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船舶事故的发生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2407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0017]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船舶最大允许航速设定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0018]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船舶最大允许航速设定装置的GPS定位器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船舶最大允许航速设定装置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0]船舶在水面上的行驶过程中,当前位置的空气能见度、当前位置所处水道的狭窄程度和当前水域的船舶交通密度是影响船舶安全行驶速度的三个重要因素。例如在能见度不良时(比如雾航),船舶避碰规则里要求使用“安全航速”;在经过狭水道时,比如运河、海峡等航道较窄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船多航道窄,易发生危险,所以航行手册和水上交管部门也会要求采用适当的速度;另外,在港口里,一方面因为港口里船多,另一方面,船舶高速航行时会激起很大的浪,对于靠泊在岸边的船,特别是小船,会导致船体和岸线碰撞引起“浪损”,对于其他航行的小船可能因为浪大而导致翻船事故,所以港口对于在港区内航行的船舶速度也有限制。
[0021]为了避免船舶在水面上发生事故,当前船舶的安全行驶策略是,根据当前行驶位置中影响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设置当前行驶位置的最大允许航行速度,在超过该最大允许航行速度时,进行航速报警,当小于该最大允许航行速度时,不进行任何报警操作。这种安全行驶策略简单、经济且有一定的警示效果,但是对于复杂的水面情况,由于影响要素偏多,这种安全行驶策略不够全面,最大允许航行速度的计算精度不高,报警效果较差,在只考虑一个因素的情况下,往往忽略了其他因素,影响安全行驶的危机仍无法消除,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船舶事故的发生,而船舶一发生事故,修理难度和造价都很高,给船舶的运营商带来不菲的经济损失。
[0022]本发明提出的船舶最大允许航速设定装置,能够实时获取影响水面行驶速度的三个主要数据,即能见度、当前位置所处水道的狭窄程度和当前水域的船舶交通密度,根据这些实时获得数据和科学设定的权重因子,及时确定当前位置的最大允许航速,全面保障船舶的安全行驶。
[0023]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船舶最大允许航速设定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设定装置包括GPS定位器1、无线通信接口 2、散射式能见度观测仪3、权重输入设备4、控制设备5、船速测量设备6、显示设备7、存储设备8和语音播放设备9,控制设备5分别与GPS定位器1、无线通信接口 2、散射式能见度观测仪3、权重输入设备4、船速测量设备6、显示设备7、存储设备8和语音播放设备9连接,GPS定位器I与无线通信接口 2连接。所述设定装置的更具体的结构如下所述。
[0024]如图2所示,GPS定位器I包括内置的用户设定单元11和GPS定位单元12,所述用户设定单元11用于接收用户的设定操作,所述GPS定位单元12用于根据用户的设定操作,给出船舶的当前位置和当前航线,并给出船舶的当前航线所在水道的水道宽窄值。
[0025]无线通信接口 2,连接所述GPS定位器I以接收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当前航线,将所述当前位置和所述当前航线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发送到船舶管理中心,并从船舶管理中心接收当前航线的航线交通密度。
[0026]散射式能见度观测仪3,包括支架、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支架固定在船舶船体顶部上,所述发射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CPU和通信接口,所述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相对放置,所述发射单元采用GaAs红外LED作为光源发射散射光,所述接收单元采用PIN型光敏管接收散射光,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发射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所述微CPU根据发射散射光的光强和接收散射光的光强计算能见度,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微CPU以输出船舶当前位置的能见度。
[0027]权重输入设备4,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分别对进行船舶速度控制的水道宽窄值、能见度和航线交通密度设定第一权重因子、第二权重因子和第三权重因子,所述权重输入设备4可选为键盘或触摸屏。
[0028]船速测量设备6,用于实时测量并输出船舶的当前行驶速度。
[0029]控制设备5,分别与所述GPS定位器1、所述无线通信接口 2和所述散射式能见度观测仪3连接以接收所述水道宽窄值、所述能见度和所述航线交通密度,连接所述权重输入设备4以接收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第二权重因子和所述第三权重因子,基于所述水道宽窄值、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能见度、所述第二权重因子、所述航线交通密度和所述第三权重因子计算船舶当前位置的最大允许航速,与所述船速测量设备6连接以接收所述当前行驶速度,并在所述当前行驶速度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允许航速时,发出航速超限信号,在所述当前行驶速度小于所述最大允许航速时,发出航速正常信号,控制设备5可通过RS232串行总线与所述无线通信接口 2连接。
[0030]显示设备7,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航速超限信号时,以高亮度显示所述当前行驶速度,在接收到所述航速正常信号时,以低亮度显示所述当前行驶速度。
[0031]存储设备8,用于实时存储所述水道宽窄值、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能见度、所述第二权重因子、所述航线交通密度、所述第三权重因子和所述船舶当前位置的最大允许航速。
[0032]语音播放设备9,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航速超限信号时,播放语音报警文件,语音播放设备9可选为扬声器或其他播放器件。
[0033]其中,所述航线交通密度为航线上每海里的船舶数量,在所述控制设备5基于所述水道宽窄值、所述第一权重因子、所述能见度、所述第二权重因子、所述航线交通密度和所述第三权重因子计算船舶当前位置的最大允许航速时,在所述能见度的使用上,是根据所述能见度所处于的能见度等级范围进行船舶当前位置的最大允许航速的计算,所述能见度等级范围包括不足100米、100米到I公里、I公里到2公里、2公里到5公里、5公里到100公里和100公里以上多个能见度等级范围;所述GPS定位器1、所述无线通信接口 2和所述散射式能见度观测仪3都位于船舶的船体前端,所述权重输入设备4、所述船速测量设备6、所述控制设备5和所述显示设备7、所述存储设备8和所述语音播放设备9位于船舶控制舱的仪表盘内;所述无线通信接口 2在接收到所述航速超限信号时,将船舶的当前位置和船舶当前位置的最大允许航速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发送到船舶管理中心。
[0034]另外,为了对航道的交通情况进行数值化的描述,人们引用了船舶交通密度这一参数。所谓船舶交通密度,指的是在一定的航行水域内的船只数量,一般以每海里船只数量作为衡量标准。例如,在某些国家的主管机关规定,前后两船间距I海里(或间隔6分钟),即船舶交通密度最佳为2至3艘船(每海里)。
[0035]另外,GPS是英文Global Posit1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搜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宄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