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22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闪光灯与刹车时快闪灯警示功能的自行车座垫。
一般的自行车,其后方无闪光灯的设置,故于夜晚、雨天或其它视线不佳的状况下,后方来车无法看清骑自行车人,以致发生车祸,酿成惨剧。
有人于自行车后方加装电灯,而因耗电且需手动调整开关,不仅使用不方便且容易出故障,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警示效果。
美国专利第4,093,263号揭示一种安全自行车座垫反光片(Saf-ety Bicycle Seat Reflector),其尝试于自行车后方设置反光片,而反光片毕竟非发光体故效果依然不佳,未能提供良好的警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闪光灯组设置的自行车座垫,该闪光灯组于人乘坐于自行车的座垫上时会自动慢速闪亮,于刹车时可改变为快速闪烁,以达骑乘及刹车时的双重警示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座垫,其包含一保护皮层;一海棉类软体层,位于保护皮层之下,以提供骑乘时的舒适性;一硬体层,位于海棉类软体层之下,为承载受力的基板;一闪光灯组,固定在硬体层的后方外侧处;一控制开关,置于座垫内,当有人乘坐于自行车的座垫上时,因体重下压而导通控制开关使闪光灯组闪亮;一电池供应装置,经该控制开关而电连接于闪光灯组;以及一快闪起动装置,电连接于该闪光灯组,该快闪起动装置于自行车后轮刹车时被导通,而使该闪光灯组改变为快速闪烁,以达刹车警示效果。
该快闪起动装置包含一具有一突起按钮的快闪开关,该快闪开关固定于一第一L型片上,该第一L型片固定于自行车后轮刹车钢线的外套上;以及一位于突起按钮下方的压杆,如长条螺杆,该压杆固定于一第二L型片上,如长条螺杆穿过第二L型片的一第二圆孔,并由一螺帽而固定于该第二L型片上,该第二L型片具有一第一圆孔,可供以一螺丝螺固于一套接在后轮刹车钢线上的中空管柱体上螺孔中,以便该第二L型片固定于自行车后轮刹车钢线上;如此,当自行车后轮刹车时,后轮刹车钢线上升,而后轮刹车钢线外套不动,固此,固定于后轮刹车钢线上的压杆上移,而触压固定于后轮刹车钢线外套上的突起按钮,进而导通该快闪起动装置,使该闪光灯组改变为快速闪烁。
为避免该压杆上移时过度压迫快闪开关,可于长条螺杆型压杆上套设一弹簧,该弹簧位于螺帽与第二L型片的第二圆孔之间,且第二L型片的第二圆孔的孔径大于长条螺杆的直径,而小于弹簧的直径,如此,当骑车人按下后刹车时,后轮刹车钢线便往上升,使第二L型片亦往上移而顶住弹簧,弹簧顶住长条螺杆的螺帽,带动长条螺杆往上移接触到快闪开关的突起按钮,而将突起按钮按下使闪光灯组快速闪烁,快闪开关的按钮被完全按下之后,若后轮刹车钢线依然持续往上升,则带动第二L型片往上升而压迫弹簧,弹簧受压而缩短,具有缓冲作用,如此可避免压杆上移时过度压迫快闪开关。
为利于将该中空管柱体套接于后轮刹车钢线上,可在中空管柱体上设置一弯曲的剖开缺口,以使该中空管柱体由该剖开缺口直接套接于后轮刹车线,弯曲的剖开缺口可避免中空管柱体套接后脱落。
为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以求更佳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垫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自行车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闪起动装置安装于自行车后轮刹车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闪起动装置部分的剖面图。
请参阅
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座垫1包含一保护皮层2;一海棉类软体层3,其位于保护皮层2之下,以提供骑乘时的舒适性,一硬体层4,其位于海棉类软体3之下,为承载受力的基板;一闪光灯组5,其固定在硬体层4的后方外侧处;一电池供应装置6,其置于硬体层4下方的空间内,以供应电源;一控制开关7,其置于座垫1内,当有人乘坐于自行车座垫1上时,控制开关7因受压而导通开关,使闪光灯组5自动发出慢速闪亮;以及一快闪起动装置20,其电连接于该闪光灯组5,其于自行车后轮刹车时被导通,而使该闪光灯组5改变为快速闪烁,以达刹车警示灯效果。
