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及其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283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及其叶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进器,特别是一种在空气等流体中获得流体压 差推进力的方法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叶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86107822A公开了一种"压差推进器",它由叶片、 轴和压差盘组成,压差盘套在轴上,并与叶片和轴辉接成一体, 当发动机带动压差推进器工作时,在其叶片、压差盘等的作用下, 把压差推进器所围区域里的空气从侧面排出,或者将空气从压差 推进器的侧面向里压,使压差推进器所围区域内的空气压强值发 生变化,在压差盘的两端面处产生出压强值不同的两个区域,压 差推进器在其轴线方向受到的压强差不等于零,从而获得空气对 它的驱动力。
中国专利200580002739. 5公开了一种"推进器"。其具有在 上面安装至少两个轮毂的主轴,叶片在圆周上均匀固定在每个轮 毂上,每个叶片均具有锐利的前和后边缘,并且沿着叶片的伸展 构造成具有轮毂的最大厚度(0.10-0.25) b,并且沿着叶片的伸 展相对于延伸通过局部弦中间的轴扭转,该推进器通过驱动轴和 齿轮系由马达执行旋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 及其叶片,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
的方法,通过与运动方向有倾斜角度的叶片在流体中运动获得推 进力,其特征是采用由至少两片以上的叶片排列构成叶片组,叶 片组的各个叶片不在同一运动平面上,上层叶片的迎流面与流体 产生相对运动,使上层叶片迎流面的流体经过与下层叶片之间的 间距流过下层叶片的非迎流面,由于上、下层叶片间距中喷流的 流体与叶片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流的流体推顶阻碍其它流体对下
层叶片非迎流面的直接压力,降低了下层叶片非迎流面的压强, 从而增大下层叶片两面的压强差,以此获得推进力。
一种用于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叶片,其特征是由至少两片 以上的叶片按梯步形分层排列构成叶片组,叶片组的各个叶片之 间设有间距,叶片组的各个叶片间设有固定筋板相连接。
本发明所具有的特点是获得的推进力中有一部分推进力是 靠再降低叶片非迎流面的压强来获得,叶片按梯步形分层排列是 使上层叶片迎流面流体压缩后经叶片与叶片的间距喷流经过下 层叶片的非迎流面,增加下层叶片非迎流面流体的流动性,喷流 的流体推顶其它流体来降低下层叶片非迎流面的压强,使下层叶 片两面的压强差增大,获得更大的推进力。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空气的气压或水的压力来获得推动力,可 以作为螺旋桨安装在车辆、船舶、大型雪橇、飞行器等运载工具 上,可以作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或作为旋翼安装在直升飞机上, 也可以作为飞机的机翼,提高其升力。


图l是本发明的叶片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叶片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3是本发明用于螺旋桨推进器的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4是本发明用于螺旋桨推进器的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l-上层叶片;2-下层叶片;3-固定筋板;
4-轮盘;A-叶片迎流面;B-叶片非迎流面;V-叶片在流体中的运
