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卡钳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1851发布日期:2020-06-23 21:2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卡钳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卡钳组件,特别是一种具有开关组件及遮蔽部分开关组件的防尘盖的自行车卡钳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行车的市场蓬勃发展,无论是竞赛型的高阶自行车,或是作为代步工具及休闲娱乐的大众型自行车,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促使厂商更加重视用户对于自行车功能的需求,而在车体材料及配备功能上不断地改善精进。

举例来说,目前自行车中用于制动的卡钳内通常设有开关。当卡钳内的刹车片磨耗到一定程度时,开关会被触发,以提示使用者刹车片将要或是已经磨耗殆尽而须进行更换。然而,骑乘自行车之处大多是在户外,户外的尘土容易附着在卡钳内的开关上,使得开关容易触发不良或是被误触发,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有鉴于此,上述的问题已俨然成为此领域研发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卡钳组件,借以解决先前技术中户外的尘土容易附着在卡钳内的开关周围或是表面上,而造成之开关容易触发不良或被误触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自行车卡钳组件,邻近设置于一刹车盘,包含一卡钳本体、二来令片、一弹性复位件、一开关组件及一防尘盖。卡钳本体包含一壳体及二抵压件,壳体具有一夹持空间。二抵压件设置于壳体,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夹持空间的相对二侧。二来令片位于夹持空间内并位于二抵压件之间,二抵压件分别用以抵压二来令片,以令二来令片互相靠近。弹性复位件包含一第一弹臂部、一第二弹臂部及一连接。第一弹臂部及第二弹臂部分别连接连接部的相对二端,并朝相同方向延伸。第一弹臂部与第二弹臂部分别设置于二来令片。开关组件设置于第一弹臂部,并位于第一弹臂部及第二弹臂部之间。防尘盖位于开关组件邻近第二弹臂部的一侧,并遮蔽至少部分的开关组件。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卡钳组件,邻近设置于一刹车盘,包含:

一卡钳本体,包含一壳体及二抵压件,该壳体具有一夹持空间,该二抵压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并分别位于该夹持空间的相对二侧;

二来令片,位于该夹持空间内并位于该二抵压件之间,该二抵压件分别用以抵压该二来令片,以令该二来令片互相靠近而夹持该刹车盘;

一弹性复位件,包含一第一弹臂部、一第二弹臂部及一连接部,该第一弹臂部及该第二弹臂部分别连接该连接部的相对二端,并朝相同方向延伸,且该第一弹臂部与该第二弹臂部分别设置于该二来令片;

一开关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弹臂部,并位于该第一弹臂部及该第二弹臂部之间;以及

一防尘盖,位于该开关组件邻近该第二弹臂部的一侧,并遮蔽至少部分的该开关组件。

该开关组件包含一开关壳体及一开关本体,该开关壳体固定于该第一弹臂部,该防尘盖固定于该开关壳体,且该防尘盖与该开关壳体共同包围该开关本体。

该防尘盖的材质不同于该开关壳体的材质。

该防尘盖通过胶合的方式固定于该开关壳体。

该第一弹臂部具有二定位爪,该开关壳体位于该二定位爪之间,并受该二定位爪夹持。

该第一弹臂部更具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位于该二定位爪之间,该开关壳体具有一定位柱,该定位柱插设于该定位孔。

自行车卡钳组件更包含一散热附材,该散热附材设置于该开关壳体,并热接触于该第一弹臂部。

该防尘盖具有一可压缩空间、一接触面及一凸块,该开关壳体遮蔽该可压缩空间,该接触面背对该可压缩空间并面向该第二弹臂部,该凸块位于该可压缩空间内,且用以抵压并触发该开关本体。

该接触面至少部分为平面。

该接触面具有一中央区及环绕该中央区的一外环区,该中央区为平面,该外环区为凸曲面,该中央区与该第一弹臂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该外环区与该第一弹臂部之间的最大距离。

该开关本体具有一凸缘,该防尘盖套设于该凸缘。

该壳体更包含一组装杆,该二来令片各包含相连的一座部及一磨耗部,二该磨耗部位于二该座部之间,该第一弹臂部及该第二弹臂部分别抵靠于二该座部,该壳体更具有分别位于该夹持空间的相对二侧的二第一穿孔,二该座部各具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一弹臂部具有一第三穿孔及一散热孔,该第二弹臂部具有一第四穿孔,该组装杆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二该第二穿孔、该第三穿孔、该第四穿孔及该夹持空间,且该散热孔位于其中一该磨耗部及该开关组件之间。

该卡钳本体更包含一组装杆,该二来令片各包含相连的一座部及一磨耗部,二该磨耗部位于二该座部之间,该第一弹臂部及该第二弹臂部分别抵靠于二该座部,该壳体更具有分别位于该夹持空间的相对二侧的二第一穿孔,二该座部各具有一第二穿孔,该第一弹臂部具有一第三穿孔,该第二弹臂部具有一第四穿孔及一散热孔,该组装杆穿设于该二第一穿孔、二该第二穿孔、该第三穿孔、该第四穿孔及该夹持空间,且该散热孔位于其中一该磨耗部及该第四穿孔之间。

