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44507发布日期:2020-12-01 13:2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携带婴幼儿出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儿童用品之一。为了减小存放空间,现有儿童推车的推车车架大多可以折叠,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031448u就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或可折叠婴儿车的车架,其通过在前轮支架和推杆之间设置齿轮连接的方式,实现前轮车架和推杆的联动折叠或联动打开,但该方案中的齿轮为刚性部件,折叠过程中不能变形,且需要较大的转动空间,造成该方案的结构臃肿,高级感不强,折叠后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收纳,不能实现自动折叠或自动打开的功能,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结构简洁、高级感强、便于收纳、使用方便的儿童推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

前轮支架,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轮支架的下部;

后轮支架,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轮支架的下部,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推杆支架,所述推杆支架的下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及所述推杆支架相互远离,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及所述推杆支架相互靠拢;

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前轮支架和所述推杆支架的弹性组件;

所述推车车架还具有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转换过程中的平衡状态,在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所述推杆支架和所述弹性组件相对静止,所述弹性组件蓄能,在所述平衡状态被打破时,所述弹性组件释放能量驱使所述前轮支架、所述推杆支架向靠近所述后轮支架的方向转动使所述推车车架变换至折叠状态,或者,所述弹性组件释放能量驱使所述前轮支架、所述推杆支架向远离所述后轮支架的方向转动使所述推车车架变换至展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为具有开口的环状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轮支架通过第一凸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支架通过所述第二凸柱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及所述推杆组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凸柱、所述转轴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凸柱之间的连线构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弹性组件的角度大于180度;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凸柱、所述转轴之间的连线与所述转轴、所述第二凸柱之间的连线构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朝向所述弹性组件的角度小于180度;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第一凸柱、所述转轴及第二凸柱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为具有开口的环状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体、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弹性体的两端,用于将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前轮支架、所述推杆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通过第一凸柱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推杆支架的下端部通过第二凸柱相转动连接,在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第一凸柱的轴心线、所述第二凸柱的轴心线、所述前轮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的转动轴心线、所述推杆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的转动轴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前轮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推杆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前轮支架、所述推杆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轮支架上端部的限位杆、设置在所述前轮支架上端部的第一限位槽、设置在所述推杆支架下端部的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为弧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圆心位于所述前轮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的转动轴心线上,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圆心位于所述推杆支架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的转动轴心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推杆支架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由外向内依次排列,所述弹性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时,向上拉动所述推杆支架,所述推车车架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所述弹性组件释放能量驱使所述推车车架转换至展开状态;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时,向下推动所述推杆支架,所述推车车架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所述弹性组件释放能量驱使所述推车车架转换至折叠状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及平衡状态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推车车架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推杆支架,前轮组件设于前轮支架的下部,后轮组件设于后轮支架的下部,通过使后轮支架的上端部与前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使推杆支架的下端部与后轮支架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并设置弹性组件连接前轮支架和推杆支架,通过在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时使弹性组件蓄能,能够在推车车架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通过弹性组件释放能量驱使推车车架变换至折叠状态或者展开状态,实现儿童推车的折叠或展开,使儿童推车的结构更加简洁、高级感强,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便于收纳,能够自动打开或折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此时,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此时,推车车架处于平衡状态。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此时,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

图8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0.推车车架;20.前轮组件;30.后轮组件;100.前轮支架;101.第一连接板;1011.第一限位槽;1012.第一凸柱;1013.第一转轴孔;200.后轮支架;201.第二连接板;2011.第二转轴孔;300.推杆支架;301.第三连接板;3011.转轴;3012.第二凸柱;3013.第二限位槽;400.弹性组件;401.弹性体;402.第一安装座;4021.第一安装孔;403.第二安装座;4031.第二安装孔;404.开口;500.限位机构;501.第一限位槽;502.第二限位槽;50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向的定义,均是以儿童在乘坐在该儿童推车上时所观察到的方向予以参考定义的,具体的,本发明中的上、下方向是指图3中的上、下方向,本发明中的前、后方向是指图3中的左、右方向。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10、前轮组件20和后轮组件30,推车车架10包括: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推杆支架300和弹性组件400,前轮组件20设于前轮支架100的下部,后路组件30设于后轮支架200的下部,后轮支架200的上端部与前轮支架100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推杆支架300的下端部与后轮支架200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弹性组件400用于连接前轮支架100和推杆支架300;当推车车架10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3-4所示,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及推杆支架300相互远离;当推车车架10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8所示,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及推杆支架300相互靠拢;推车车架10还具有平衡状态,当推车车架10处于平衡状态时,如图5-6所示,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推杆支架300和弹性组件400相对静止,弹性组件400蓄能,此时,向上拉动推杆支架300,推车车架10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弹性组件400释放能量驱使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向远离后轮支架200的方向转动使推车车架10变换至展开状态;向下推动推杆支架300,推车车架10的平衡状态也会被打破,弹性组件400释放能量驱使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向靠近后轮支架200的方向转动使推车车架10变换至折叠状态,实现推车车架10的自动展开或自动折叠。

