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踏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23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踏板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的踏板架,应用于可介于使用状态及收折状态的可动式车架上,特别是一种可以随着车架移至收折状态的踏板架。
常见婴儿车的种类相当之多,目前大多数的婴儿车都设计成可摺叠式,即在使用时婴儿车为展开的状态,收藏时则可将婴儿车折叠成为收折状态,并且许多有关可折叠式的婴儿车已提出专利申请;另外在婴儿车上通常在二支前支架间会设置一块板体(可参阅美国第5,718,444号专利案的标示21),此板体即作为脚踏板使用,给乘坐在婴儿车上的婴幼儿提供一个置脚的地方。这种脚踏板直接装设在二前支架间,因此在婴儿车摺叠时,并不会影响婴儿车的收折动作,或干涉到车架的其他部份。
另外请参阅附


图1和附图2,图中所为一种已知的婴儿车,这种婴儿车具有一个可介于展开状态及收折状态的可动式车架,车架大致上是由前支架、后支架、扶手架、椅座架、椅背架、前护架、遮阳蓬架以及踏板架所构成,其中的椅背架可以调整角度,以提供不同的倚靠位置,同时踏板架以一关节结构设置在椅座架的前端,使得踏板架也可以调整角度,随着椅背架所提供不同的倚靠位置,踏板架则提供不同的置脚位置,或者是椅背架、椅座架及踏板架约呈水平的状态,而提供一个可以躺卧的空间;当婴儿车要移动至收折状态时,前支架、扶手架、椅座架、椅背架、前护架、遮阳蓬架及踏板架都会向后支架靠拢,其中椅座架是顺时针的方向向后车架移动,此时配置在椅座架前端的踏板架也随着椅座架而顺时针的移动,然而在踏板架的上方具有前护架,因此踏板架在随着椅座架顺时针移动时将会先接触到前护架,因此踏板架将被前护架所干涉,无法靠拢于车架,而使得车架位于收折状态时,踏板架的部份突出于车架外。
当然为了解决前护架与踏板架收折时干涉的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是将踏板架的长度缩至比前护架要短,使得车架在收折过程中,踏板架可以由前护架的内部空间靠拢于车架;然而将踏板架缩短,将使得婴幼儿可以置脚的距离缩短,或使形成的躺卧空间变小,这并非恰当的解决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的踏板架,这种踏板架将随着车架一并的收折,而且在收折的过程中将不会被其他车架所干涉,而可以靠拢于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婴儿车的踏板架,其中的踏板架配置在一调整关节上,调整关节的一端枢设在椅座架上,并藉由一连杆连接前支架及调整关节,当车架在移至收折状态时,踏板架将以椅座架为轴,并随着前支架移动而以逆时针的方向往前支架靠近,使踏板架可以朝着无阻碍的方向向车架靠拢。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特征及功能有更多的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其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常见的婴儿车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常见的婴儿车收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收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3另一收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3的部份放大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图。
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婴儿车踏板架应用在一种折叠式的婴儿车上,此种婴儿车具有一个可介于展开状态及收折状态的可动式车架10,在收折状态,婴儿车不能使用且摺叠成较小的体积以利于收藏,在展开状态,婴儿车可以供婴幼儿搭乘并且可以行进;其中车架10大致上是由前支架101、后支架102、扶手架103、椅座架104、椅背架105、前护架106、遮阳蓬架107、踏板架108、前轮109及后轮110相互枢接构成;其中前支架101及扶手架103配置在主关节20上,在扶手架103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枢接片30,在枢接片30上分别枢接后支架102及遮阳蓬架107;另外在前支架101及后支架102间配置椅座架104,而椅背架105以可活动的方式枢设在椅座架104的适当位置处,并且在椅座架104枢接椅背架104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定位板40,椅背架105可调整角度并固定在定位板40上多个固定位置401上;又,前护架106枢设在前支架101上,其中一次关节70枢接在前护架106及椅座架104间;再者,椅座架104的前端枢接有一调整关节50,而调整关节50的另一端则设置踏板架108,并以一连杆60连接前支架101及调整关节50,其中踏板架108可以藉由调整关节50而配合椅背架105的调整位于不同的位置上,另外在踏板架108上枢接有一踏板80,因此椅座架104、椅背架105及踏板架108可以调整改变彼此间的相对位置而介于一平躺状态及使用状态。
