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52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蹬踏的自行车,特别是人力蹬踏的高速自行车。
现有靠人力蹬踏行驶的自行车速度较慢,一般每小时约20公里左右,现有的变速自行车在高速时可达到30公里左右,而采用电或柴油等作动力形式的自行车,速度也仅为30-40公里,且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机动性较差,又耗费能源,污染环境,因此,后者在实际中极少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通过人力蹬踏,不耗费其他动力源,速度高,结构简单,机动性好,无环境污染的高速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现有自行车结构的前轮1、车把2、车梁3、车座9、车闸10、后轮12、飞轮13、脚踏轮14、脚蹬15,其特征是还包括组合轮架4、组合大轮5、组合轮轴6、组合小轮7、组合轮链8、弹簧缓闸11、组合轮链16,其中在车梁3梁体上设置固定有组合轮架4,在组合轮架4上连接固定有横向设置的组合轮轴6,在组合轮轴6的一端连接固定有与轴垂直的组合大轮5,在组合轮轴6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有与轴垂直的组合小轮7,组合大轮5和组合小轮7随组合轮轴6同步转动,在组合大轮5的轮外沿处设置有轮齿,封闭环状的组合轮链8的一端活动套啮在组合大轮5的轮齿处,其另一端与后轮12轮轴处固定的飞轮13的轮齿相活动套啮,而将组合大轮5与飞轮13相互连接传动,封闭环状的组合轮链16的一端活动套啮在脚踏轮14的轮齿处,其另一端活动套啮在组合小轮7外沿上设置的轮齿处,而将组合小轮7与脚踏轮14相互连接传动。
本自行车增设了弹簧缓闸11,分别靠在前轮1和后轮12的钢圈处,刹车时先使用弹簧缓闸11作一缓冲,而后捏住车闸10,以避免惯性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主要有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维护保养比较方便;2、车速较快,每小时可达60公里左右,并与骑行者的体力相适应,具有健身功能;3、本车虽具有较高速度,但不耗费油或电等其他能源,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高速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如本实用新型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结构如上文所述,根据力学原理,轮子实质上是一个可以转动的杠杆,脚踏轮14通过组合轮链16与组合小轮7及组合大轮5相连接,脚踏轮14直接由骑行者脚踏而直接受力,相当于杠杆的着力点,组合小轮7及通过同心轴组合轮轴6与其相连的组合大轮5相当于杠杆的受力点,着力点的重量大于受力点的重量,即着力点的力大于受力点的力,可达到省力的效果,可设计为脚踏轮14为组合大轮5及组合小轮7总重的2-5倍,本车设计为3.5倍。
本实施例的脚踏轮14的直径为20厘米,飞轮13的直径为8厘米,组合大轮5直径为25厘米,组合小轮7直径为6厘米,脚踏轮14的常规转速为0.88转/秒,经计算得知本车时速约65公里/小时。
为减少摩擦损失,本车各轮的轴承均采用滚动轴承。
本车的组合轮架4采用左右竖直设置的左右组合轮架组与车梁焊接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前轮(1)、车把(2)、车梁(3)、车座(9)、车闸(10)、后轮(12)、飞轮(13)、脚踏轮(14)、脚蹬(15)的高速自行车,其特征是还包括组合轮架(4)、组合大轮(5)、组合轮轴(6)、组合小轮(7)、组合轮链(8)、弹簧缓闸(11)、组合轮链(16),其中在车梁(3)梁体上设置固定有组合轮架(4),在组合轮架(4)上连接固定有横向设置的组合轮轴(6),在组合轮轴(6)的一端连接固定有与轴垂直的组合大轮(5),在组合轮轴(6)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有与轴垂直的组合小轮(7),组合大轮(5)和组合小轮(7)随组合轮轴(6)同步转动,在组合大轮(5)的轮外沿处设置有轮齿,封闭环状的组合轮链(8)的一端活动套啮在组合大轮(5)的轮齿处,其另一端与后轮(12)轮轴处固定的飞轮(13)的轮齿相活动套啮,将组合大轮(5)与飞轮(13)相互连接,封闭环状的组合轮链(16)的一端活动套啮在脚踏轮(14)的轮齿处,其另一端活动套啮在组合小轮(7)外沿上设置的轮齿处,将组合小轮(7)与脚踏轮(14)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自行车,其特征是设置有弹簧缓闸(11)分别靠在前轮(1)和后轮(12)的钢圈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自行车,其特征是其脚踏轮(14)为组合大轮(5)及组合小轮(7)总重的2-5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蹬踏的高速自行车。它主要包括现有自行车的前后轮、车把、车梁、车座、飞轮、脚踏轮,在车梁体上设置固定有组合轮架,在组合轮架上固定有组合轮轴,其两端分别设置有组合大轮和组合小轮,再分别通过组合轮链与飞轮和脚踏轮相连。本车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车速高,并与骑行者体力相适应,有健身功能,不耗费其它能源。
文档编号B62M9/00GK2196074SQ9421639
公开日1995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日
发明者覃小群 申请人:覃小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