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11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紧衬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衬套,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的锁紧衬套,其是提供一种强化锁紧衬套肋条强度及增加与前管内壁摩擦力的锁紧衬套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分离的本体及结合体构件,本体设有三个纵槽,各纵槽间留有散发水气的空间,其内缘部底端可结合上述结合体,藉结合体中央的螺孔螺合竖管内的螺杆。
现有的自行车前叉管上端皆套设有竖管以接设上方的把手,竖管底部设有一顶面斜切的锁紧衬套,再自竖管顶部穿设一可螺固锁紧衬套的螺杆,旋动螺杆,即使锁紧衬套的斜面于竖管底面爬升,而略呈偏置状,藉以迫紧于前叉管的内壁。而传统的锁紧衬套多如图5所示,锁紧衬套本体40顶面呈一斜切面,上半部凿空,并于下半部的实心部41中心设一螺孔42,此种锁紧衬套由于下半部设为实心部41,故重量较重亦浪费材料,且当雨水自上方渗进时亦极易形成积水,而导致与螺孔42螺合的螺杆锈蚀。生产者有鉴于传统锁紧衬套浪费材料、容易积水等缺陷,于是进而改良出各式的锁紧衬套,其中如图4所示为在台湾的第80213487号新型专利″乌司的改量结构″,(乌司即是锁紧衬套)其主要是于锁紧衬套本体30内部设置螺管31,而本体30与螺管31之间是藉三片状的连结部32连结,由于连结部32之间为穿孔,故可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同时水份及蒸汽亦可自穿孔释出,其设计似乎已有改进传统锁紧衬套结构的缺陷,实则不然,将其理由分析如后1.因为当锁紧衬套因螺杆的旋动而迫紧时,由于螺杆是直接与螺管31螺合,故螺杆往上提升的力量将自螺管31传至连结部32,使连结部32产生向上的力量,而由于连结部32顶部与本体30内壁的接合部A呈垂直状,故A部将形成应力集中而产生剪切力,有损其强度。
2.由于锁紧衬套本体30的制造方式是将挤压成型的铝型材料向对切后,再由斜面端将中心部份凿空,并在中间的螺管内攻设内螺纹,所有的作业流程皆于同一只锁紧衬套上,当某一程序因设备损坏或其他原因而有所停顿时,将造成后面作业流程无法继续而停顿。
所以台湾专利第80213487号「乌司的改量结构」虽可改良传统锁紧衬套的缺陷,然而其结构设计仍未尽理想,而导致上述的形成剪切力及容易造成流程因某种突发状况而有所耽误的情形发生。
为改善上述现有锁紧衬套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锁紧衬套,其是于锁紧衬套本体周圆设三纵槽,并于各纵槽的内缘部底面设有凸出部,另铆设一结合体于凸出部,结合体的底端并设有凸缘以抵及凸出部底面,故当结合体受到螺杆向上拉持的力量时,设于底部的凸缘将其所受的力分散传至各纵槽侧壁上,而由于纵槽侧壁与本体是上下一体成型,其并不像现有产品有垂直的相接部,所以不会产生应力集中部,无破坏结构强度的疑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的锁紧衬套,主要在顶端设以斜切面,锁紧衬套的底部中心并设有螺孔,其特征在于锁紧衬套周圆设有纵槽,纵槽的内缘部底部设有凸出部;另于凸出部结合一中间具有螺孔的结合体,结合体上方为结合柱,下方则设有凸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的锁紧衬套,其特征在于结合柱中间设略低于表面的螺孔,结合柱顶端未设螺孔则为平直段,结合体与锁紧衬套纵槽的凸出部结合时平直段将凸出于凸出部顶端,再打平铆设。
前述的改良的锁紧衬套,其特征在于各纵槽的内缘间留有空间。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锁紧衬套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提供了几项优点如下1.当结合体20受到螺杆向上拉持的力量时,设于底部的凸缘21将其所受的力分散传至各纵槽11的侧壁13,而由于侧壁13与本体10是一体成型,其上下方并不像现有锁紧衬套有垂直的相接部,故不会产生应力集中部,无破坏结构强度的疑虑。
2.由于本体10及结合体20是分开制作,所以其中之一制造流程有所延误皆不致于影响另一件的制造,等恢复正常作业时即可进行组装程序,使制造流程的安排较易掌握。
3.由于结合体20与本体10分开制造,故当组装前,两者之一有所损坏时只要淘汰其中之一即可,较不会造成成本的浪费,例如结合体20若因攻牙而有所损坏,就不与本体10组装,以免产生无法使用的不良品,尤其是本体成本较高,像现有的产品仅是螺纹制造不良,就需要淘汰整个本体,颇不划算。
4.由于纵槽11的端角对前叉管内壁的摩擦力较大,而能更稳固地迫紧于前叉管内壁。
5.本实用新型各纵槽11间为等距设置且留有空间,使前叉管内的水份及蒸汽可自空槽释出,不致使螺杆锈蚀而影响螺合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4为现有锁紧衬套的外观图。
图5为传统锁紧衬套的平面剖视图。
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锁紧衬套,主要由锁紧衬套本体10及结合体20所组成,其中本体为铝挤压型管体,中央部份凿空并于周圆设有多个纵槽11(图中所示以三个为例),各纵槽11间等距设置,并于各纵槽11的内缘部12底部设有一段向中间凸出的凸出部121,而内缘部12与锁紧衬套周圆之间为纵槽11的侧壁13。
结合体20的上半部为结合柱22,下端设以向外凸出的凸缘21,结合柱22的高度高于本体10的凸出部121顶端,并于结合柱22中间设略低于表面的螺孔23,结合柱22顶端未设螺孔23则为平直段24。
请同时参阅
图1、2、3所示,将已设螺孔23的结合体20自锁紧衬套本体10下方穿入,使结合体22套设于三个凸出部121所围成的空间里,而结合体22底端的凸缘21则抵及凸出部121底面,其平直段24则略高于凸出部121,而后自上方将结合柱22的平直段24打平铆于凸出部121的顶缘,而由于螺孔23是低于结合柱22顶部,预留的平直段24打平后恰贴合在凸出部121顶缘,故铆设时不至伤及螺孔23。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锁紧衬套,主要在顶端设以斜切面,锁紧衬套的底部中心并设有螺孔,其特征在于锁紧衬套周圆设有纵槽,纵槽的内缘部底部设有凸出部;另于凸出部结合一中间具有螺孔的结合体,结合体上方为结合柱,下方则设有凸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锁紧衬套,其特征在于结合柱中间设略低于表面的螺孔,结合柱顶端未设螺孔则为平直段,结合体与锁紧衬套纵槽的凸出部结合时平直段将凸出于凸出部顶端,再打平铆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锁紧衬套,其特征在于各纵槽的内缘间留有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改良的锁紧衬套,主要在顶端设以斜切面,锁紧衬套的底部中心并设有螺孔,其中锁紧衬套周圆设有纵槽,纵槽的内缘部底部设有凸出部;另于凸出部结合一中间具有螺孔的结合体,结合体上方为结合柱,下方则设有凸缘。该结合体顶部结合于上述凸出部,可提供一种强化强度结构,增加摩擦力的锁紧衬套,其结构简单、节省材料,可广泛适用于自行车制造领域。
文档编号B62K21/18GK2170910SQ93219578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2日
发明者陈金培 申请人:金享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