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客车及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79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途客车及其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长途客车及其升降装置,涉及长途汽车装置的改进。
自从人类的祖先进化到直立人猿后,由爬行、半爬行发展到直立行走、顶天立地的姿势,将上半身整个重量交付给单一的较脆弱的脊骨来支持。由于长途的压力,使脊椎间的软骨产生磨损,继而发生位移,中枢神经受压,于是发生不断的痛楚。据估计,现在美国就有七千万人患有这种长期脊骨神经的顽疾,若加上其他国家的同类病人在内,其数字恐怕要大得惊人。
很明显,超过十个小时的长途旅行,若不是水平躺着而是呈直角状地坐着,且不说对一个患有腰骨痛的病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即使是对没有患腰骨病的人来说,舟车之苦也是难受之事。加上长途旅行时间大多数是跨越了人们的睡觉时间,应睡的时候不能入睡,只能如

图1所示的睡容,或是两脚朝天,头吊于椅外者;或是头置于前椅靠上,两手交叠被压者……,所有这些违反自然的睡眠姿势,其结果只能换来次日的疲劳。
在美国4582,354号专利上,曾考虑设计提供一种长途汽车,如图2所示,这种长途客车采用了把汽车间隔为三层的卧铺式间隔,可以使乘客旅途舒适,但在当时只考虑到乘卧人员能在旅途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没有考虑到乘客的上下车工具,在上述专利中提出沿长途车的路线建立一些永久式的固定车台,在这些站台上,附置有一些可控制升降的油压泵扶机。由于占地多,投资大,这在当今人口膨胀的时代,人稠地贵,作为政府一般轻易不可能批准,因此,作为长途客车的上落装置也关系到发明能否实施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途客车,既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乘客数量,而且可以使乘客舒适休息,同时在车厢内设有方便乘客沿途上下的升降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由于是用于长途运输的客车,为了能使旅客乘坐卧睡舒服,在车厢内均等间隔成多间长×宽×高不少于2×2.5×3m3的大房间1,在每间房间1内用横隔板5上下等距间为三层长×宽×高不少于1.3×2.5×1m3的铺位2,在没有横隔板5一侧底部的车厢一侧,开有一个不少于高×宽为2×0.7m2的门口3,在与车门口3对应的车厢底部12,是一个比房间1宽度略短的升降装置4。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的结构及使用情况图1是旧式长途客车中乘客的睡眠姿势图;图2是美国4,582,364号专利所述长途客车及到站上下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长途客车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所述车厢内一个大房间的上下分隔示意图;图5是图3的A-A′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长途客车的由油压泵作动力的升降装置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所述长途客车由电动机减速器牵引的升降装置示意图;图8是图7的B-B′示意图。
图中,1.车厢中的一个大房间;2.大房间中三个铺位;3.车门口;4.升降装置;5.横隔板;6.竖隔板;6′.活动竖隔板;7.大房间之间的板壁;8.铰链;9.活动脚踏板;10.踏板;11.上槽铁;12.车厢底板;13.下槽铁;14.X型支架;15.钢轴;16.油压泵柱;17.支柱;18.滚珠轴承轴;19.滑轮;20.带缝隙的钢管;21.钢索;22.车头司机室;23.车尾行李房;24.发动机室;a.X型支架的交点;25.抽风空调装置;26.枕头;27.褥子;28.电动机;29.减速器;30.油压泵扶梯。