请参阅图2所示,该控制开关7由开关本体8、开关按钮9以及开关按钮衔接板10所构成,由开关按钮衔接板10而增加受力面积,使其更易于受力而导通开关,以增加控制开关7的灵敏度。图中所示的控制开关7为按钮式的弹簧开关,因此,当开关按钮9受压时向下移动而导通开关,未受压时则回复原状而不导通开关。
请参阅图4、5所示,该快闪起动装置20包含一快闪开关21和一压杆26;该快闪开关21以一电线211连接至闪光灯组5,其具有一突起按钮212,该突起按钮212被按下时,使闪光灯组5闪烁速度加快。
该快闪开关21固定于一第一L型片22上,该第一L型片22固定于后轮刹车钢线外套28上;该压杆26位于突起按钮212下方,其穿过一第二L型片24的第二圆孔242,并使压杆26的上端与突起按钮212恰相接触或几乎相接触,该第二L型片24具有一第一圆孔241,可供以一螺丝25穿过第一圆孔241,进而旋入一中空管柱体23的螺孔231,直到顶住刹车钢线281,由于螺丝25的旋入,使得中空管柱体23会紧密锁紧于后轮刹车钢线281上,第二L型片24同时亦固定于中空管柱体23上。
为避免压杆26上移时过度压迫快闪开关21,于压杆26上套设一弹簧27,该压杆26为一长条螺杆,而于其上端螺固一螺帽271,使该弹簧27位于螺帽271与第二L型片24的第二圆孔242之间,且第二L型片24的第二圆孔242的孔径大于长条螺杆的直径,而小于弹簧27的直径,如此,当骑车人按下后刹车时,后轮刹车钢线281便往上升,使第二L型片24亦往上移顶住弹簧27,弹簧27顶住压杆26上的螺帽271,带动杆26往上移接触到快闪开关21的突起按钮212,而将突起按钮212按下使闪光灯组5快速闪烁,快闪开关21的突起按钮212被完全按下之后,若后轮刹车钢线281依然持续往上升,则带动第二L型片24往上升压迫弹簧27,弹簧27受压而缩短,具有缓冲作用。
为利于将中空管柱体23套接于后轮刹车钢线281上,将中空管柱体23设置一弯曲的剖开缺口232,以使该中空管柱体23由该剖开缺口232,直接套接于后轮刹车钢线281。
凡熟悉本技艺人士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修饰,但皆不脱出本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座垫,其包括一保护皮层;一海棉类软体层,位于保护皮层之下;一硬体层,位于海棉类软体层之下,为承载受力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闪光灯组,固定在硬体层的后方外侧处;一控制开关,置于座垫内,并以导线与该闪光灯组相连;一电池供应装置,经该控制开关而电连接于闪光灯组;一快闪起动装置,设置于自行车后轮刹车装置上,并以导线连接于该闪光灯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快闪起动装置包含一具有一突起按钮的快闪开关,该快闪开关固定于一第一L型片,该第一L型片固定于自行车后轮刹车钢线的外套上;以及一位于突起按钮下方的压杆,该压杆固定于一第二L型片上,该第二L型片固定于自行车后轮刹车钢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二L型片具有一第一圆孔,可供以一螺丝螺固于一套接在后轮刹车钢线的中空管柱体上的螺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压杆为一长条螺杆,该长条螺杆穿过第二L型片的一第二圆孔,并由一螺帽而固定于该第二L型片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柱体上具有一弯曲剖开缺口,使该中空管柱体直接套接于后轮刹车钢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该长条螺杆上套设有一弹簧,该弹簧位于螺帽与第二L型片的第二圆孔之间,且第二L型片的第二圆孔的孔径大于长条螺杆的直径,而小于弹簧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座垫,其包括一保护皮层;一海绵类软体层,位于保护皮层之下,提供骑乘的舒适性;一硬体层,位于海绵类软体层之下,为承载受力的基板;一闪光灯组,固定于硬体层的后方外侧处;一控制开关,置于座垫内,当有人乘坐于座垫上时,因体重下压而导通开关使闪光灯组闪亮;一电池供应装置,经该控制开关而电连接于该闪光灯组;以及一快闪起动装置电连接于该闪光灯组,其于自行车后轮刹车时被导通,而使该闪光灯组变为快速闪烁。
文档编号B62J1/00GK2216952SQ94244570
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8日
发明者黄文祯 申请人:黄文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