动方向;C-叶轮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通过与运动方 向有倾斜角度的叶片在流体中的运动来获得推进力,具体方法是 釆用由至少两片以上(含两片)的叶片排列构成叶片组,叶片组 的各个叶片不在同一运动平面上,当叶片组按运动方向V运动时, 在倾斜的上层叶片1的迎流面A与流体产生相对运动,使上层叶 片1迎流面A的流体经过与下层叶片2之间的间距喷流过下层叶 片2的非迎流面B,由于上、下层叶片间距中喷流的流体与叶片 的运动方向相反,增加下层叶片2非迎流面B流体的流动性,喷 流的流体推顶阻碍其它流体对下层叶片2非迎流面B的直接压 力,降低了下层叶片2非迎流面B的压强,下层叶片2的迎流面 A已获得流体的压强,从而增大下层叶片2两面的压强差,以此 获得较现有单叶片型式更大的推进力。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为实现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提出的 叶片组的实施例,其主要结构是由至少两片以上(含两片)的叶 片按梯步形分层排列构成。本实施例举出的是采用三片叶片按梯 步形分层排列的组成型式,其中最上层的(也是最前面的)叶片 称之为上层叶片1,它的下面是下层叶片2,以此类推,第二层 叶片又是第三层叶片的上层叶片,由此各个叶片之间均存在上、 下层关系。叶片组的各个叶片间按有间距的梯步形分层排列,并 设有固定筋板3相连接,叶片与叶片之间间距的大小根据设计确 定,通过固定筋板3定位,其间距即为流体通道。两个实施例的 区别在于各个叶片之间排列间距的大小不同,以满足在不同的流 体介质、不同的使用条件和运动状态下的要求。
图1中的P—P剖面和图2中的Pi—P,剖面进一步表示出两个 实施例叶片排列的情况,并且标示出叶片迎流面A、非迎流面B 以及叶片的运动方向V。
图3示出本发明应用于螺旋桨推进器的一个实例。它由轮盘 4以及固定于轮盘4上的叶片组成,由驱动装置通过轮盘轴带动 其运转。在轮盘4上按对称设置安装有两个叶片组,每个叶片组 由三片叶片组成,并设有固定筋板3相连接,叶片与叶片之间间 距通过固定筋板3定位,固定筋板3不仅起到固定同组叶片之间 的间距和斜度的作用,还起到减小叶片的扭摆和振动,有效地防 止叶片运转中由气流引起的颤动的作用。各叶片组在轮盘4上按 一定角度(如8-17度)倾斜设置,按C向进行旋转。
图4示出本发明应用于螺旋桨推进器的实施例之二。它与图 3实施例的区别是在轮盘4的圆周上按对称分布安装有三个叶片 组,每个叶片组由三片叶片组成,各叶片组在轮盘4上按一定角 度倾斜设置,按C向进行旋转。图中P2—P2剖面示出其叶片排列 及固定筋板设置的情况(图3实施例的叶片排列与此相同)。
工作状态下,当推进器按C方向旋转(对应图1、图2中叶 片按V方向运动),上层叶片1迎流面A的流体经过与下层叶片2 之间的间距喷过下层叶片2的非迎流面B,由于上、下层叶片间 距中喷流的流体与叶片的运动方向相反,增加下层叶片2非迎流 面B流体的流动性,因此起到推顶阻碍其它流体对下层叶片2非 迎流面B的直接压力,降低了下层叶片2非迎流面B的压强,下
层叶片2的迎流面A已获得流体的压强,从而增大下层叶片2两 面的压强差,以此获得较大的流体压差推进力。第二层叶片与第 三层叶片之间的运动关系依次类推。
釆用本发明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及其叶片组的应用, 可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相反旋转时将获得方向相反的 推进力。
权利要求
1、一种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通过与运动方向有倾斜角度的叶片在流体中运动获得推进力,其特征是采用由至少两片以上的叶片排列构成叶片组,叶片组的各个叶片不在同一运动平面上,上层叶片的迎流面与流体产生相对运动,使上层叶片迎流面的流体经过与下层叶片之间的间距流过下层叶片的非迎流面,由于上、下层叶片间距中喷流的流体与叶片的运动方向相反,喷流的流体推顶阻碍其它流体对下层叶片非迎流面的直接压力,降低了下层叶片非迎流面的压强,从而增大下层叶片两面的压强差,以此获得推进力。
2、 一种用于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叶片,其特征是由至少 两片以上的叶片按梯步形分层排列构成叶片组,叶片组的各个叶 片之间设有间距。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叶片,其特征是叶片组的各个叶片间设有固定筋板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获得流体压差推进力的方法及其叶片,通过与运动方向有倾斜角度的叶片在流体中运动获得推进力,特征是采用至少两片以上的叶片按梯步形分层排列构成叶片组,叶片组的各个叶片不在同一运动平面上,上层叶片迎流面流体经过与下层叶片的间距喷流过下层叶片的非迎流面,降低下层叶片非迎流面的压强,使叶片两面的压强差增大,获得更大的推进力。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空气的气压或水的压力来获得推动力,应用领域广泛。
文档编号B63H1/26GK101342943SQ20081004581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5日
发明者张鞍平 申请人:张鞍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