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598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交通工具。
现有的自行车锁是安装在座垫后下方的三角架支承杆上的。如果使用平口螺丝刀,钢丝钳等工具能比较容易将锁撬开,其防盗性能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行车的防盗性能。
这种防盗自行车车轮具有一个较大的轮毂。呈凹形。边缘有孔。用于安装车轮钢丝。轮毂凹形底面装有固定块和挡板,挡板在固定块侧面,轮毂有盖板,盖板与三角架或前叉固定在一起,不得转动。车轮轴穿过盖板。盖板上装有弹子锁机构。当插入钥匙转动一定的位置,便可使锁舌推出。锁舌推出后,由于固定块受锁舌的阻挡,车轮便不能自由转动。同时,由于挡板阻挡锁舌轴向移动,盖板也无法从轴上拆下来。即使撬弯盖板,由于锁舌在挡板内侧,也无法用螺丝刀、钢丝钳、扳手将锁舌顶缩到固定块不受阻挡的位置。只有用钥匙才能解除锁定,因而具有良好的防盗性能。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在广泛使用的明锁,把锁安装在车轮轮毂的凹形空间内,并利用锁的锁舌伸出和盖板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撬锁变得十分困难,因而提高了自行车的防盗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轮部分的轴向局部剖视示意图。(B-B剖视)。并指定为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封闭于车轮轮毂凹形空间的弹子锁机构的工作情况。
弹子锁装在轮毂(1)的盖板(6)上,钥匙孔留在外面。盖板(6)用螺丝(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前叉或三角架(8)上。固定块(2)和挡板(3)固定在轮毂(1)的凹形底面上,图2中固定块(2)是4块,均匀分布在轮毂内,挡板(3)是圆环形的。固定块(2)夹在轮毂(1)的底面与挡板(3)之间。轮毂(1)边缘有孔,用于安装钢丝(9)。将钥匙(5)插入钥匙孔转动一定的位置,可使锁舌(4)推出,锁舌(4)推出便插入由轮毂(1),固定块(2),挡板(3)形成的圆弧形凹槽中。由于锁是固定的,固定块(2)受锁舌(4)的阻挡,车轮便不能转动,由于锁舌(4)可受挡板(3)的作用,装有锁的盖板(6)也无法从轴上拆下来。这就可以实现车轮锁定和防撬的双重作用。
图1中锁舌(4)处于缩回的状态,即车轮未被锁的位置。
组装本实用新型时,可先装好其余部分,再装车轮部分。装车轮部分时,可先将装有固定块(2)和挡板(3)的轮毂(1)用钢丝(9)装在钢圈上(图中钢圈未示出),装上轮胎。然后将轮毂(1)和装好弹子锁的盖板(6)连同轴承装到轴(7)上,再装到前叉或三角架(8)上,调整好轴承间隙,拧紧螺帽。最后将盖板(6)用螺丝固定在前叉或三角架(8)上。并调整盖板(6)与轮毂(1)的边缘和轴处的间隙。使盖板(6)不能与轮毂等处相摩。
权利要求1.防盗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将锁封闭于车轮轮毂的凹形空间内,轮毂(1)呈凹形,凹形底面装有固定块(2)和挡板(3),轮毂(1)有盖板(6),盖板(6)上装有弹子锁。
专利摘要防盗自行车。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日用交通工具。目的是为了加强自行车自身的防盗性能。其主要技术特征是车轮部分具有弹子锁固定机构。弹子锁机构安装在轮毂的盖板上并一同固定在三角架(或前叉)上。用钥匙使锁舌顶出后轮毂上的固定块受锁舌的阻挡,车轮便不能自由转动,锁舌受挡板的阻挡,盖板也无法从轴上拆下来,具有防撬,防盗作用。
文档编号B62H5/00GK2091806SQ9022586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8日
发明者杨新传 申请人:杨新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