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式指挥车后仓及指挥车舱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4157发布日期:2020-10-13 08:0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下沉式指挥车后仓及指挥车舱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车辆改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沉式指挥车后仓及指挥车舱室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扩展方舱在警用领域市场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方舱使用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方舱中办公时,需要至少保障具备一定尺寸的有效空间,方舱内部空间的大小显得尤为重要,内部空间越大,可容纳更多指挥设备进行现场保障。

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方舱结构,需要保证方舱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大后仓空间,从而容纳更多设备,提高指挥车的功能,更有利于特种车辆的进一步升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下沉式指挥车后仓及指挥车舱室结构,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扩展内部空间,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够满足警用办公需求,便于布置更多的指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沉式指挥车后仓,其布设在指挥车的底盘大梁和方舱后部,包括底部骨架、上层骨架和侧围骨架,底部骨架支撑设置在所述底盘大梁后部;上层骨架支撑设置在所述方舱后部,并与所述底部骨架上下相对布置;侧围骨架设置在所述底部骨架和所述上层骨架的各侧部,并与所述方舱后部连接固定;所述底部骨架包括主横梁、纵梁、副横梁和加强横撑,多根所述纵梁并排布置,且多根所述纵梁的前端固定在所述主横梁上;多根所述副横梁布设在相邻两纵梁之间,所述主横梁、纵梁和所述副横梁布设在同一平面内,并形成主体框架;所述加强横撑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下沉式指挥车后仓,优选地,所述主横梁上布设多个竖撑柱,所述竖撑柱与直接底盘大梁固定、或通过支撑牛腿与底盘大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下沉式指挥车后仓,优选地,所述底部骨架还包括装配板,所述装配板固定在对应的纵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下沉式指挥车后仓,优选地,还包括隔层骨架,所述上层骨架、所述隔层骨架和所述侧围骨架均包括矩形支撑框和纵横交错布设在所述矩形支撑框内的筋梁。

一种指挥车舱室结构,包括底盘大梁、方舱和下沉式指挥车后仓,方舱设置在所述底盘大梁上;下沉式指挥车后仓设置在所述底盘大梁和所述方舱后部,并与所述底盘大梁和方舱固定连接;所述底盘大梁后部设置有装配沉台,所述底部骨架匹配设置在所述装配沉台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指挥车舱室结构,优选地,所述底部骨架的主横梁与底盘大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部骨架前部设置有前托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指挥车舱室结构,优选地,所述底盘大梁上还设置有l型托板,所述l型托板固定在所述加强横撑的两侧,且所述l型托板的其中一侧边撑托在所述加强横撑的下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扩展内部空间,且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够满足警用办公需求,便于布置更多的指挥设备。

本申请通过对底部骨架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其结构的稳定性,并便于与底盘大梁进行定位装配,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同时通过布置装配板,能够进行发电机和发电机散热器的安装,为后续的装配提供基础结构设计。

本申请能够在保障高度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后仓的空间面积,从而便于容纳更多的警用设备,提高移动方舱的实用性,使得其功能更齐全,处理警务事务效率更高。

本申请的舱室结构整体在结构稳定性上采用对接和撑托的连接结构,避免局部结构应力集中,同时通过隔层骨架和上层骨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后仓的空间分隔,同时实现逐层分散支撑受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沉式指挥车后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指挥车舱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10为底部骨架、111为主横梁、112为纵梁、113为副横梁、114为加强横撑、115为竖撑柱、116为支撑牛腿、117为连接板、118为装配板、120为上层骨架、130为侧围骨架、140为隔层骨架;

200为底盘大梁、201为前托板、202为l型托板;

300为方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沉式指挥车后仓,其布设在指挥车的底盘大梁和方舱后部,包括底部骨架110、上层骨架120和侧围骨架130,底部骨架110支撑设置在底盘大梁200后部;上层骨架120支撑设置在方舱300后部,并与底部骨架110上下相对布置;侧围骨架130设置在底部骨架110和上层骨架120的各侧部,并与方舱300后部连接固定;底部骨架110包括主横梁111、纵梁112、副横梁113和加强横撑114,多根纵梁112并排布置,且多根纵梁112的前端固定在主横梁111上;多根副横梁113布设在相邻两纵梁112之间,主横梁111、纵梁112和副横梁113布设在同一平面内,并形成主体框架;加强横撑114设置在主体框架的下部。

主横梁111上布设多个竖撑柱115,竖撑柱115与直接底盘大梁200固定、或通过支撑牛腿116与底盘大梁200固定连接,由此能够实现底部骨架前部与底盘大梁的稳定支撑,通过多点支撑连接,提高其结构的稳定性,并且保障在横向上受力均衡,竖撑柱的具体位置以设置在主横梁和纵梁的交接处为宜。

底部骨架110还包括装配板118,装配板118固定在对应的纵梁112上,其可以用于固定发电机和发电机散热器,从而便于后续对后仓空间的利用,便于进行装配,提高装配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并实现对后仓空间的划分,本申请还设置有至少一道隔层骨架140,上层骨架120、隔层骨架140和侧围骨架130均包括矩形支撑框和纵横交错布设在矩形支撑框内的筋梁,当布置的隔层骨架少,且需要结构进行进一步加强时,还可以布置多道矩形支撑框,从而能够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部件占用过多的内部空间。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指挥车舱室结构,包括底盘大梁200、方舱300和下沉式指挥车后仓,方舱300设置在底盘大梁200上;下沉式指挥车后仓设置在底盘大梁200和方舱300后部,并与底盘大梁200和方舱300固定连接;底盘大梁200后部设置有装配沉台,底部骨架110匹配设置在装配沉台内。

底部骨架110的主横梁111与底盘大梁200通过连接板117固定连接,且底部骨架前部设置有前托板201,其能够起到连接作用,并对底部骨架起到撑托作用,实现横向和纵向的有效支撑,避免局部的连接结构承载过大的侧向作用力。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后仓的后部向下的作用力对整个结构产生影响,底盘大梁200上还设置有l型托板202,l型托板202固定在加强横撑114的两侧,且l型托板202的其中一侧边撑托在加强横撑114的下部,由此能够实现水平撑托,在保障底部骨架的前后受力均衡。

本申请通过对底部骨架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其结构的稳定性,并便于与底盘大梁进行定位装配,提高整体的受力性能,同时通过布置装配板,能够进行发电机和发电机散热器的安装,为后续的装配提供基础结构设计;本申请能够在保障高度空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后仓的空间面积,从而便于容纳更多的警用设备,提高移动方舱的实用性,使得其功能更齐全,处理警务事务效率更高;本申请的舱室结构整体在结构稳定性上采用对接和撑托的连接结构,避免局部结构应力集中,同时通过隔层骨架和上层骨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后仓的空间分隔,同时实现逐层分散支撑受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