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载物索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2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载物索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物索具,它属于一种自行车附加装置。
自行车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既带人又载物,有些物品需用绳子绑在后车架上,捆绑工作给骑车人带来很多不便。申请号为91204020.3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捆绑器”,特征在于转轴、手柄、棘轮、棘爪、绳盘和绳索都是两套,其构件多,制做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为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行车载物索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行车载物索具的圆筒形外壳两端用长杆螺栓固定,中心装设一根主轴,主轴上固定设置两个绳筒,两绳筒中间设棘轮,棘轮侧面的一根螺栓杆上装有棘爪,棘轮及其两侧绳筒翼板底部开有水平孔,绳索的一半穿过水平孔并缠绕在绳筒上,两个绳头分别从外壳上的两个孔口伸出,其端头装有弹簧钩,两个绳筒的上方设有导向压辊,它们靠支臂与螺栓杆连接,并由弹簧控制使其有弹性地压在绳索上,当转动主轴一端的手柄时,绳索会顺序缠绕在绳筒上。


如下图1为自行车载物索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视图图3为自行车载物索具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自行车载物索具外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图3,自行车载物索具由外壳(1)、螺栓(2)、主轴(3)、绳筒(4)、轴承(5)、棘轮(6)、棘爪(7)、绳索(8)、弹簧钩(9)、手柄(10)和导向压辊组成,外壳(1)的两端盖由4~6个长杆螺栓(2)紧固,位于外壳中心的主轴(3)上并排装设两个绳筒(4),绳筒两端设有轴承(5),两个绳筒(4)之间装设棘轮(6),与棘轮外缘对应的一根螺栓杆上装设与棘轮齿匹配咬合的棘爪(7),棘轮和其两侧的绳筒翼板底部开一水平孔,绳索(8)的一半穿过水平孔并分别缠绕在两个绳筒上,绳索两端头自外壳(1)顶部的两个孔伸出,其端部装设弹簧钩(9),主轴(3)露出外壳的一端装设可折叠的手柄(10),两个绳筒的上方设有绳索导向压辊,它是在辊轴(11)上套装可转动的辊套(12),辊轴两端与支臂(13)固定连接,四个支臂(13)的另一端穿接在同一根螺栓(2)的杆上,两个导向压辊之间的一段螺栓杆上设隔套(14),靠近两外侧支臂的螺栓杆上装有弹簧(15),其一端加长并弯折压在支臂(13)上,使导向压辊有弹性的压住绳索(8),控制绳索依次不乱缠绕在绳筒(4)上。使用时,将绳索从外壳内拉出,摇动手柄使绳索将载物捆紧。不用时,将装有棘爪的螺栓杆稍加松动使棘爪离开棘轮,摇动手柄将绳索收回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构件少、成本低、制做工艺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除自行车外,也适用于三轮车和其他人力车。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载物索具,它由外壳、主轴、绳筒、绳索、棘轮、棘爪和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两端盖由长杆螺栓(2)紧固,主轴(3)上固定装设两个绳筒(4),绳筒两端设有轴承(5),两个绳筒中间设棘轮(6),与棘轮(6)外缘对应的一根螺栓杆上装设棘爪(7),绳索(8)缠绕在两绳筒(4)上,绳索两端头从外壳(1)的孔口中伸出并分别装有弹簧钩(9),主轴(3)的一端装设手柄(10),两绳筒(4)的上方分别装有导向压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载物索具,其特征在于导向压辊是在辊轴(11)外部装设活动辊套(12),辊轴两端固定连接支臂(13),支臂(13)的另一端穿接在同一根螺栓(2)的杆上,两个导向压辊之间的螺栓杆上设有隔套(14),靠近两外侧支臂的螺栓杆上装有弹簧(15),其一端延长弯折压在支臂(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载物索具,其特征在于一根绳索(8)缠绕在两个绳筒(4)上,它是在棘轮(6)和其两侧绳筒翼板底部设水平孔,绳索(8)的一半穿过水平孔并分别缠绕在绳筒(4)上,两个端头从外壳(1)上的孔口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载物索具,其特征在于手柄(10)可以折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物索具,它在外壳内的主轴上装设二个绳筒和一个棘轮、棘爪,棘轮和其两侧的绳筒翼板底部有孔,将绳索的一半穿过孔口并分别缠绕在两个绳筒上,两绳头从外壳的二个孔口中伸出,其端部装有弹簧钩,绳筒上方设有导向压辊,可控制绳索有次序的缠绕,主轴一端伸出外壳并装设可折叠的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自行车、三轮车和其他人力车。
文档编号B62J99/00GK2138081SQ92239810
公开日1993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振毅 申请人:刘振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