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工作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839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生工作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救生工作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当遇到水灾等突发情况时,工作人员需要立刻穿戴专门的水上救生装备或者使用救生圈,耗费一定的穿戴时间。气囊膨胀后带动救生人员漂浮在水面上,但是虽然现有的救生设备比如救生圈使用于人体的腋下,但是与人体表面不够贴合,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稍有不当身体容易往下掉,容易呛水,只能将救生人员的头部彻底浮出水面,故救生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紧张心情,容易有生命危险。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救生设备的穿戴耗费时间、安全系数低易发生危险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工作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救生设备的穿戴耗费时间、安全系数低易发生危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工作服,包括工作服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工作服本体对应人体胸部位置的气囊,所述气囊沿所述工作服本体的周向环绕所述工作服本体设置,所述气囊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气囊的内部充气的充气装置以及用于排出所述气囊内气体的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及设置在所述高压气瓶上的阀体,且所述高压气瓶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气囊的气瓶口,所述阀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气瓶口的膜片、用于刺破所述膜片的撞针、用于顶压所述撞针移动的推力弹簧以及用于阻挡所述撞针移动的锁止组件,所述撞针沿所述阀体的轴向设置,所述推力弹簧位于所述撞针的顶部,所述膜片位于所述撞针的底部,当所述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组件阻挡所述撞针移动,所述推力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并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锁止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组件解除对所述撞针的阻挡作用,所述推力弹簧回复弹性形变并推动所述撞针刺破所述膜片,所述高压气瓶释放气体并对所述气囊充气。

优选地,所述阀体沿径向开设有导向孔,且所述导向孔的底部设有开孔,所述锁止组件为设置在所述开孔内的钢珠以及用于顶压所述钢珠的限位塞,所述限位塞位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限位塞的外侧还设有拉手座、设置在所述拉手座内的拉手以及与所述拉手相连接的绳索,当施加给所述绳索的拉力为零时,所述拉手位于所述限位塞背向所述钢珠的一侧,所述钢珠处于锁止状态;当施加给所述绳索的拉力大于零时,所述拉手移动,所述钢珠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撞针的上端连接有推杆,所述锁止组件为套设在所述推杆外周的回位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推杆上端的水溶片,所述推力弹簧套设在所述推杆的外周,且所述推力弹簧位于所述回位弹簧的上方,所述水溶片固封所述推杆且与所述推杆的上端相配合,所述推杆的外周还设有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所述推力弹簧的上端顶压所述水溶片、下端顶压在所述第一挡件上,所述回位弹簧的上端顶压所述第二挡件、下端固定在所述空腔的底壁上,当所述水溶片未接触水时,所述推力弹簧和所述回位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以使所述推杆固定,此时所述水溶片处于锁止状态;当所述水溶片接触水并融化消失时,所述推力弹簧回复弹性形变并反向推动所述推杆移动、以使所述撞针刺破所述膜片,所述回位弹簧进一步被压缩,此时所述水溶片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设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与所述气囊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吹气管设有端口,所述端口处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端口的塞子。

优选地,所述气囊与所述工作服本体之间可拆卸地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与所述工作服本体之间通过魔术贴或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与所述工作服本体缝制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气囊连接有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哨子。

优选地,所述气囊的材质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救生工作服包括工作服本体以及气囊,气囊连接在工作服对应人体胸部的位置,气囊沿工作服本体的周向环绕工作服本体设置,且气囊上设有用于对气囊内部充气的充气装置以及用于排出气囊内气体的排气阀。如此设置,救生工作服在日常活动中作为工作服穿戴在身上,不影响工作和身体活动,当遇到水灾等突发情况时,直接打开充气装置对气囊进行充气,对应胸部位置的气囊就会鼓起并充当救生圈的作用,无需再穿戴救生设备,节省了穿戴时间,而且气囊固定在工作服本体表面,人体相对气囊固定,不会相对气囊向下滑落,人体肩部及以上部位就会最大限度地露出水面,避免发生呛水,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救生工作服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救生工作服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中:

