。另一方面,在尾端梁3的底面32的前端侧设有朝向车辆下方延伸的梁侧第1凸缘部33,并且设有从该梁侧第1凸缘部33的下端朝向车辆前方连续地延伸的梁侧第2凸缘部3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隔着由后地板2的底面22和地板侧凸缘部23形成的角部d地,地板侧凸缘部23和梁侧第1凸缘部33相接合,且后地板2的底面22和梁侧第2凸缘部34相接合。由此,构成为,后地板2与尾端梁3之间的接合部设于正交的两个面,从而提高后地板2与尾端梁3之间的接合强度。另外,构成为,通过隔着角部d地设置接合部,从而板厚较厚的构造被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较宽的范围内,从而还能够预料到车身后部的刚性提高。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如图4所示,在后地板2的位于固定用托架13的车辆后方的后端部21设有朝向车辆下方突出的凹形状部24。该凹形状部24构成为收纳车载千斤顶5的千斤顶收纳部,该凹形状部24的后端部24a与尾端梁3的前壁部31相接合。并且,凹形状部24的前部由随着朝向车辆前方去而成为较高位置的向前上升的倾斜面24b构成,在该倾斜面24b的前端部固定有地板加强件6的后端部6a。另外,固定用托架13和地板加强件6隔着后地板2地上下配置,固定用托架13和地板加强件6分别固定于后地板2。

并且,地板加强件6形成为与固定用托架13大致对应的形状且具有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固定用托架13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的尺寸,地板加强件6的后端部6a位于比固定用托架13的后部13b靠车辆后方的位置。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地板2上的位于后地板2和尾端梁3接合的接合部的正前方的部位设有凹形状部24,从而成为在车辆碰撞时后地板2也能够活用为变形量的构造。并且,向后座椅安全带11输入的输入载荷能向后地板2的凹形状部24可靠地传递,成为使后地板2产生充分的变形那样的构造。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位于固定用托架13的车辆前方的后地板2的下表面接合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截面大致帽型形状的后地板横梁25,通过该后地板横梁25提高后地板2的刚性。而且,地板加强件6的前端部6b接合于后地板横梁25。

另外,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尾端梁3的前壁部31的下侧设有朝向车辆后方呈凸状突出的条形突起形状部36。该条形突起形状部36位于尾端梁3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位置且配置于比地板侧凸缘部23与梁侧第1凸缘部33之间的接合点靠车辆上侧的位置。而且,条形突起形状部36以长度方向成为车辆宽度方向的方式形成,条形突起形状部36的长度l设定为与固定用托架13的宽度w1相同或者比地板加强件6的宽度w2大。通过设置这样的条形突起形状部36,在车辆碰撞时,尾端梁3的前壁部31容易变形,因此成为能够促进后地板2的变形的构造。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如图1、图2和图4~图6所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底盘车架(也称为侧框架)7分别配置在后地板2的左右两侧部,在这些底盘车架7之间分别架设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管状的第1车架横梁8和第2车架横梁9。第1车架横梁7设置在后地板2的凹形状部24的车辆前方位置。另外,第2车架横梁9位于尾端梁3的车辆下方位置且设置在底盘车架7的后端部的靠近后地板2的凹形状部24的底面的角部d的位置,该第2车架横梁9的上端配置在位于比凹形状部24处的后地板2的底面22靠车辆上方的位置高度。

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在后地板2的凹形状部24与第2车架横梁9重叠的位置配置有尾端梁3,因此能够在不使后车门开口部41变窄的情况下配置第2车架横梁9,从而能够提高底盘车架7的刚性。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地板2固定有后座椅1,后座椅安全带卡扣12的固定用托架13固定于后地板2的上表面。而且,在后地板2的后端部21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具有闭合截面部s的尾端梁构造体t,后地板2的后端部21和构成尾端梁构造体t的尾端梁3的前壁部31相接合。另外,尾端梁3的底面32位于比后地板2的底面22靠车辆上侧的位置,在后地板2的底面22与尾端梁3的底面32之间设有高度差h。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在后地板2的后端部21与尾端梁3之间的接合部设置有高度差h,因此,具有能够向比尾端梁3的底面32靠车辆下侧的位置变形的变形量。因而,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在车辆碰撞时冲击载荷输入到车身后部的情况下,能够使后地板2的后端部21积极且较大地变形,因此能够在未利用加强构件来多重加强后座椅安全带卡扣12的固定用托架13的周围的情况下避免应力集中于后地板2的焊接打点,并且能够防止在后地板2产生龟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高度差h由尾端梁3的底面32朝向车辆上方突出的凸形状部(或者尾端梁3的底面32的前部随着朝向车辆后方去而成为较高位置的向后上升的倾斜面)构成,因此减小尾端梁3的截面积,充分确保车身后部的侧倾刚性、尾端梁3的单个部件的扭转刚性,并且容易在朝向车辆前方的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使尾端梁3的截面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不会妨碍后地板2的后端部21的变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通过尾端梁3的变形能够预料到后地板2的后端部21的充分的变形,高度差h的高度较小即可,因此能够避免车身后部的刚性降低。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地板2的后端部21设有自后地板2的底面22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地板侧凸缘部23。另一方面,在尾端梁3的底面32的前端,设有朝向车辆下方延伸的梁侧第1凸缘部33,并且设有自该梁侧第1凸缘部33的下端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梁侧第2凸缘部34。而且,隔着由后地板2的底面22和地板侧凸缘部23形成的角部d地,地板侧凸缘部23和梁侧第1凸缘部33相接合,并且后地板2的底面22和梁侧第2凸缘部34相接合。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后地板2与尾端梁3之间的接合部设于正交的两个面,因此能够提高后地板2与尾端梁3之间的接合强度,从而能够防止在后地板2和尾端梁3变形时在该接合部产生断裂。另外,通过隔着角部d地设置接合部,能够使板厚较厚的构造配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较宽的范围内,因此还能够实现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地板2的位于固定用托架13的车辆后方的后端部21设有朝向车辆下方突出的凹形状部24,该凹形状部24的后端部24a接合于尾端梁3。并且,凹形状部24的前部由随着朝向车辆前方去而成为较高的位置的向前上升的倾斜面24b构成,在该倾斜面24b的前端部固定有地板加强件6的后端部6a。另外,固定用托架13和地板加强件6隔着后地板2地上下配置,固定用托架13和地板加强件6分别固定于后地板2。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在后地板2上的位于后地板2和尾端梁3接合的接合部的正前方的部位设有凹形状部24,因此,在车辆碰撞时,后地板2也能够活用为变形量。并且,由于向后座椅安全带11输入的输入载荷能向后地板2的凹形状部24可靠地传递,因此能够使后地板2产生充分的变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于后地板2的焊接打点、后地板2产生龟裂。

以上,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例如,固定用托架13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形状,只要能够将后座椅安全带卡扣12的基端部12a可靠地固定,则也可以是具有其他形状的托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