自行车卡钳组件更包含一油管、一电线及一扣环,该壳体更具有一入油口,该油管连接该入油口,该电线一端连接于该开关组件,该扣环为包含相连的二扣设部,该二扣设部分别扣设于该电线及该油管。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卡钳组件,由于防尘盖位于开关组件邻近第二弹臂部的一侧,并遮蔽至少部分的开关组件,故可避免尘土附着于开关组件。因此,当二来令片在磨耗殆尽之前或当下夹持刹车盘时,可确保开关组件确实被触发,故提升了开关组件被触发的成功率。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卡钳组件与刹车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自行车卡钳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二来令片夹持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二来令片于磨耗殆尽的状态下夹持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卡钳组件与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二来令片于磨耗殆尽的状态下夹持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自行车卡钳组件

2刹车盘

10a卡钳本体

11a壳体

111a夹持空间

112a第一穿孔

113a入油口

12a抵压件

13a组装杆

20a、20b来令片

21a座部

211a第二穿孔

22a、22b磨耗部

30a、30b弹性复位件

31a第一弹臂部

311a第三穿孔

312a定位爪

313a定位孔

314a散热孔

32a、32b第二弹臂部

321a第四穿孔

33a连接部

40a开关组件

41a开关壳体

411a定位柱

412a凸缘

42a、42b开关本体

50a、50b防尘盖

51a可压缩空间

52a、52b接触面

521a中央区

522a外环区

53a、53b凸块

54b外环面

55b环形凹槽

60a散热附材

70a油管

80a电线

90a扣环

91a扣设部

d1、d2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卡钳组件与刹车盘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自行车卡钳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车卡钳组件1a,邻近设置于自行车(未示出)的一刹车盘2。自行车卡钳组件1a包含一卡钳本体10a、二来令片20a、一弹性复位件30a、一开关组件40a及一防尘盖50a。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自行车卡钳组件1a还可包含一散热附材60a、一油管70a、一电线80a及一扣环90a。

卡钳本体10a包含一壳体11a、二抵压件12a及一组装杆13a。壳体11a具有一夹持空间111a及二第一穿孔112a。二抵压件12a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1a,并位于夹持空间111a的相对二侧。二第一穿孔112a分别连通于夹持空间111a的相对二侧。

二来令片20a位于夹持空间111a内并位于二抵压件12a之间。二来令片20a各包含相连的一座部21a及一磨耗部22a,且二磨耗部22a位于二座部21a之间。二座部21a各具有一第二穿孔211a。

弹性复位件30a包含一第一弹臂部31a、一第二弹臂部32a及一连接部33a。第一弹臂部31a及第二弹臂部32a分别连接连接部33a的相对二端,并朝相同方向延伸。第一弹臂部31a与第二弹臂部32a分别抵靠于二来令片20a的座部21a。第一弹臂部31a具有一第三穿孔311a,且第二弹臂部32a具有一第四穿孔321a。组装杆13a穿设于壳体11a的二第一穿孔112a、二第二穿孔211a、第三穿孔311a、第四穿孔321a及夹持空间111a,而令二来令片20a及弹性复位件30a设置于卡钳本体10a的壳体11a。

开关组件40a包含一开关壳体41a及一开关本体42a。开关壳体41a具有一凸缘412a。防尘盖50a套设于开关壳体41a的凸缘412a,且防尘盖50a与开关壳体41a共同包围开关本体42a。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盖50a的材质不同于开关壳体41a的材质。举例来说,防尘盖50a为软性材质,且其是由橡胶或硅胶所制成。开关壳体41a的材质包含有塑料(如pa66)及玻璃纤维,或是开关壳体41a的材质可为金属材质,例如铝等轻金属。另外,防尘盖50a例如是经由胶合的方式固定于开关壳体41a。

第一弹臂部31a具有二定位爪312a及一定位孔313a。二定位爪312a朝第二弹臂部32a延伸,且定位孔313a位于二定位爪312a之间。开关壳体41a具有一定位柱411a。开关壳体41a的定位柱411a插设于定位孔313a,且二定位爪312a将开关壳体41a夹持于其二者之间,而令开关壳体41a固定于第一弹臂部31a,且防尘盖50a位于开关壳体41a邻近第二弹臂部32a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臂部31a具有定位孔313a,且开关壳体41a具有定位柱411a的设置,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臂部可具有定位柱,而开关壳体可具有定位孔。

在本实施例中,防尘盖50a具有一可压缩空间51a、一接触面52a及一凸块53a。开关壳体41a遮蔽可压缩空间51a。接触面52a背对于可压缩空间51a,并面向第二弹臂部32a。接触面52a例如具有一中央区521a及环绕中央区521a的一外环区522a。接触面52a的中央区521a例如为平面,而接触面52a的外环区522a例如为凸曲面。接触面52a的中央区521a与第一弹臂部31a之间的距离d1小于接触面52a的外环区522a与第一弹臂部31a之间的最大距离d2。凸块53a位于可压缩空间51a内且背对于接触面52a的中央区521a之处,且凸块53a用以抵压并触发开关本体42a。