当车架10要由展开状态移至收折状态,遮阳棚架107以枢接片30为轴向以顺时针方向向扶手架103靠近,扶手架103也以枢接片30为轴向以顺时针方向向后支架102靠近,而前支架101则以主关节20为轴向以逆时针方向向后支架102靠近,前护架106以次关节70为轴以逆时针方向向前支架101靠近,前支架101、扶手架103、椅座架104、椅背架105、前护架106及遮阳蓬架107皆向后支架102靠拢,使车架10位于收折状态。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车架10在收折的过程中踏板架108配置在调整关节50上,其中调整关节50由第一关节501及第二关节502所组成,第一关节501及第二关节502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接,,第一关节501及第二关节502并且可以固定在所旋转的角度上;第一关节501与踏板架108连接固定,第二关节502则以可旋转的方式枢设于椅座架104上,而第二关节502以一连杆60牵制于前支架101上,因此当前支架101向着后支架102靠近时,前支架101藉由连杆60拉动调整关节50,而踏板架108即以调整关节50的枢接端为轴,随着前支架101一并的由逆时针的方向向后支架102靠近,而踏板架108的逆时针方向上并无车架10的其他部份,因此踏板架108可顺利的随着前支架101向后支架102靠近,而不会受到干涉;再者由于调整关节50为手动控制角度,因此在踏板架108靠近前支架101后,使用者再转动踏板架108,使踏板架108可以紧靠于前支架101上,使车架10于收折状态时,踏板架108的部份不会突出。
如图7所示,调整关节50是由第一关节501及第二关节502所构成,其中第二关节502包括有枢接部5021及固定部5022,枢接部5021以可旋转之方式枢设于椅座架104上,而固定部5022则固定于前支架101上,同样的,前支架101藉由固定部5022拉动调整关节50,而踏板架108即以调整关节50的枢接端为轴,随着前支架101一并的由逆时针的方向向后支架102靠近。
根据本创作所揭露之婴儿车的踏板架,其中踏板架设置在调整关节上,调整关节的另一端是枢设在椅座架上,并以一连杆连接于调整关节及前支架,在收折的过程中,踏板架藉由调整关节以椅座架为轴,并在前支架向后支架沿逆时针方向靠拢时,一并的拉动踏板架向后支架靠拢,使踏板架朝着无阻碍的方向靠拢于前支架,而使踏板架在收折时不会被车架其他部分所干涉,而靠拢于收折状态的车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踏板架,该踏板架配置在可介于使用状态及收折状态的可动式车架上,该车架枢设有前轮及后轮并至少由前支架、后支架、扶手架、椅座架、椅背架及踏板架所枢接而成,其中该椅座架及该踏板架可以改变相对位置而可介于一平躺状态及一乘坐状态,该车架由使用状态移至收折状态,该椅座架随着该车架而旋转,其特征在于该踏板架以可旋转的方式枢设在该车架上,而该踏板架藉由一连杆衔接于该前支架,并且可随着该前支架而从相反于椅座架旋转方向向该收折状态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踏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架与该踏板架以一调整关节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踏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关节包括有第一关节,该第一关节连接所述踏板架;第二关节,该第二关节与第一关节以可旋转的方式枢设,该第二关节枢设所述椅座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踏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关节包括有第一关节,该第一关节连接所述踏板架;第二关节,该第二关节与第一关节以可旋转的方式枢设,该第二关节具有一枢设部及一固定部,枢设部枢设在所述椅座架上,固定部与所述前支架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踏板架,特别是一种可以随着车架移至收折状态的踏板架。本实用新型踏板架设置在调整关节上,调整关节的另一端枢设在椅座架上,并以一连杆连接于调整关节及前支架,在收折的过程中,踏板架藉由调整关节以椅座架为轴,并在前支架向后支架逆时针方向靠拢时,一并的拉动踏板架向后支架靠拢,使踏板架朝向无阻碍的方向靠拢于前支架,而使踏板架在收折时不会被车架其他部分所干涉,而靠拢于收折状态的车架。
文档编号B62B7/00GK2379369SQ9923671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6日
发明者叶川铭 申请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