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1504发布日期:2020-06-23 21:1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鞍座与车架之间大多是固定连接,只能纵向调节角度;部分折叠自行车的鞍座与车架可以翻转调节,但需要借助于工具才能调节或翻转,比较耗时费力,甚至使手或衣服沾上油污,直接影响骑行者的体验和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科学设计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通过创新设计采用弹性自锁扣连接头替代传统的固定式连接头,弹性按销一按解锁,楔形锁扣一压锁扣住,弹性与自动锁扣的有机结合,给骑行者最大的便利和最便捷的使用体验,体现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包括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和弹性按销;

所述下连接块整体呈“山”字形,包括左侧竖面、底板面、右侧竖面,以及由所述底板面中间向上竖起的竖固定块,所述竖固定块位于所述左侧竖面与所述右侧竖面之间的中点位置,并与所述左侧竖面和所述右侧竖面相互平行;

所述下连接块头部的所述底板面通过连接杆与座管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连接块整体呈开口朝上的“直角c字”形,设置为刚好插设于所述下连接块的凹槽内,所述下连接块由下向上活动套设于所述上连接块的外部,并在尾部通过“工”字形销铆活动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块内的所述“工”字形销铆上套设一个长脚弹簧,所述长脚弹簧的一只长脚插设于所述下连接块尾部的固定卡孔内,所述长脚弹簧的另一只长脚插设于所述上连接块右侧面的固定卡口内;

所述上连接块的头部两侧面向上翘起延伸固定设置成水平横向的中心通透管,用于与鞍座连接卡口通过销铆连接固定,所述通透管两端面设置由管心向四周辐射状的纹路,用于与所述鞍座的连接卡口调节角度;

所述上连接块头部的两侧面对称设置一对“n”形缺口,并在所述上连接块的底面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成缺口,形成对称空缺卡口;

在所述上连接块底面的头部和中部右侧设置缺口,在所述上连接块底面的左边形成底面直角钩;

所述弹性按销整体呈“t”字形,所述弹性按销的头部设置于所述下连接块的所述左侧竖面的左外侧,所述弹性按销的销杆依次水平穿过所述下连接块的所述左侧竖面、所述竖固定块和楔形锁扣,并在所述下连接块的所述左侧竖面和所述竖固定块所预设的孔中左右移动,所述楔形锁扣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按销的右部位置,在所述弹性按销的右端套设一根管形弹簧,所述管形弹簧的右端固定套设于所述下连接块的所述右侧竖面内侧卡扣上。

所述楔形锁扣整体呈开口朝左的“直角c字”形,侧视呈上窄下宽左斜右直的直角梯形。

技术特点与工作原理:

当所述上连接块向下压时,所述上连接块底面左边的所述底面直角钩右沿压到所述楔形锁扣的左边斜沿上,压迫所述楔形锁扣连同所述弹性按销一起向右水平移动,挤压所述管形弹簧收缩。在所述上连接块底面左边的所述底面直角钩右沿完全滑过所述楔形锁扣的左边斜沿最下端后,所述管形弹簧弹伸,将所述楔形锁扣和所述弹性按销一起弹回,所述楔形锁扣的底部将所述上连接块的底面左边的所述底面直角钩紧紧地锁死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的所述底板面上,形成锁扣状态。此时所述长脚弹簧的两只长脚受压变形发生形变。

当按下所述弹性按销时,带动所述楔形锁扣向右移动,挤压所述管形弹簧收缩。在所述楔形锁扣的底部向右移动完全滑过所述上连接块底面左边所述底面直角钩时,所述长脚弹簧回弹复位带动所述上连接块头部上弹竖起,形成解锁状态。

当松开按压的手指后,所述管形弹簧弹伸,将所述楔形锁扣和所述弹性按销一起弹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通过创新设计采用弹性自锁扣连接头替代传统的固定式连接头,弹性按销一按解锁,楔形锁扣一压锁扣住,弹性与自动锁扣的有机结合,给骑行者最便利、最便捷的使用体验,达到科技人性化、时尚动感化的有益效果;体现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必将受到专业人士和市场的喜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状态整体结构正面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开状态整体结构正面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状态整体结构左侧面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开状态整体结构左侧面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锁扣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实施例: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包括下连接块3、上连接块8和弹性按销14;

