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9637发布日期:2020-02-28 11:4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仿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沙漠、戈壁面积广大,沙漠科考、军事防御、沙漠开发等都需要适应松软地面的行走机构。另外,深空探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月球和火星表面环境复杂,分布着石块、凹坑及凸包的松软沙土,一般的车轮难以达到星球探测所需的通过性能。

松软地面承载能力差,抗剪强度低,行走机构的性能取决于对土壤的摩擦力、外附力,常常出现下陷过深与打滑,需要控制其下土壤的流动。黄牛经常行走在松软土壤上,在与土壤的长期相互作用中,黄牛的牛足经过不断的进化,逐步形成了优良的几何形状,使其在松软土壤上具有通过能力强、运动阻力小和行动效率高等特点。

目前,国内外对适应松软地面并将轮足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不能满足科研需求,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在松软地面上行走的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轮足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基于牛足对松软地形的适应性,提供一种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该仿牛足轮步复合式变构型车轮可以用于四轮、六轮移动型机器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轮毂、腿部组件及仿牛足部件,其中轮毂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腿部组件,所述腿部组件包括上腿部、下腿部及减震弹簧,该上腿部的一端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下腿部的一端可相对伸缩地连接于上腿部的另一端内,该下腿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仿牛足部件,所述上腿部内容置有减震弹簧,该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轮毂及下腿部的一端抵接;所述仿牛足部件包括左趾、右趾及缓冲弹簧,该左趾与右趾相铰接,并在铰接处与所述下腿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左趾与右趾之间设有供左趾与右趾离开地面而复位的缓冲弹簧。

其中:所述轮毂呈圆柱状,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一端与轮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上腿部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管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内壁制有与所述上腿部一端螺纹连接的螺纹。

所述上腿部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减震弹簧容置于上腿部的中间通孔内,该上腿部另一端端面的中间通孔直径小于其他部位的中间通孔直径。

所述下腿部为圆柱状,一端位于所述上腿部内部,且该端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所述下腿部直径小的部分由上腿部的另一端穿出。

所述左趾与右趾均具有趾尖及连接部,该左趾或右趾的连接部上开有通孔,所述右趾或左趾的连接部插入通孔中,左、右趾的连接部通过足轴铰接,所述足轴与下腿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左趾的连接部与右趾的连接部之间设有所述缓冲弹簧。

所述左趾及右趾与沙土接触的内侧表面均为斜面。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将轮足的优势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通过性,仿牛足部件能够模仿牛足在松软地面趾尖着地、垂直入土、趾瓣张开、趾瓣固土、出土恢复等功能,满足环境综合通过能力要求。

2.本发明仿牛足部件的左、右趾间具有弹性的指枕,在上腿部设置了减震弹簧,可以缓冲趾尖接触地面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仿牛足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仿牛足部件的结构主视图;

其中:1为轮毂,101为连接管,2为腿部组件,201为上腿部,202为下腿部,203为减震弹簧,3为仿牛足部件,301为左趾,302为右趾,303为足轴,304为缓冲弹簧,305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包括轮毂1、腿部组件2及仿牛足部件3,其中轮毂1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腿部组件2,腿部组件2包括上腿部201、下腿部202及减震弹簧203,该上腿部201的一端与轮毂1连接,下腿部202的一端可相对伸缩地连接于上腿部201的另一端内,该下腿部202的另一端连接有仿牛足部件3,上腿部201内容置有减震弹簧203,该减震弹簧203的两端分别与轮毂1及下腿部202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的轮毂1呈圆柱状,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本实施例为六个)连接管101,该连接管10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内壁制有螺纹;连接管101的一端与轮毂1固接(或连接管101与轮毂1为一体结构),另一端与上腿部201的一端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的上腿部201、下腿部202及仿牛足部件3均为六个。

本实施例的上腿部201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减震弹簧203容置于上腿部201的中间通孔内,该上腿部201另一端端面的中间通孔直径小于其他部位的中间通孔直径。

本实施例的下腿部202为圆柱状,一端位于上腿部201内部,且该端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并大于上腿部另一端端面的中间通孔直径;下腿部202直径小的部分则由上腿部201的另一端穿出。

仿牛足部件3包括左趾301、右趾302及缓冲弹簧304,该左趾301与右趾302相铰接,并在铰接处与下腿部202的另一端相连,左趾301与右趾302之间设有供左趾301与右趾302离开地面而复位的缓冲弹簧304。本实施例的左趾301与右趾302均具有趾尖及连接部,该左趾301或右趾302的连接部上开有通孔305,右趾302或左趾301的连接部插入通孔305中,左、右趾301、302的连接部通过足轴303铰接,足轴303与下腿部202的另一端相连;左趾301的连接部与右趾302的连接部之间设有缓冲弹簧304。本实施例左趾301的连接部为长方体,沿长度方向开设了通孔305;右趾302的连接部为长方形板状,由通孔305插入后通过足轴303铰接,在长方体的端部与长方形板的端部设置缓冲弹簧304。左趾301及右趾302与沙土接触的内侧表面均为斜面。足轴303可与下腿部202的另一端相连,或由下腿部202的另一端作为足轴303,即左趾301与右趾302铰接于下腿部202的另一端。

安装时,先将下腿部202直径小的部分由上腿部201的一端穿入,再由上腿部201的另一端穿出,下腿部202直径大的部分留在上腿部201内;再将减震弹簧203放入上腿部201中,将上腿部201螺纹连接在连接管101上。最后,在下腿部202的另一端安装上仿牛足部件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轮毂1上有六组复合腿足,每组中具有一个腿部组件2和一个仿牛足部件3。设计复合腿足长度时,使上一个复合腿足离地时,相邻的下一个复合腿足中仿牛足部件3的趾尖刚好接触地面。车轮由动力驱动,当仿牛足部件3的左趾301与右趾302接触地面时,松软地面的沙土进入左、右趾301、302之间的位置,并作用于左、右趾301、302内侧斜面,使左、右趾301、302向外转动分开;此时,缓冲弹簧304受到压缩,当弹力与作用在左、右趾301、302内侧斜面的力在水平方向平衡时,左、右趾301、302呈设定角度分开。仿牛足部件3受到的力由下腿部202传递到减震弹簧203,下腿部202相对上腿部201内缩,上腿部201中的减震弹簧203被压缩。当仿牛足部件3离开地面时,沙土由左、右趾301、302之间漏出,缓冲弹簧304恢复原状,左、右趾301、302也恢复到初始状态。减震弹簧203复位,推动下腿部202相对上腿部201外伸复位。本发明的仿牛足部件3能够模仿牛足在松软地面趾尖着地、垂直入土、趾瓣张开、趾瓣固土、出土恢复等功能,满足环境综合通过能力要求。

本发明仿牛足部件3的左、右趾301、302间具有弹性的指枕,在上腿部201设置了减震弹簧203,可以缓冲趾尖接触地面的冲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