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39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车辆的行走系统,是一种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
目前,履带车辆行驶时,由于支重轮的作用履带对土壤或路面的作用力是动负荷,忽大忽小,其瞬时压力峰值比平均压力大十几倍;由于履带牵引起地角、车的悬挂重心高和弹性行程的作用,造成车辆悬挂重心后移,使着地履带前部负荷小,后部负荷大。如图1,当车辆呈刚性悬挂时,履带牵引力为P,悬挂重心为G,由于履带牵引,重心移动量X=
;车辆若是弹性悬挂,前部支重轮上的弹性行程减少,后部支重轮上弹性行程增加和后部下陷量增加,车体产生倾角Q3;而Q3又使重心后移。车辆稳定性很差,履带上的负荷变化很大。为了提高其稳定性,耒调低履带牵引力。如东方红-70T履带推土机,马力为70,最大牵引力为37.75KN;而东方红-1202T履带推土机,马力为120,最大牵引力为36.66KN,并且在车体前端加配重铁配重,这样,极其严重地破坏了土壤和路面,增大了行驶阻力,降低了附着力,降低了通过性能,降低了有效牵引力和工作效率。
同常,采用加大履带着地面积,降低接地比压,耒减小履带下陷量,提高车的性能的老办法,其效果是很有限的,并且对车辆运行重心的稳定性注意很不够。
由本人1987年申请的“静负荷作用于地面的履带行走机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87211179.2。公开了一种支重轮轮距等于履带板节距,并使每个支重轮上分配的负荷相等的机构。这样车辆在平地匀速行驶时,消除了支重轮运行时对履带下土壤作用力的不稳定性因素,使履带对土壤和路面产生稳定压力和稳定剪切力,对土壤路面形成静力场,车辆的性能有显著提高,但还未能解决由履带牵引引起的车辆重心后移造成履带上负荷的变化。该申请提出驱动轮齿啮合圆下降到履带中心线高度上,实施例中提出整车高度下降75MM,使履带牵引角减小到来4°4′。其中为消除弹簧刚性系数偏差,用调荷导向螺母9进行调整,调整均匀后,用钢丝互相拧死。没有提出调节整车高度的功能,即使整车高度下降75MM,使履带起地角减少到4°4′,也不是稳定重心的最佳值,其更没提到悬挂重心高和车体倾角对悬挂重心移动所起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使其将支重轮对履带下面土壤或路面的作用力由动负荷变成静负荷;消除履带牵引造成悬挂重心移动,引起履带对土壤或路面作用力不稳定,提高履带车辆对土壤或路面作用力的稳定性,提高车辆性能和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设计为支架体6的支撑中心与悬挂重心G相重合,驱动轮轴的中心与悬挂重心G在一个高度上,支重轮轴13通过滑动块14和限位板15限制在支架体6的导向槽5内,只能作上下滑动;将支重轮3通过轴承11,轴承盖12等装在支重轮轴13上;车辆的悬挂重量通过支架体6,螺杆座18,螺杆8,悬挂弹性件9和轴架10平均分配到每个支重轮轴13上,再通过轴承11,支重轮13,履带板16压在地上;向上转动螺杆8,使滑块14与导向槽5的上端接触,车体下降,使驱动轮轴1与支重轮3之间的履带起地角Q1等于零。
由于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所述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做为履带推土机等机械时,使履带起地角等于零;驱动轮轴中心线与车的悬挂重心在一个高度线上,使其夹角等于零;消除支重轮上的弹性行程,使其悬挂重心稳定,耒保持对履带下面土壤或路面作用力的稳定性,耒实现提高车辆性能和工作效率。
图1是现有履带车辆行走机构示意图,如图,当支重轮与驱动轮之间的履带起地角Q1不等于零时,履带牵引力P,可分解为一个水平推力PcosQ1推动车辆向前,另一垂直分力PsinQ1压在驱动轮上,使悬挂重心后移。当履带起地角Q1=0时,水平推力为PcosQ1=P,垂直分力为PsinQ1=0。这样,提高了有效功率,克服了重心后移。当驱动轮轴中心线与悬挂重心不在一高度线上,如图1,驱动轮推动悬挂重心产生翻转力距,重心不稳定;当悬挂重心后移时,则前后各支重轮的弹性行程不同,使车体产生倾斜,其倾斜增加了悬挂重心的移动量,为减少这一移动量,取消支重轮上的弹性行程。这样,消除履带牵引造成的悬挂重心的移动,保持履带对土壤或路面作用力的稳定性,减少履带在土壤上行驶的下陷量或对路面的破坏,减少行驶阻力,提高工作效率当做拖拉机或越野履带车时,为减振提高车速,也可以恢复弹性悬挂,并有适当的履带起地角。