所述下连接块3整体呈“山”字形,包括左侧竖面3a、底板面3b、右侧竖面3c,以及由所述底板面3b中间向上竖起的竖固定块11,所述竖固定块11位于所述左侧竖面3a与所述右侧竖面3c之间的中点位置,并与所述左侧竖面3a和所述右侧竖面3c相互平行,呈“山”字形;

所述下连接块3头部的所述底板面3b通过连接杆2与座管1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连接块8整体呈开口朝上的“直角c字”形,设置为刚好插设于所述下连接块3的凹槽内,所述下连接块3由下向上活动套设于所述上连接块8的外部,并在尾部通过“工”字形销铆7活动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块8内的所述“工”字形销铆7上套设一个长脚弹簧6,所述长脚弹簧6的一只长脚插设于所述下连接块3尾部的固定卡孔内,所述长脚弹簧6的另一只长脚插设于所述上连接块8右侧面的固定卡口内;

所述上连接块8的头部两侧面向上翘起延伸固定设置成水平横向的中心通透管9,用于与鞍座连接卡口通过销铆连接固定,所述通透管9两端面设置由管心向四周辐射状的纹路10,用于与所述鞍座的连接卡口调节角度,同时增加摩擦系数,用于定位;

所述上连接块8头部的两侧面对称设置一对“n”形缺口15,并在所述上连接块8的底面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成缺口,形成对称空缺卡口;避免在锁扣状态时,与所述弹性按销14及其附件磕碰到;

在所述上连接块8底面的头部和中部右侧设置缺口,在所述上连接块8底面的左边形成底面直角钩12;

所述弹性按销14整体呈“t”字形,所述弹性按销14的头部设置于所述下连接块3的所述左侧竖面3a的左外侧,所述弹性按销14的销杆依次水平穿过所述下连接块3的所述左侧竖面3a、所述竖固定块11和楔形锁扣13,并在所述下连接块3的所述左侧竖面3a和所述竖固定块11所预设的孔中左右移动,所述楔形锁扣13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按销14的右部位置,在所述弹性按销14的右端套设一根管形弹簧4,所述管形弹簧4的右端固定套设于所述下连接块3的所述右侧竖面3c内侧卡扣5上。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楔形锁扣13整体呈开口朝左的“直角c字”形,侧视呈上窄下宽左斜右直的直角梯形。

技术特点与工作原理:

当所述上连接块8向下压时,所述上连接块8底面左边的所述底面直角钩12右沿压到所述楔形锁扣13的左边斜沿上,压迫所述楔形锁扣13连同所述弹性按销14一起向右水平移动,挤压所述管形弹簧4收缩。在所述上连接块8底面左边的所述底面直角钩12右沿完全滑过所述楔形锁扣13的左边斜沿最下端后,所述管形弹簧4弹伸,将所述楔形锁扣13和所述弹性按销14一起弹回,所述楔形锁扣13的底部将所述上连接块8的底面左边的所述底面直角钩12紧紧地锁死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块3的所述底板面3b上,形成锁扣状态。此时所述长脚弹簧6的两只长脚受压变形发生形变。

当按下所述弹性按销14时,带动所述楔形锁扣13向右移动,挤压所述管形弹簧4收缩。在所述楔形锁扣13的底部向右移动完全滑过所述上连接块8底面左边所述底面直角钩12时,所述长脚弹簧6回弹复位带动所述上连接块8头部上弹竖起,形成解锁状态。

当松开按压的手指后,所述管形弹簧4弹伸,将所述楔形锁扣13和所述弹性按销14一起弹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座管弹性接头装置,通过创新设计采用弹性自锁扣连接头替代传统的固定式连接头,弹性按销一按解锁,楔形锁扣一压锁扣住,弹性与自动锁扣的有机结合,给骑行者最便利、最便捷的使用体验,达到科技人性化、时尚动感化的有益效果;体现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必将受到专业人士和市场的喜爱。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有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全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