如图1所示,旧式的以及现行的一般坐式长途汽车,尽管坐位的设计比以前更舒适,但由于仍是呈直角式的,因此在长途旅行中,只要是横跨人们的睡眠时间,都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各种不雅睡姿,如两脚高抬,头吊于椅外者,头放在前椅桌上,两手叠压者……等等,既睡得不符合自然要求,而且醒后更觉疲倦。若要将从椅平向后放倒,太低时,会影响后面的客车,因此占用位置较多,载客量有限。
如图2所示,笔者为此在美国4,582,364号专利上提出一种长途水平卧铺车,但由于车有三层,为了使旅客上下车方便,需在沿途各站建立永久式的油压泵扶梯30,这样每到一站,乘客可以分别从左、右便梯出入汽车,其中便梯是液压式的,当升至最高时,可使第三层的旅客出入,降至中间位置时,可使第二层旅客出入,待便梯处于最低时,低层旅客可出入。由于这类站台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造价高,在人稠地贵的今天,这种方案难于通过各国政府的批准,并且作为长途客车的上落装置也难于实施。
如图3所示,为了使乘客能在旅行中获得舒适的环境,本发明把用于长途运输的客车车厢(除车头司机室22及车尾发动机房24位置外)部分,均等间隔成多间大房间1,且每间房间1的间隔,应保持在不少于长×宽×高为2×2.5×3m3,在每间房间1内,用横隔板5上下等距间为三层1.3×2.5×1m3的铺位2,在没有横隔板5一侧底部的车厢一侧,开有一个不少于高×宽为2×0.7m2的门口3,在与车门口3对应的车厢底部12,是一个比房间1宽度略短的升降装置4。为了增加旅客位置,在车头司机室22和车尾行李房发机室23的上方,也可用横隔板5多搭一层铺位2。
如图4、图5所示,按现代人的人材,一般睡觉时只占用很小的空间。为了增加客运量,可在前面所说的各层铺位2上,等距支有三块竖隔板6,把各层铺位2均等分为4个小铺。其中,中间的竖板6为支撑板,不但起到小铺与小铺之间的分隔,而且还起支撑各层铺位的作用;而两边的活动竖隔板6′,可以比竖隔板6矮,并且可以活动接插。在各小铺上装有抽风空调装置25,布置有枕头26、褥子27等床上用品。同时,在没有安置横隔板5的大房间1的板壁7上,分别在与中铺和上铺的4个小铺同一水平面的板壁7上用铰链8装有一块活动脚踏板9。
在实际应用中,只有车厢中线上的竖隔板6是固定的,而左右两边的竖隔板6′是可活动拆卸的,这样,当左右相邻的旅客是亲友,则可通知司乘人员拆下该活动竖板6′,使相互位置空间增大,使相邻两客人可以自由谈话。
如图6所示,这是长途客车内一种用油压泵作动力的升降装置的示意图。从图示看到,该升降装置4是由踏板10、X型支架14、油压泵16和上槽铁11、下槽铁13组成,其中,在踏板10下固定对称装有两根上槽铁11,在长途客车车厢的底板12上也与踏板10对应的位置装有两根下槽铁13,两对X型支架14分别置于两对槽铁11、13的槽缝中;在两对X型支架14的交点a之间装有一条钢轴15,油压泵16的支柱17支顶在钢轴15的中间,在两对X型支架14的四端,分别装有一个可在上下槽铁11、13的槽缝中滑行的滚珠轴承轴18。
如图7、图8所示,本发明所说的长途客车的升降装置4,也可以采用在踏板10的四个角端上安置滑轮19,分别用4条钢索21经电动机28减速器29牵引,在滑轮19外各置有一根带隙缝的钢管20作位置限定,电动机28的启动由控制器连接。
由于对于一辆大客车而言,一般均可间隔成3~4间大房间,依上述的间隔办法,小车可间隔成36铺,若是大车则可间隔成48铺,如若再加上在司机室22和车尾行李房23的上面加设上铺,则可乘载客人达40~52人,这比常规的坐位式长途客车载客量大,按照西德最新客运车OH1521型为例,车身长达11173mm,若将驾驶室与后机器房之间间为4间大房,则每房间1为2×2.5×3m3,每道车门口3可为70cm,加上在司机室22上方加4铺,在车尾行李房23上部加4铺,共得客铺为56铺,虽然各铺的空间高度不少于1米,但整车加上轮高也不会超过4.5m。这样,对大多数国家的标准桥洞或涵洞而言,整车高度依然附合各国的基本建筑标准不高于5米,可以顺利通过公路上各种桥底或涵洞。另外,由于作为隔板的材料,还可选择部分隔音板材,这样,即使是有个别儿童哭泣,也不至打扰其他客人的睡眠。