散热附材60a附着于开关壳体41a的外表面上,且散热附材60a热接触于第一弹臂部31a。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附材60a例如是经由膏状材料凝固而成,且散热附材60a可于开关壳体41a装设于第一弹臂部31a之后,再涂布于开关壳体41a的外表面上。另外,弹性复位件30a的第一弹臂部31a还具有一散热孔314a。散热孔314a位于第一弹臂部31a所抵靠的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及第三穿孔311a之间。更进一步来说,散热孔314a是位于第一弹臂部31a所抵靠的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及开关壳体41a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卡钳本体10a的壳体11a还具有一入油口113a。油管70a的一端连接于入油口113a,油管70a的另一端例如连接于自行车的油压刹车把手(未示出)。电线80a一端固定于开关壳体41a并电性连接于开关本体42a,且电线80a的另一端连接于自行车的警示灯(未示出)。扣环90a例如为8字环,其包含相连的二扣设部91a。二扣设部91a分别扣设于电线80a及油管70a,以避免电线80a及油管70a相对彼此摆动。

接着,请参阅图4,图4为图3的二来令片夹持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当使用者按压油压刹车把手时,油压刹车把手会产生油压,此油压会经由油管70a及入油口113a传递至卡钳本体10a的壳体11a内部,而带动二抵压件12a相对靠近且令二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夹持刹车盘2,以对于自行车进行刹车。

接着,请参阅图5,图5为图3的二来令片于磨耗殆尽的状态下夹持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在经过多次的刹车之后,二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会逐渐变薄。此时,使用者按压油压刹车把手,二来令片20a的座部21a分别会让第一弹臂部31a及第二弹臂部32a彼此更为靠近。一旦,当二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薄到一定的程度,而让第二弹臂部32a抵压防尘盖50a时,防尘盖50a会凹陷而使得其凸块53a抵压并触发开关本体42a。被触发的开关本体42a会发送讯号至警示灯,使得警示灯亮起。如此一来,警示灯可提醒使用者二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已经或将要磨耗殆尽,需更换二来令片20a。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尘盖50a位于开关壳体41a邻近第二弹臂部32a的一侧,并与开关壳体41a共同包围开关本体42a,故可避免尘土附着于开关本体42a。因此,当二来令片20a在磨耗殆尽之前或当下夹持刹车盘2时,可确保开关本体42a确实被触发,故提升了开关本体42a被触发的成功率。

此外,借由散热附材60a附着于开关壳体41a及热接触于第一弹臂部31a的设置,可帮助二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在夹持刹车盘2时所产生热在经由第一弹臂部31a传递至开关壳体41a的途中部分消散于外,以降低损坏开关壳体41a及开关本体42a因受热而损坏的机率。

另外,由于第一弹臂部31a具有散热孔314a,且散热孔314a位于来令片20a的磨耗部22a及开关壳体41a之间,故可借由减少热传导的路径及增加散热面积的方式来让散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而更降低了开关壳体41a及开关本体42a损坏的机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臂部31a并不限具有散热孔314a。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臂部可无散热孔,而可改为第二弹臂部具有散热孔,且此散热孔介于第四穿孔及第二弹臂部所抵靠的来令片的磨耗部之间。

接着,请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卡钳组件与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二来令片于磨耗殆尽的状态下夹持刹车盘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本实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车卡钳组件1b,其类似于图1的自行车卡钳组件1a,故以下仅会针对二者之间的差异之处进行描述,关于相似之处则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的自行车卡钳组件1b中,防尘盖50b的接触面52b整体为平面,且防尘盖50b还具有连接于接触面52b的一外环面54b及位于位外环面54b上的一环形凹槽55b。如图7所示,在二来令片20b的磨耗部22b已处于磨耗殆尽的情况下夹持刹车盘2时,弹性复位件30b的第二弹臂部32b会抵压防尘盖50b的接触面52b,使得防尘盖50b沿环形凹槽55b变形且凹陷,而令防尘盖50b的凸块53b抵压并触发开关本体42b。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自行车卡钳组件,由于防尘盖位于开关壳体邻近第二弹臂部的一侧,并与开关壳体共同包围开关本体,故可避免尘土附着于开关本体。因此,当二来令片在磨耗殆尽之前或当下夹持刹车盘时,可确保开关本体确实被触发,故提升了开关本体被触发的成功率。

此外,借由散热附材附着于开关壳体及热接触于第一弹臂部的设置,可帮助二来令片的磨耗部在夹持刹车盘时所产生热在经由第一弹臂部传递至开关壳体的途中部分消散于外,以降低损坏开关壳体及开关本体因受热而损坏的机率。

另外,由于第一弹臂部具有散热孔,且散热孔位于来令片的磨耗部及开关壳体之间,故可借由减少热传导的路径及增加散热面积的方式来让散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而更降低了开关壳体及开关本体损坏的机率。

再者,借由防尘盖的接触面的至少部分为平面的设置,可使防尘盖在受到弹性复位件的第二弹臂部抵压的过程中受力更为平均,以降低防尘盖损坏的机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