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81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
目前,普通三轮车由于前车架与后车架钢性联接,骑行时,车把呆板,难以掌握控制,在行驶中遇到路面不平和倾斜时,骑行者自身重心将与车体中心面发生偏离,骑行者跟着左右摇摆或倾斜,使骑行者处于紧张状态;在转弯半径小、速度过快、转变过急时,如控制不当,由于其离心力的作用,极易造成翻车事故;再者,通常会骑自行车的人,往往不一定会骑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型新颖、结构合理、易控制、不易翻倒的三轮车,它适用于家庭小型运输、外游、职工上下班及工矿企业做巡检、设备维护之交通运输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一种三轮车,它包括由分体机构、后轮轴机构、张紧轮机构及线刹自锁机构组成,分体机构由前车体平管蕊轴与后车体支架由锁链轴套联接、平管蕊轴上设有限位挡块、后车体支架与平衡臂之间装有平衡弹簧组构成,可以使左右摆动的车体保持平稳和复位,骑行过程中,遇到转弯或路面不平和倾斜时,由于前后车体的相对自由摆动,可利用人体的重心偏移,克服离心力,两后轮总保持与地面接触,使骑行者与所载货物保持平稳,不易翻倒;后轮轴机构由可离支撑联接后车体支架的后轮轴及车轮构成,车轮可配普通自行车车轮或电动轮毂,使之成为电动三轮车;张紧轮机构由张紧轮及紧密啮合的链条与飞轮构成,当链条随前车体左右摆动时,由于张紧轮使链条与飞轮可靠啮靠合,不至于链条脱落和咬死;线刹自锁机构由刹把自锁爪、操纵线及与之相连接的刹体构成,当刹把加力超越自锁点时,使自锁爪自锁,通过操纵线使刹体处于刹紧状态,松开自锁,通过弹簧使自锁爪复位,通过操纵线使刹体处于松开状态,也可使三轮车在停止使用时处于自锁状态安全停放。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易控制、不易翻车,骑行轻松自如,与自行车零件互换性强,在停止使用时可处于自锁状态,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轮轴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张紧轮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刹自锁机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一种三轮车,它包括由分体机构、后轮轴机构、张紧轮机构及线刹自锁机构组成,其主要是分体机构由前车体平管蕊轴(1)与后车体支架(2)通过铰链轴套相联接、平管蕊轴(1)上设有限位挡块(5)、后车体支架(2)与平衡臂(3)之间装有平衡弹簧组构成;后轮轴机构由可分离支撑联接后车体支架(2)的后轮轴(6)及车轮(7)构成;张紧轮机构由张紧轮(8)及紧密啮合的链条(9)与飞轮(10)构成;线刹自锁机构由刹把(11)、自锁爪(12)、操纵线(13)及与之相连接的刹体(14)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车,它由分体机构、后轮轴机构、张紧轮机构及线刹自锁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分体机构由前车体平管蕊轴(1)与后车体支架(2)通过铰链轴套相联接、平管蕊轴(1)上设有限位挡块(5)、后车体支架(2)与平衡臂(3)之向装有平衡弹簧组构成;后轮轴机构由可分离支撑联接后车体支架(2)的后轮轴(6)及车轮(7)构成;张紧轮机构由张紧轮(8)及紧密啮合的链条(9)与飞轮(10)构成;线刹自锁机构由刹把(11)、自锁爪(12)、操纵线(13)及与之相连接的刹体(14)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三轮车,包括由分体机构、后轮轴机构,张紧轮机构及线刹自锁机构组成,分体机构由前车体平管芯轴与后车体支架通过铰链轴套相联接、平管芯轴上设有限位挡块、后车体支架与平衡臂之间装有平衡弹簧组构成,后轮轴机构由可分离支撑联接后车体支架的后轮轴及车轮构成,张紧轮机构由张紧轮及紧密啮合的链条与飞轮构成,线刹自锁机构由刹把、自锁爪、操纵线及相连接的刹体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控制、不易翻车。
文档编号B62K5/00GK2302945SQ9721670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6日
发明者陈春富, 李明才, 杨雷, 黄跃飞 申请人:江苏森威集团飞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