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11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主要是针对现有挡泥板是以套合方式与车架固定,将产生挡泥板的摆尾及不当的移位等缺点予以改良,使所设计的本案可确实解决现有技术的各项缺点。
以往自行车的整体结构,是在车架的前后枢设有车轮,并于上方中央安装有供驾驶者乘坐的座垫部及用以控制前轮转向的把手部,在大部份且为平常的车型中,均在车架与车轮间设有挡泥板,以便可将在雨天或经泥泞地时,由车轮所带出飞溅向上的泥水予以有效的阻挡,因此,自行车上设置有挡泥板仍为必备的构件。
而有关挡泥板的设计,如台湾专利第80206301号“可适应多车种使用的挡泥板结构改良”,配合参看图5所示,其挡泥板50的构造,是在板体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长形轨道51,其上可套设有一具有楔合槽61的活动吊耳60,该吊耳60可固定于车架上,且楔合槽61与轨道51间仅以二侧所形成的斜面配合,并且二者间可滑移;又挡泥板50的一端头处设有具有长孔52的导轨53,该导轨53可穿套于一具有夹口561的固定座56,可利用按柄55的长杆贯穿导轨53及固定座56后将二者固定,再利用前述的夹口561套夹于车架70的座杆上,另端则可利用所设的支撑架54与车架间以连接杆予以固定,以使挡泥板50可与自行车的车架结合安装。
但由于上述前案的挡泥板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以下多项缺点1.由于挡泥板的中段部份是利用燕尾槽配合的轨道及楔合槽结构,二者间在自行车骑用时,将因振动而造成套合间位置上的移动,又由于挡泥板端头所固定的固定座是以夹口与车架座杆套合,因此,自行车在行进所产生的振动亦将使该处产生滑移,若夹口因振动朝向该座杆的上方移动,则因挡泥板以连接杆与车架的连接处为支点产生旋转,则挡泥板另端头处即可能触及车轮,而造成行驶上安全的顾虑,甚至可能使驾驶人受到伤害。
2.由于该挡泥板是利用活动吊耳的楔合槽与轨道间及固定座的夹口与车架座杆间套固,因此,在实际使用上挡泥板与车架间仅以二处做固定,将造成自行车行驶时,由于振动而造成挡泥板的左右偏动或俗称的摆尾现象。
3.由于挡泥板制造时,必须在板体上另行设置轨道,将造成制作上的麻烦不便及成本的提高,且由于轨道的位置的固定式,故对于不同型式的车架或车轮将无法完全适用。
4.由于拆卸该挡泥板时,除了必须将活动吊耳与轨道分离及拆下按柄使导轨与固定座分离外,尚必须将挡泥板的支撑架与连接杆分离,在拆卸挡泥板上将造成操作程序上的麻烦不便及浪费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在挡泥板上设有数个长孔,该长孔的一端形成较大圆径的置入孔,而固定座底端相对设有卡柱,其端头为较大直径的扣盘,以使扣盘可由置入孔进入挡泥板再移位后,使柱体位于长孔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卡柱的柱体上形成有缺口槽,以使柱体二侧距离可在受压时缩小,且复位的柱体可抵压于长孔孔缘处,以达到二者的挤压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中固定座上可设有扣勾或突板与车架固定,且端头所设的夹口则夹固于车架的杆体上定位,其特征在于挡泥板上设有数个长孔,且每一长孔的孔端形成有较大直径的置入孔,又固定座与长孔相对处至少设有二卡柱,且卡柱端头则设有外径较大的扣盘,可使卡柱的扣盘由置入孔进入挡泥板并在推移后,使其柱体与长孔卡扣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柱的柱体纵向设有缺口槽,以使其柱体二侧可在受压时具有相当程度的向外推力,而与长孔的孔缘可紧密卡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将具有以下数项优点1.由于固定座是利用柱体上设有缺槽及具有扣盘的卡柱与挡泥板所设具有置入孔的长孔相互卡固,因此,在组装固定上极为方便实用。
2.由于每一固定座至少以二卡柱与长孔配合固定,故车架所固定的固定座与挡泥板间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有二点固定,将使得此一固定处的挡泥板可较为稳固且不致有左右摆动或所谓的摆尾情形。
3.再者,由于挡泥板的板体上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长孔,可依据自行车车型选择其中的二个长孔与固定座的卡柱配合固定使用,故其适用车型的范围较广。
4.由于挡泥板与车架仅利用至少以二卡柱与长孔固定,及以夹口与车架的杆体夹固,故不论在组装或拆卸挡泥板时均极为方便容易且节省工时。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挡泥板的分解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挡泥板的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车架结合的实施例图。
图5为现有台湾专利第80206301号的示意图。
参看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中后挡泥板10在一端设置有一呈L型的扣板11,且其端头设计为具有开口的夹口1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板体的适当处设有数个长孔13,长孔13的一端形成较大孔径的置入孔14,又设有扣勾21的固定座20,在底端成型有二卡柱22,其距离是相对于长孔13的置入孔14之间的距离,前述的卡柱22在端头形成为较大外径的扣盘222,且柱体的纵向处形成有一缺口槽221,以使柱体的二侧形成有相当程度的弹性,而柱体在未受压时的外径略大于长孔13的二侧孔缘的距离。
请配合参看图4所示实际使用安装时,是将固定座20的二个卡柱22以其扣盘222同时插套入后挡泥板10的置入孔14中,再将卡柱22朝向长孔13处推移,此时因其柱体部份的外径略大于长孔13孔缘二侧,如此将使柱体部份藉由缺口槽221的设计在受到孔缘的侧压时可缩短距离,而顺利进入长孔13处,再由于柱体本身的弹性将使其具有相当程度的向外推力,使柱体周缘与长孔13孔缘相互抵挡定位,再藉由前述的扣勾21可将整体的后挡泥板10固定于车架70上。
又本实用新型在实施安装于车架70上时,则可依自行车车型的不同或车轮的造型不同,选择后挡泥板10上各长孔13的位置,而将固定座20的卡柱22插置套入其中的置入孔14及长孔13内定位使用,而端头所设的夹口12则可夹固于车架70的杆体上定位。再配合参看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施于前挡泥板30时,亦在板体上设有多个具有置入孔的长孔31,固定座40是以其所设的突板41与车架固定,其底端亦设有数个卡柱42,利用卡柱42亦穿套于长孔31内卡固定位。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中固定座上可设有扣勾或突板与车架固定,且端头所设的夹口则夹固于车架的杆体上定位,其特征在于挡泥板上设有数个长孔,且每一长孔的孔端形成有较大直径的置入孔,又固定座与长孔相对处至少设有二个卡柱,且卡柱端头则设有外径较大的扣盘,使卡柱的扣盘由置入孔进入挡泥板并在推移后,使其柱体与长孔卡扣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柱的柱体纵向设有缺口槽,以使其柱体二侧在受压时具有相当程度的向外推力,而与长孔的孔缘紧密卡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挡泥板固定装置,其结构是在前、后挡泥板上设有数个固定用的长孔,而固定座的底端则相对设有具有扣盘的卡柱,该卡柱上形成有纵向缺槽,以使卡柱的扣盘由长孔的置入孔穿入,在位移后可使卡柱抵紧于长孔的二侧达到紧固,且由于至少为二处的固定点将可减少挡泥板在行驶中的摆动,及可防止整个挡泥板在车架上的位移。
文档编号B62J15/00GK2167019SQ9321957
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2日
发明者黄礼金 申请人:强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