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鞍座倾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3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鞍座倾斜器的制作方法
自行车鞍座倾斜器是对公知自行车鞍座架的一种改进,自行车鞍座架是由上、下鞍梁、花夹板、后簧、夹紧垫圈等组成,鞍座架被夹紧螺栓同鞍座夹固定在鞍管上。在正常骑车时,鞍座不能上、下摆动,这时对于无横梁女式自行车的骑车人来说,上车时,臀部需要抬高到与鞍座面等高才能坐在鞍座上,下车时,臀部需要越过鞍座前端才能下车,骑车人重心的挪动距离较大。另外,当骑车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从鞍座前端单、双脚着地时,因臀部向前挪动距离较大不能使脚迅速着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在花夹板与鞍座之间的附加装置,使骑车人上、下车时重心挪动距离减小,提高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鞍座夹(1)与花夹板(9)之间有一铰接件,铰接件的轴与花夹板平面垂直,鞍座夹的后端连接有鞍座支撑架(2)。铰接件由铰接支架(7)、夹紧垫(6)、上螺杆(5)、下螺栓(4)组成。铰接支架呈U型,其开口端和闭合端的两侧边板上各有一对轴孔,花夹板(9)、夹紧垫(6)被穿过铰接支架闭合端轴孔的上螺杆(5)连接在一起,下螺栓(4)穿过铰接支架开口端轴孔和鞍座夹上的紧固孔。
自行车鞍座倾斜器解决了前述自行车鞍座存在的问题,当遇紧急情况或需从鞍座前端下车时,身体稍向前移动,重心越过铰接件转动轴,鞍座向前倾斜,身体重心下降,使骑车人的脚迅速着地,上车时,身体重心向后移动,鞍座恢复到水平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鞍座支撑架和鞍座夹俯视图,其中图的右半部分是沿鞍座夹侧边中线的剖面图。鞍座支撑架(2)和鞍座夹(1)是由一体构成,鞍座支撑架呈三角形,三角形的B、C端呈半园状,并且与后簧下螺钉对应支撑鞍座架,鞍座支撑架的A端可铆接、焊接或用螺栓连接,鞍座夹的内径上有夹套(3),夹套主要是为了保证与鞍管紧密接触,下螺栓(4)将鞍座夹固定在鞍管上。
图2是铰接件的一个实施例。上螺杆(5)的各端外径上有两条轴对称并与螺杆(5)轴线垂直的键槽(8),两端键槽之间的距离大于U字形铰接支架(7)闭合端宽度,夹紧垫(6)采用开口垫并插入键槽(8)中。上、下鞍梁(10、11)夹在花夹板(9)与夹紧垫(6)之间,花夹板能以上螺杆为轴转动,鞍座夹位于铰接支架开口端内侧,下螺栓(4)将铰接支架和鞍座夹固定在鞍管上。
图3是铰接件的另一实施例。铰接支架(7)的开口端位于鞍座夹的内侧,并且以下螺栓(4)为轴转动。上螺杆(5)穿过花夹板(9)、夹紧垫(6)和铰接支架(7)闭合端两侧边板上的轴孔将其固定在一起。
权利要求
1.自行车鞍座倾斜器,其特征在于鞍座夹(1)与花夹板(9)之间有一铰接件,铰接件的轴与花夹板平面垂直,鞍座夹的后端连接有鞍座支撑架(2)。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行车鞍座倾斜器,其特征在于铰接件由铰接支架(7)、夹紧垫(6)、上螺杆(5)、下螺栓(4)组成,铰接支架呈U型。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自行车鞍座倾斜器,其特征在于上螺杆(5)的各端外径上有两条轴对称并与轴线垂直的键槽(8),两端键槽之间的距离大于U字形铰接支架闭合端宽度,夹紧垫(6)插入键槽(8)中,下螺栓(4)将鞍座夹(1)与铰接支架(7)联接,鞍座夹位于铰接支架开口端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自行车鞍座倾斜器,其特征在于铰接支架(7)的开口端被下螺栓(4)联接于鞍座夹(11)的内侧。
专利摘要
自行车鞍座倾斜器是对公知自行车鞍座架的一种改进,其特点是在花夹板与鞍座夹之间安置一铰接件,铰接件的轴与花夹板平面垂直,鞍座夹的后端联接有鞍座支撑架。该自行车鞍座倾斜器解决了骑车人上、下车或从鞍座前端脚着地时,身体重心挪动距离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自行车的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62J1/00GK86208693SQ86208693
公开日1987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6日
发明者高有义 申请人:高有义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