以下结合
具体实施例图1是现有履带车辆行走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结构局部横向剖视图。
如图中所示1-驱动轮,2-驱动轮轴,3-支重轮,4-托带轮,5-支架体导向槽,6-支架体,7-导向轮,8-螺杆,9-悬挂弹性件,10-轴架,11-轴承,12-轴承盖,13-支重轮轴,14-滑块,15-限位板,16-履带板,17-履带销,18-螺杆座。
如图2所示设计时,支架体6的支撑中心与悬挂重心G相重合,驱动轮轴的中心与悬挂重心G在一个高度上。支重轮轴承13通过滑块14和限位板15限制在支架体6的导向槽5内,只能作上下滑动。将支重轮3通过轴承11、轴承盖子12等装在支重轮轴13上。车辆的悬挂重量通过支架体6、螺杆座18、螺杆8、悬挂弹性件9和轴架10平均分配到每个支重轮轴13上,再通过轴承11、支重轮3、履带板16后压在地上。向上转动螺杆8,使滑块14与导向槽5的上端接触,车体下降,使用权驱动轮轴1与支重轮3之间的履带起地角Q1等于零,同时也消除了各支重轮的上行的弹性行程,车体倾角Q3等于零,因设计时,驱动轮轴2的中心与悬挂重心G在一个高度上,所以Q1=0,所以由履带牵引引起的悬挂重心移动量移
,消除了因履带牵引造成的悬挂重心后移,即消除了这一因素造成的覆带上负荷的不稳定。支重轮3分内外两排交错装配,。支重轮距L等于履带板节距L,这样在平地上匀速行驶,支重轮对履带下面土壤或路面的作用力由动负荷变所了静负荷。由动力埸变成了静力埸,大幅度提高了车辆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以上所述履带车辆结构最适合做推土机作业,特别是在软地上作业。但是,若做拖拉机或高速履带车行驶,使Q1保持较小值,使车辆悬挂重心变动量很小,并有较好的减振性,整车性能也很好。了减少车辆振动,可转动每个支重轮3上的螺杆8,恢复弹性悬挂,调成每个支重轮上分配负荷相等,使履带起地角Q1保持较小值,使车辆悬挂重心变动量很小,并有较好的减振性,整车性能也很好。
权利要求1.一种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其支重轮轮距设计为等于履带板节距,使每个支重轮上分配的承载负荷相等,整车高度下降,履带牵引角减少到4°4′,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负荷履带行走机构的支架体(6)的支撑中心与悬挂重心G相重合,驱动轮轴的中心与悬挂重心G在一个高度上,支重轮轴(13)通过滑动块(14)和限位板(15)限制在支架体(6)的导向槽(5)内,只能作上下滑动;将支重轮(3)通过轴承(11),轴承盖(12)等装在支重轮轴(13)上;车辆的悬挂重量通过支架体(6),螺杆座(18),螺杆(8),悬挂弹性件(9)和轴架(10)平均分配到每个支重轮轴(13)上,再通过轴承(11),支重轮(3),履带板(16)压在地上;向上转动螺杆(8),使滑块(14)与导向槽(5)的上端接触,车体下降,使驱动轮轴(1)与支重轮(3)之间的履带起地角Q1于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车辆的行走机构,其车辆的悬挂重心与支撑中心重合;与驱动轮轴中心在一个高度上;转动各支重轮上的螺杆,使驱动轮与支重轮间的履带起地角等于零,并限制支重轮的向上的弹性行程,保持向下弹性行程,消除履带牵引造成悬挂重心后移,保持履带上分配负荷的稳定;每个支重轮上分配负荷相等;履带板节距等于支重轮轮距。使支重轮对履带下地面的作用力由动负荷变成静负荷。以使履带产生其对地面作用力的稳定性,提高行驶性能和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2D55/08GK2357979SQ9920310
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5日
发明者王志义 申请人:王志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