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173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转向过程中,有一定的转角要求,转角到极限位置要有限位结构,传统转向机无非金属缓冲挡圈,拉杆内球头与壳体直接接触限位,会产生清脆的金属碰撞音,影响驾乘舒适性。长期使用还会导致两者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包括转向机壳体、齿条和拉杆内球头;所述的转向机壳体内壁沿径向方向凸起形成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左右两侧侧壁形成极限限位位置;所述齿条可左右滑动地套接于转向机壳体内,拉杆内球头固定于齿条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金属挡圈;所述的限位凸台两端沿径向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非金属挡圈固定于第一凹槽内,非金属缓冲挡圈的长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槽体深度。
[0005]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缓冲挡圈包括环状的缓冲圈;所述的缓冲圈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棱;所述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对应凸棱的第二凹槽,非金属缓冲挡圈通过凸棱与第二凹槽的过盈配合连接固定于第一凹槽上。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非金属缓冲挡圈对拉杆内球头实现限位作用,避免了拉杆内球头直接与壳体产生碰撞,减小了碰撞产生的噪音,提升驾乘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非金属缓冲挡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本实用新型非金属缓冲挡圈轴视图;
[0010]其中一转向机壳体;2—齿条;3—拉杆内球头;4一通孔;5—限位凸台;6—非金属缓冲挡圈—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一凸棱;10—缓冲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3,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包括转向机壳体1、齿条2和拉杆内球头3,转向机壳体I为一圈环绕的壳体结构,中间设置有贯通的通孔4,齿条2套接于通孔4内,并于通孔4内沿其轴线左右运动(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的左侧为通孔4的左侧,右侧为通孔的右侧)。齿条2的左右两端固定有拉杆内球头3。
[0012]通孔4内的转向机壳体I内壁上设置有一圈向其轴线凸起的限位凸台5,限位凸台5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形成极限限位位置。当齿条2在通孔4内左右滑动,运动到极限限位位置时,传统方案是,拉杆内球头3与限位凸台5的左右两端接触,产生金属碰撞金属的声音,影响使用。
[00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限位凸台5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主要作用是安装非金属缓冲挡圈6。
[0014]非金属缓冲挡圈6包括环状的缓冲圈10,缓冲圈10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一圈凸棱9,第一凹槽7上靠近其轴线的端面上设置有对应凸棱9的第二凹槽8,通过特殊工具可以将凸棱9按压进入到第二凹槽8中,使两者过盈配合连接。非金属缓冲挡圈6的侧部与第一凹槽7的槽壁连接,非金属缓冲挡圈6通过第一凹槽7与第二凹槽8的共同作用固定于限位凸台5的端部极限限位位置处。
[0015]另外非金属缓冲挡圈6可以设计成包覆整个第一凹槽7端面的形状,这样可以进一步完整保护转向机壳体1.
[0016]当拉杆内球头3运动到极限限位位置时,拉杆内球头3与非金属缓冲挡圈6接触,非金属缓冲挡圈6另一侧与限位凸台5的侧壁连接,起到缓冲作用。实际使用时,非金属缓冲挡圈6可以使用尼龙等具有缓冲效果的材料制作而成。
[0017]为了进一步增强缓冲效果,非金属缓冲挡圈6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7的槽体深度(第一凹槽7的槽体深度指限位凸台5的两侧端部与第一凹槽7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即非金属缓冲挡圈6长于第一凹槽7 —截,这样还可以避免力量过大时,拉杆内球头3与第一凹槽7的侧边产生接触,进一步增强缓冲效果。
[0018]使用时,通过专用工具将非金属缓冲挡圈6压入到第一凹槽7上,穿入齿条2,再将拉杆内球头3固定在齿条2两端,完成安装。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非金属缓冲挡圈对拉杆内球头实现限位作用,避免了拉杆内球头直接与壳体产生碰撞,减小了碰撞产生的噪音,提升驾乘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主权项】
1.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包括转向机壳体⑴、齿条⑵和拉杆内球头(3);所述的转向机壳体(I)内壁沿径向方向凸起形成限位凸台(5),限位凸台(5)的左右两侧侧壁形成极限限位位置;所述齿条(2)可左右滑动地套接于转向机壳体(I)内,拉杆内球头(3)固定于齿条(2)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金属挡圈(6);所述的限位凸台(5)两端沿径向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7);所述的非金属挡圈(6)固定于第一凹槽(7)内,非金属缓冲挡圈(6)的长度大于第一凹槽(7)的槽体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缓冲挡圈(6)包括环状的缓冲圈(10);所述的缓冲圈(10)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棱(9);所述的第一凹槽(7)内设置有对应凸棱(9)的第二凹槽(8),非金属缓冲挡圈(6)通过凸棱(9)与第二凹槽(8)的过盈配合连接固定于第一凹槽(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转向机齿条极限位置限位结构。包括转向机壳体、齿条和拉杆内球头;所述的转向机壳体内壁沿径向方向凸起形成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的左右两侧侧壁形成极限限位位置;所述齿条可左右滑动地套接于转向机壳体内,拉杆内球头固定于齿条的两端,还包括非金属挡圈;所述的限位凸台两端沿径向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非金属挡圈固定于第一凹槽内,非金属缓冲挡圈的长度大于第一凹槽的槽体深度。本实用新型通过非金属缓冲挡圈对拉杆内球头实现限位作用,避免了拉杆内球头直接与壳体产生碰撞,减小了碰撞产生的噪音,提升驾乘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IPC分类】B62D3-12
【公开号】CN204279605
【申请号】CN201420795423
【发明人】邢丽华, 刘琦, 何维, 詹卫炜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