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1309发布日期:2020-03-27 14:0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储存领域中的用于粮堆表面行走工作的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储存至关重要,粮食储存于粮仓后形成粮堆,在粮食储存的过程中,有很多工作需要在粮堆表面完成,比如说平粮、扦样、向粮堆内部插入测温电缆来测量粮堆内部温度等。

各种操作需要相应的设备,为了节省劳动力,需要借助能够在粮堆表面行走的车来进行省力操作,比如说中国专利cn202841952u公开了“一种履带式的平粮机器人”,包括设置有行走机构的机器人载体,机器人载体的前端设置有平粮堆板,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其包括行走履带和驱动行走履带转动的履带驱动装置。现有的这种平粮机器人存在的问题在于:平粮机器人在粮堆表面行走后,左右两侧的履带会产生一个压痕,履带的位置较低,周围的粮食容易进入到下层的履带上侧,特别是在机器人转弯时,会有更多的粮食颗粒进入到下层的履带上侧,粮食颗粒的堆积,容易造成履带驱动装置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粮食颗粒进入到下层的履带上侧而容易造成履带驱动装置堵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包括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的车架,履带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履带和驱动行走履带转动的履带驱动装置,履带驱动装置包括履带驱动轮及驱动履带驱动轮转动的驱动部件,行走履带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沿行走履带厚度方向贯穿行走履带的漏粮孔。

所述履带驱动轮为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齿轮结构,履带驱动轮的齿与对应漏粮孔咬合而实现履带驱动轮向行走履带传动。

行走履带的内侧于漏粮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齿轮挡板,齿轮挡板由多个沿行走履带周向间隔布置的齿轮挡块构成,前后方向上相邻的齿轮挡块之间形成粮食过道。

所述行走履带为橡胶履带。

驱动部件为与各履带驱动轮一一对应布置的驱动电机。

履带驱动轮位于车架的后侧,车架上于履带驱动轮的后侧设置有平粮结构。

平粮结构包括前后布置的平粮耙和平粮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在粮堆表面行走时,周围粮食颗粒会进入到下层的行走履带上侧,而本实用新型中,在行走履带上设置沿厚度方向贯穿行走履带的漏粮孔,行走履带在转动过程中,进入到下层行走履带上侧的粮食颗粒可以经漏粮孔漏走,避免粮食颗粒在行走履带上侧堆积,而造成履带驱动装置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行走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漏粮孔与齿轮挡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行走履带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为一个平粮车,其包括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的车架2,车架上放置有电池3,履带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履带1和驱动行走履带转动的履带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行走履带1为橡胶履带,行走履带1的外侧设置有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履带外牙4,履带驱动装置包括位置靠后的履带驱动轮6、位置靠前的张紧轮8、位置靠下的承重轮5和位置靠上的拖带轮7,履带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履带驱动轮转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为与各履带驱动轮一一对应布置的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由电池3供电。

履带驱动轮6为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齿轮结构,行走履带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沿行走履带厚度方向贯穿行走履带的漏粮孔24,履带驱动轮的齿61与对应漏粮孔24咬合而实现履带驱动轮向行走履带1传动。

行走履带的内侧于漏粮孔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齿轮挡板25,齿轮挡板25由多个沿行走履带周向间隔布置的齿轮挡块9构成,前后方向上相邻的齿轮挡块9之间形成粮食过道10。张紧轮8、承重轮5、拖带轮7与齿轮挡板两侧的行走履带的内侧面接触滚动配合。

车架上于履带驱动轮的后侧设置有平粮结构,平粮结构包括中部的第一平粮单元19和两个第二平粮单元,为方便说明问题,把位置靠左的第二平粮单元称为左侧第二平粮单元17,把位置靠右的平粮单元称为右侧第二平粮单元21,左侧第二平粮单元17的右端通过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合页18与第一平粮单元19铰接相连,第一合页的两个合页板分别与左侧第二平粮单元、第一平粮单元1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右侧第二平粮单元21的左端通过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合页与第一平粮单元19的右端铰接相连,第二合页的两个合页板分别与第一平粮单元19、右侧第二平粮单元2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平粮单元绕其铰接轴线转动过程中具有翻转至第一平粮单元上侧的收起工位,左侧第二平粮单元17绕其铰接轴线转动过程中具有翻转至第一平粮单元左侧以实现平粮作业的平粮工位,右侧第二平粮单元21绕其铰接轴线转动过程中具有翻转至第一平粮单元右侧以实现平粮作业的平粮工位,第二平粮单元与第一平粮单元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平粮单元定位于平粮工位的可拆定位结构。本实施例中,在收起工位时,左侧第二平粮单元翻转至第一平粮单元的左端上侧,右侧第二平粮单元翻转至第二平粮单元的右端上侧。可拆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平粮单元上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平粮单元连接套23,可拆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平粮单元上的与第一平粮单元连接套对应设置的第二平粮单元连接套22,可拆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穿装于第一平粮单元连接套与第二平粮单元连接套之间的定位销轴(图中未示出),通过在第一平粮单元连接套23和第二平粮单元连接套22中穿装定位销轴,可以将左侧第二平粮单元定位于翻转至第一平粮单元左侧的平粮工位,可以将右侧第二平粮单元定位于翻转至第一平粮单元右侧的平粮工位。

各平粮单元均包括前后布置的平粮耙11和平粮板14,平粮板为橡胶板,平粮耙11包括位置靠上的平粮耙框架15,平粮耙框架15的下侧设置有前后两排耙钉16。每个平粮板均为凹口朝上的弧形板,在弧形板的上侧固定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配重梁13,配重梁13一方面起到配重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弧形板的整体强度。各平粮板14的后端通过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结构与对应平粮耙的平粮耙框架铰接相连,本实施例中的铰接结构包括固定于平粮耙框架上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套和固定于对应弧形板后侧上端的铰接轴,铰接轴转动穿装于对应的铰接套中。

使用时,履带驱动轮的齿通过与漏粮孔咬合,而驱动行走履带转动,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在粮堆表面朝前移动行走,由于车重,行走履带会产生一个压痕,周围的粮食颗粒会因高度差或经过漏粮孔进入到下层履带的履带上侧,而在行走履带转动过程中,该位置的粮食颗粒会经漏粮孔漏走,还有部分粮食颗粒会经齿轮挡板上的粮食过道通过,而避免在行走履带内侧推挤,避免造成和轮的堵塞。行走履带产生的压痕及其它不平整的粮堆表面经过平粮耙和平粮板的整平,实现平粮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漏粮孔也可以不与履带驱动轮咬合传动,比如说在行走履带的内侧设置用于与履带驱动轮咬合传动的驱动槽,漏粮孔仅实现漏粮这一个单一的功能,此时的齿轮挡板上的粮食过道可以不设,漏粮孔位于齿轮挡板的外侧,齿轮挡板可以避免粮食颗粒落入驱动槽中;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也可以不是一个平粮车,可以作为其它功能使用,在车架上设置其他负载,此时不需要在车架后侧设置平粮结构,比如说在粮堆表面行走履带车上放置扦样杆,粮堆表面行走车履带车用于将扦样杆运送至粮堆表面的指定位置,以进行扦样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