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87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独有的附件,特别是一种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
为便于携带货物,在自行车上一般都设有前车筐或后车筐,前车筐通常为固定式,后车筐则或为置于衣架上的固定式,或为悬挂在衣架侧面的固定式或折叠式,前车筐和悬挂在衣架侧面的后车筐,不仅不便于自行车存放,而且当载物较重时,行驶不稳,影响行车安全;置于衣架上的固定后车筐,则使衣架不能再作其他用途,致使使用不便;为此中国专利95211760.6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安全的安装在衣架上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然而当有些自行车不带衣架时,则无法使用这种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或需要装上衣架后,再使用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致使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能直接安装在自行车上的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
本实用新型的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扣合件、前支架和两侧支架组成,底板由边框、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前、后侧板的宽度与底板上前、后横杆相对应,并枢装在前、后横杆上;左、右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横杆之间的左、右边长度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边与前、后侧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经扣合件与前、后侧板扣接;前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前方;两侧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侧。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扣合件、前支架和两侧支架组成,底板由边框、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前、后侧板的宽度与底板上前、后横杆相对应,并枢装在前、后横杆上;左、右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横杆之间的左、右边长度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边与前、后侧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经扣合件与前、后侧板扣接;前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前方;两侧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侧。使用时,藉助前支架和两侧支架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安装在自行车上,从而可适用于不带衣架的自行车,适用范围广;转动前、后、左、右侧板,使其竖立,并经扣合件将前、后侧板分别与左、右侧板扣接,便可将货物置于车筐内;当不载货时或载车筐内容纳不下的较大贷物时,将扣合件取下,使左、右侧板与前、后侧板分开并下翻靠在两侧支架外侧,并经扣合件卡在侧支架上,再将前、后侧板依次折叠与底板重叠,便可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普通衣架的功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面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C剖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2中D部局部放大图图7为
图1中E-E剖面图图8为
图1中F-F剖面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底板1、前侧板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扣合件6、前支架7、两侧支架8和工具箱9组成,底板1由边框11、前横杆12和后横杆13组成,在前、后横杆12、13的内侧分别设有ㄇ形横杆14、15,并令前横杆12位于边框11的上方,后横杆13与边框11位于同一平面上,前、后ㄇ形横杆14、15位于边框11的下方;前、后侧板的宽度与底板1上前、后横杆12、13相对应,其上两竖杆顶端和中部依次设有波形钩21、31,其下端设有如图6所示的弯钩22、32,在前、后横杆12、13上设有中部带扣头161的双扭簧16,双扭簧16的两端分别卡在前后侧板2(3)的竖杆上,双扭簧16中部的扣头161扣压在前(后)ㄇ形横杆14(15)下,前、后侧板2、3籍助其上弯钩22、32及双扭簧16分别弹性枢装在前、后横杆12、13上;左、右侧板4、5的底边与底板1的前、后横杆12、13之间的左、右边长度相对应,其竖杆长度与前、后侧板2、3竖杆长度相对应,并在竖杆之间设有倒ㄇ横杆41、51,倒ㄇ形横杆41、51的端头与左、右侧板4、5的竖边衔接,并构成如图4所示的允许前、后侧板2、3顶端波形钩21、31穿过的钩孔42、52,左、右侧板4、5经如图8所示的扣件17枢装在底板1上,底板1前、后、左、右侧板2、3、4、5可以是格栅架,亦可是网板;如