下面对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和后轮支架200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前轮支架100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1,后轮支架200的上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01,推杆支架300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板301,第一连接板101、第二连接板201、第三连接板301为尺寸相同的圆形平板状部件,第一连接板101、第二连接板201、第三连接板301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连接板201、第一连接板101、第三连接板301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第一连接板10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转轴孔1013,第二连接板20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转轴孔2011,第三连接板301的中心处固设有向外凸出的转轴3011,第一转轴孔1013和第二转轴孔2011与转轴3011相匹配,转轴3011穿过第一转轴孔1013和第二转轴孔2011,使前轮支架100的上端部、推杆支架300的下端部分别与后轮支架200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从而使前轮支架100相对于后轮支架200转动时的转动轴心线与推杆支架300相对于后轮支架200转动时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下面对弹性组件400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弹性组件400为具有开口404的环状部件,弹性组件400包括弹性体401、第一安装座402和第二安装座403,其中,弹性体401为弹簧或弹性塑胶件,第一安装座402和第二安装座403分别设置在弹性体401的两端,用于将弹性组件400与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相连接,弹性组件400位于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三连接板301之间,具体地,第一安装座402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安装座402的第一安装孔4021,第二安装座403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二安装座403的第二安装孔4031,第一连接板101上设置有向内凸出的第一凸柱1012,第三连接板301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二凸柱3012,第一凸柱1012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一安装孔4021中,第二凸柱3012可转动地插设在第二安装孔4031中,使弹性组件400的两端部分别与前轮支架100的上端部和推杆支架300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为了对前轮支架100和推杆支架300相对于后轮支架200转动时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进一步限定在推车车架10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前轮支架100和后轮支架200之间的夹角及推杆支架300和后轮支架200之间的夹角,使推车车架1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的姿态符合设计要求,推车车架10还包括用于限定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相对于后轮支架200转动时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500,如图3-8所示,限位机构500包括限位杆(图中未示出)、第一限位槽501、第二限位槽502和用于安装所述限位杆的通孔503,其中,第一限位槽501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01上,第一限位槽501为弧形槽,第一限位槽501的圆心位于转轴3011的轴心线上,第一限位槽501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连接板101,第二限位槽502设置在第三连接板301上,第二限位槽502为弧形槽,第二限位槽502的圆心位于转轴3011的轴心线上,第二限位槽502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三连接板301,通孔503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01上,通孔503位于第二转轴孔20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通孔503的圆心和第二转轴孔2011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后轮支架200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限位杆穿设在通孔503中,所述限位杆还穿过第一限位槽501和第二限位槽502,在前轮支架200、推杆支架300相对于后轮支架200转动时,第一限位槽501和第二限位槽502相对于所述限位杆转动,在所述限位杆的外圆周面与第一限位槽501和第二限位槽502端部的侧壁相接触并抵紧时,前轮支架200、推杆支架300无法相对于后轮支架200继续转动,实现了对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相对于后轮支架200转动时的转动角度的限定,所述限位杆能否相对于通孔503转动并不会对所述转动角度的限定产生影响,为防止所述限位杆从通孔503中脱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杆嵌设在通孔503中,并且,所述限位杆与通孔503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在推车车架10处于展开状态时,如图3-4所示,转轴3011位于弹性组件400的内部,第一凸柱1012、转轴3011之间的连线与转轴3011、第二凸柱3012之间的连线构成第一夹角,该夹角朝向弹性组件400的角度大于180°,弹性组件400正常伸展。

在推车车架10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7-8所示,转轴3011位于弹性组件400的外部,第一凸柱1012、转轴3011之间的连线与转轴3011、第二凸柱3012之间的连线构成第二夹角,该夹角朝向弹性组件400的角度小于180°,弹性组件400正常伸展。

当推车车架10处于平衡状态时,如图5-6所示,前轮支架100、后轮支架200、推杆支架300和弹性组件400保持相对静止,弹性组件400的开口被张开,弹性组件400蓄能,转轴3011的轴心线、第一凸柱1012的轴心线、第二安装孔403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下面对推车车架10从展开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将推车车架10从展开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时,如图3-8所示,向下压推杆支架300的后端部,使推车车架10从展开状态变换至平衡状态,使弹性组件400蓄能,继续下压推杆支架300的后端部,破坏推车车架10的平衡状态,弹性组件400释放所蓄能量驱使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向靠近后轮支架200的方向转动直至推车车架10变换至折叠状态,完成推车车架10的自动折叠;同理,在将推车车架10从折叠状态变换至展开状态时,向上抬推杆支架300的后端部,使推车车架10从折叠状态变换至平衡状态,使弹性组件400蓄能,继续上抬推杆支架300的后端部,破坏推车车架10的平衡状态,弹性组件400释放所蓄能量驱使前轮支架100、推杆支架300向远离后轮支架200的方向转动直至推车车架10变换至展开状态,完成推车车架10的自动展开。

可以想到的是,为了增强本发明中的儿童推车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儿童推车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推车车架10锁定在展开状态锁定机构,当然,为了方便儿童乘坐,可以在推车车架10上设置用于儿童乘坐的座兜等乘坐机构,这两者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