1、工作服本体;2、气囊;3、高压气瓶;4、阀体;5、膜片;6、撞针;7、推力弹簧;8、滑块;9、钢珠;10、限位塞;11、拉手座;12、拉手;13、绳索;14、回位弹簧;15、水溶片;16、推杆;17、第一挡件;18、第二挡件;19、吹气管;20、塞子;21、哨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工作服,解决现有技术中救生设备的穿戴耗费时间、安全系数低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例中,救生工作服包括工作服本体1以及气囊2,气囊2连接在工作服对应人体胸部的位置,气囊2沿工作服本体1的周向环绕工作服本体1设置。具体地,此处所指的“周向”即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环绕方向,而工作服本体1也分多种,包括前侧未开口的服装比以及前侧开口的服装,前侧未开口的服装如t恤这种,前侧开口的服装比如衬衫或外套,正面设置竖直的拉链或纽扣。如果工作服本体1设置为前侧未开口的服装,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本体1时直接套头穿戴,气囊2直接环绕工作服本体1一圈即可;如果工作服本体1设置为前侧开口的服装,工作人员通过开口来实现穿戴,那气囊2只需设置呈“c”型结构,即无需设置一整圈,对应工作服本体1开口的位置也设置开口,避免影响工作人员穿戴工作服本体1。气囊2上设有充气装置和排气阀,充气装置用于对气囊2的内部充气,排气阀用于排出气囊2内的气体。具体地,未发生突发情况时,工作服本体1正常穿戴在身上,不影响工作和身体活动;当遇到水灾等突发情况时,直接打开充气装置对气囊2进行充气,对应胸部位置的气囊2就会鼓起并充当救生圈的作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的材质为尼龙。

如此设置,无需再穿戴救生设备,节省了穿戴时间,而且气囊固定在工作服本体表面,人体相对气囊固定,不会相对气囊向下滑落,人体肩部及以上部位就会最大限度地露出水面,避免发生呛水,安全系数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瓶3以及阀体4,阀体4设置在高压气瓶3上,高压气瓶3上设有用于连通气囊2的气瓶口,阀体4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膜片5、撞针6、推力弹簧7以及锁止组件,其中,膜片5用于密封气瓶口,撞针6用于刺破膜片5且沿阀体4的轴向设置,膜片5位于撞针6的底部,推力弹簧7位于撞针6的顶部且能够顶压撞针6移动,而锁止组件能够阻挡撞针6移动。当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锁止组件固定在某一位置并阻挡撞针6移动,此时推力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并处于压缩状态,推力弹簧7作用于撞针6使撞针6具备刺破膜片5的趋势,但由于锁止组件的阻碍作用,撞针6未刺破膜片5,气瓶口关闭,气囊2未充气;而当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锁止组件移动,锁止组件对撞针6的阻碍作用解除,此时推力弹簧7失去阻碍作用而直接回复弹性形变,推力弹簧7推动撞针6移动,撞针6直接撞破膜片5,气瓶口打开,高压气瓶3内的高压气体被释放,并通过气瓶口进入气囊2内,气囊2充气。优选地,推力弹簧7与撞针6之间设置滑块8,锁止组件直接接触滑块8并阻碍滑块8移动,进而阻碍撞针6移动。具体地,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还是解锁状态决定了气囊2是否能够充气,而锁止组件的状态可通过手动控制也可自动控制。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通过手动控制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或者解锁状态。具体地,如图3所示,阀体4的上端接口连通气囊2,阀体4的右侧端口连通高压气瓶3,阀体4沿径向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底部设有开孔,开孔连通空腔和导向孔,锁止组件包括钢珠9和限位塞10,其中,钢珠9设置在开孔内,限位塞10设置在导向孔内,且限位塞10用于顶压钢珠9;限位塞10的外侧即背向钢珠9的一侧还设有拉手座11、拉手12以及绳索13,其中,拉手12设置在拉手座11内,绳索13与拉手12相连接,通过外力拉动绳索13能够带动拉手12移动。当未施加外力时,拉手12位于限位塞10背向钢珠9的一侧,此时拉手12作用于限位塞10并使其顶压着钢珠9,钢珠9位于锁止位,钢珠9卡在滑块8背向推力弹簧7的一侧,钢珠9阻碍滑块8以及撞针6移动;当外力作用于绳索13时,绳索13拉动拉手12移动,拉手12离开限位塞10背向钢珠9的一侧,限位塞10失去拉手12的限制作用,同时限位塞10无需继续顶压钢珠9,钢珠9位于解锁位,钢珠9不再阻碍滑块8以及撞针6移动,推力弹簧7失去阻碍作用回复弹性形变,推力弹簧7推动撞针6移动并撞破膜片5,气瓶口打开,气囊2开始进行充气。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通过遇水自动触发的方式控制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或者解锁状态。具体地,如图4所示,撞针6的上端连接有推杆16,推杆16与撞针6共线设置且均沿阀体4的轴向设置,锁止组件包括回位弹簧14以及水溶片15,其中,回位弹簧14和推力弹簧7均套设在推杆16的外周,水溶片15设置在推杆16的上端,推力弹簧7位于回位弹簧14的上方,即回位弹簧14对应推杆16的底部,推力弹簧7对应推杆16的顶部,水溶片15固定在推杆16的上端并与其相配合,推杆16的外周还设有第一挡件17和第二挡件18,推力弹簧7的上端顶压水溶片15、下端顶压在第一挡件17上,而回位弹簧14的上端顶压第二挡件18、下端固定在空腔的底壁上。当水溶片15未接触水处于正常状态时,推力弹簧7和回位弹簧14均处于压缩状态,由于推力弹簧7被压缩时,会有向膜片5方向移动的趋势,推杆16和撞针6同样也有向膜片5方向移动趋势,通过压缩回位弹簧14,回位弹簧14同样会带动推杆16和撞针6有向推力弹簧7方向移动的趋势,二者的趋势方向相反,从而使推杆16和撞针6处于平衡状态,处于一个撞针6未撞破膜片5的位置,但是一旦平衡状态被打破,撞针6就极易撞破膜片5;故当发生水灾时,水溶片15接触水立刻融化消失,推力弹簧7失去水溶片15的抵压作用而回复弹性形变,在回复过程中推力弹簧7也会有向推杆16的方向伸展回复形变的力量,即平衡状态被打破,推杆16会带动撞针6向膜片5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撞针6刺破膜片5,气瓶口打开,气囊2开始进行充气,且该过程中推力弹簧7进一步被压缩,当然,在推力弹簧7稳定下来后,推杆16、撞针6、推力弹簧7以及回位弹簧14会重新处于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气囊2上设有吹气管19,吹气管19与气囊2的内部相连通,且吹气管19设有端口,端口处设有用于封堵端口的塞子2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吹气管19上设有单向阀,只能通过端口对吹气管19吹气进入气囊2内,气囊2内的气体不会反向溢出。