图1、图4、图5所示,扣合件6由弹性索61和设在弹性索61两端和中央的保险扣钩62组成,保险扣钩62的一端为与弹性索61连接的连接环621,其另一端为由导入片622和弹性片623构成的开口624,如图7所示,扣合件5藉助其中央的保险扣钩62安装在左、右侧板4、5上,并如图4所示,藉助其两端的保险扣钩62卡扣在穿过左、右侧板4、5顶端钩孔42、52的前、后侧板2、3顶端波形钩21、31上,将左、右侧板4、5与前、后侧板2、3连接;前支架7呈V字形,其顶端设有安装孔71并以其开口端与底板1的前ㄇ形横杆14固定连接;两侧支架8在纵向平面内呈V字形,其底端设有安装孔81,其开口端经两横杆82衔接,并藉助横杆8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工具箱9由箱体91和抽屉92组成,箱体91呈倒置的簸箕状,其两侧板设有内卡缘911,其前侧面板下部设有缺口912,上部设有锁扣孔913,箱体91藉助前、后ㄇ形横杆14、15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抽屉92的形状与箱体91相对应,其底面板中部上凸使抽屉92下部中央构成凹槽921,其前侧面板上与箱体91的前侧面板上锁扣孔913相对应处设有锁扣922,其后侧面板上设有安装尾灯93的安装孔923,在抽屉92两侧板内侧对称设有卡扣924,抽屉92置于箱体91内并藉助卡缘911与箱体91滑动连接。
使用时,如图9所示,藉助分别与车架和后轴连接的前支架7和两侧支架8,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自车行上,转动前、后、左、右侧板2、3、4、5,使其竖立,并使前、后侧板2、3上的波形钩21、31穿过左、右侧板4、5上的钩孔42、52,将扣合件6的保险扣钩62的导入片522穿过波形钩21、31将前、后侧板2、3与左、右侧板4、5扣接,使可将货物置于筐内,为防止贷物弹出,可将扣合件6两端的保险扣钩62与相对侧的波形钩21、31扣接;拉出工具箱9的抽屉92,将工具置于抽屉92两侧,并藉助钩挂在卡扣924的弹性绳索固定工具,使之在行驶时不致发出响声,将抽屉92推入,并使其上锁扣922穿过箱体91上锁扣孔913,用锁,或锁自行车的链锁住锁扣922。

图10所示,当载较大货物或不载贷时,将扣合件6两端的保险扣钩62拆下,使左、右侧板4、5与前、侧板2、3脱开并下翻靠在两侧支架8外侧,并用扣合件6的保险扣钩62将其卡在侧支架8上,载货时,藉助双扭簧16,使前、后侧板2、3夹住货物;不载货时,将前、后侧板2、3依次折叠与底板1重叠,并令其上波形钩21、31嵌合,以达折叠平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它具有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扣合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前支架和两侧支架;底板由边框、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前、后侧板的宽度与底板上前、后横杆相对应,并枢装在前、后横杆上;左、右侧板的底边与底板的前、后横杆之间的左、右边长度相对应,并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边与前、后侧板的左、右边相对应,并经扣合件与前、后侧板扣接;前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前方;两侧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箱体和置于箱体内与箱体滑动连接的抽屉组成的工具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还设有位于前、后横杆内侧的前、后ㄇ形横杆;在前、后横杆上设有双扭簧;前、后侧板竖边底端设有弯钩,并藉弯钩和双扭簧弹性枢装在前、后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侧板竖杆顶端设有波形钩;左、右侧板的竖边之间设有倒ㄇ形横杆,倒ㄇ形横杆端头与竖边衔接,并构成允许前、后侧板上波形钩穿过的钩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合件由弹性索和设在弹性索中部和两端的保险扣钩组成,保险扣钩的一端与弹性索连接的连接环,其另一端为由导入片和弹性片构成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自行车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箱的箱体呈倒置的簸箕状,其两侧板设有内卡缘,其前侧面板下部设有缺口,上部设有锁扣孔,箱体藉助前、后ㄇ形横杆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抽屉的形状与箱体相对应,其底面板中部上凸使抽屉下部中央构成凹槽,其前侧面板上与箱体的前侧面板上锁扣孔相对应处设有锁扣,其后侧面板上设有安装尾灯的安装孔,在抽屉两侧板内侧对称设有卡扣,抽屉置于箱体内并藉助卡缘与箱体滑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带支架的组合式多功能的自行车车筐。为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能直接安装在自行车上的车筐,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扣合件、前支架和两侧支架组成,底板由边框、前横杆和后横杆组成,前、后侧板枢装在前、后横杆上;左、右侧板枢装在底板的左、右边上,左、右侧板的前、后边,经扣合件与前、后侧板扣接;前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前方;两侧支架呈V字形,并以其开口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右侧。
文档编号B62J7/04GK2241094SQ9521539
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1日
发明者熊金财 申请人:熊金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