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由于车厢内均为上中下三种铺位,当每到一车站时,各大房间1的客人均排在各房间门口3处,顺序上梯走进升降踏板4,待客人入齐后,即可按动升降电钮,控制油压泵上升。这时可规定油压泵只上升40cm,票号是中铺的客人即可坐在自己的铺位2上,把脚抬入自己的小休息间;升降踏板4继续上升1.4米左右,这时上铺的客人即可进入休息室铺位2,待三层客人均入铺位后,升降踏板10降到车厢底部12与下铺平直,这时上中两铺的活动脚踏板9即可由板壁7上拉下,每层的铺位就形成一个长×宽×高不少于2×0.6×1m3的小房间了。由于各个小房间均置有床头灯、抽气孔25,床垫27枕头26等,故客人可以安稳平躺地度过一个长途旅程。当然,有的客人需要坐着看书也没有任何妨碍了。另外,如图7、图8所示,若采用由电动机28减速器29牵引的升降装置4,则当旅客进入踏板后,可在规定时间内由司乘人员控制控制顺操作升降装置,按各层的停留位置及停留时间,让旅客进入各自的小休息间,待客人均坐好躺好后,放下升降装置4,客人再放下活动脚踏板9,开车上路。
待客车到达某地,司乘人员可通过车内话筒,分别通知到站的客人,待汽车停定了,司乘人员打开安全装置,各层的活动脚踏板9即可升起靠到板壁7上,这时司乘人员才启动油压泵或电动机28,升降装置4才可开始动作,把客人送达地面,这样就完成一个旅程。
采用了本发明所说的长途水平卧铺客车的设置,既可以有效地扩展了旅客的乘载量,又可以使旅客在长途旅行中得到舒适有效率的休息,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使乘坐在这种客车的乘客能方便上下汽车。
权利要求
1.一种长途客车,其特征在于在车厢内均等间隔成多间长×宽×高不少于2×2.5×3m3的大房间(1),在每房间1内上下有横隔板(5)等距间为三层长×宽×高不少于1.3×2.5×1m3的铺位(2),在没有横隔板(5)一侧底部的车厢一侧开有一个不小于高×宽为2×0.7m2的门口(3),在与车门口(3)对应的车厢底部(12)是一块比房间宽度略短的升降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长途客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各层铺位(2)上,均等距支有三块竖隔板(6)(6′),把各层铺位(2)均等分为4个小铺,其中中间的竖隔板(6)为支撑板,左右各有一块可拆卸的活动竖隔板(6′)。同时在没有竖隔的一侧,分别在与中铺和上铺的4个小铺同一水平面的板壁(7)上用铰链(8)装有一块活动脚踏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途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升降装置(4)是由踏板(10)、X型支架(14)、油压泵(16)和上下固定槽铁(11)、(13)组成,其中,在踏板(10)下固定对称装有两根上槽铁(11)。在长途客车车厢的底板(12)上也与踏板(10)对应的位置固定装有两根下槽铁(13),两对X型支架(14)分别置于两对槽铁(11)(13)的槽缝中,在两对X型支架(14)的交点a之间装有一条钢轴(15),油压泵(16)的支柱(17)支顶在钢轴(15)的中间,在两对X型支架(14)的四端分别装有一个可在上下槽铁(11)、(13)的槽缝中滑行的滚珠轴承轴(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长途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升降装置(4)也可以采用,在踏板(10)四个角端上安置滑轮(19),分别由4条钢索(21)经电动机(28)减速器(29)牵引,在滑轮(19)外各置一根带隙缝的钢管(20)作位置限定,电动机(28)的启动由控制器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长途客车及其升降装置,以其长×宽×高不少于2×2.5×3m
文档编号B62D31/00GK1185391SQ9611477
公开日1998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6日
发明者林锡恭 申请人:林锡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