如此设置,在充气装置对气囊2进行彻底充气后,若气囊2仍然膨胀不足,可打开塞子20,通过吹气管19对气囊2进行进一步补充充气。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囊2与工作服本体1之间可拆卸地相连接。可选地,气囊2与工作服本体1之间通过魔术贴或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气囊2的外表面连接有魔术子贴,工作服本体1的表面连接有魔术母贴,所述魔术子贴与所述魔术母贴能够相互粘结在一起。当然,气囊2与工作服本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不仅限于此,还可采用其它形式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如此设置,当工作服本体1需要清洗时,可将气囊2从工作服本体1上拆卸下来,便于清洗工作服本体1。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气囊2与工作服本体1缝制为一体结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囊2还连接有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哨子21。具体地,哨子21与气囊2之间设有连接线,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哨子21、另一端连接气囊2的外表面,通过连接线使哨子21悬挂在工作服本体1表面。这样一来,当真正遇到突发情况时,使用者可通过吹动哨子21来发出求救信号,以便尽快获取救援。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的外表面设有夜间反光贴。这样一来,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便于其它人员能及时发现使用者,使其尽快获取救援。

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救生工作服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救生工作服包括作服本体以及气囊2,气囊2的材质为尼龙,气囊2连接在工作服对应人体胸部的位置,气囊2沿工作服本体1的周向环绕工作服本体1设置,且气囊2上设有用于对气囊2充气的充气装置和用于排出气囊2内气体的排气阀,其中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瓶3以及阀体4,阀体4设置在高压气瓶3上,高压气瓶3上设有用于连通气囊2的气瓶口,阀体4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用于密封气瓶口的膜片5、用于刺破膜片5的撞针6、位于撞针6顶部的推力弹簧7以及锁止组件,推力弹簧7顶压撞针6移动,锁止组件能够阻挡撞针6移动,当锁止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锁止组件阻挡撞针6移动,推力弹簧7发生弹性形变并处于压缩状态;当锁止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组件解除对撞针6的阻挡作用,推力弹簧7回复弹性形变并推动撞针6刺破膜片5,高压气瓶3释放气体并对气囊2充气。气囊2上设有吹气管19,吹气管19与气囊2的内部相连通,且吹气管19设有端口,端口处设有用于封堵端口的塞子20;气囊2还连接有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哨子21,气囊2与工作服本体1之间通过魔术贴或拉链实现可拆卸连接,气囊2与工作服本体1之间也可缝制为一体结构。

如此设置,无需再穿戴救生设备,节省了穿戴时间,而且人体肩部及以上部位就会最大限度地露出水面,避免发生呛水,安全系数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