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式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967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碟式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宇宙能量(光能、电磁波)转化成电能驱动的碟式飞行器,也 可以碟载其它的发电设备作为辅助能量的来源。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的飞行器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其设计都不是最符合空气动力学 的,因为飞行速度越快空气对它们产生的阻力也就越大,噪音也很大,而且极易被雷达发 现,还受到能量和星体引力影响,不能做太长距离或星际航行,并且都是一次性把能量消耗 掉,没有间接被储存再次转化被利用,所搭载的人和物品的质量并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 起来,在变速加速度时、变速减速度时或失重环境下对飞行员身体影响非常大,同时又不具 备在水面航行和在水里潜行,对起飞和降落等条件要求都很高,在飞行时还怕撞到异物,飞 行器从外太空进入大气层时又会直接与空气产生剧烈的摩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性能不够 安全稳定,并且它们都使用蛮力,没有更好地利用惯性和借用大自然的能量而使用巧劲。

发明内容
遨游太空一直是我的梦想,也许是精诚所至吧,让我在无字天书太极八卦图和佛 教的佛像中悟道飞碟原理,它不象飞机、火箭等飞行器使用蛮力,它很象中国的太极拳至高 境界,阴阳互补,刚柔并济,使用巧劲,借力打力,达到四两搏千斤的目的,它可以以自身轴 心旋转、定向、加速、悬浮、制动,它的工作系统主要由能量保障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 生命维持保障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本发名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能量保障系统采用了特殊的材 料(半导体光电转化材料)可以把光能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利 用“人造黑洞”(由半导体材料构成)吸收宇宙中的电磁波产生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设备 在太空产生的电能可以利用红外线激光技术传输给飞碟,并且飞碟转化接收的电能又被飞 碟的动力系统间接地转化成机械惯性动能的方式储存起来,根据飞碟对能量的需求可以随 时再把机械惯性动能转化成电能,机械动能储存将是飞碟的主要能量储存,而其它方式能 量储存将是辅助部分,也可以碟载其它的发电设备作为辅助能量的来源。(2)动力系统主 要由磁悬浮轮环、飞碟中心轴、转乘舱道、飞碟座舱、透明真空罩、空气压缩机、万向施力器 等部件构成,利用了磁悬浮、直线电动机等技术让三个磁悬浮轮环以飞碟的中心轴为轴心 快速地旋转,但旋转的方向一个按顺时针、另两个按逆时针,能够自动抵消彼此旋转时所 产生的反扭矩,让中心轴自动保持不旋转状态,在磁悬浮轮环和飞碟的中心轴上安装了直 线电动机的初子和直线电动机的次子,其中一个磁悬浮轮环体与飞碟的特制外罩(1、有防 护功能2、可以把光能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高效地转化成电能,3、可以透过飞碟座舱 的玻璃、透明真空罩和特制外罩清楚地看到飞碟外面部分空间的境况)连接为一体可以共 同旋转,另两个磁悬浮轮环可以自动控制飞碟的座舱是否旋转,飞碟的座舱组装在飞碟中 心轴的中部上方由转乘舱道负责转乘的内外三部分构成,最里边部分固定在飞碟中心轴的
5圆心位置处,外面两部分座舱可以共同旋转或部分旋转,其中一部分根据需求它的旋转速 度可以利用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等技术自动调控,转子电动机的定子安装在了透明真空 罩顶部中心处,而转子安装在飞碟座舱内旋转部分顶部中心处,飞碟座舱旋转时会把部分 重力分化成离心力,能够使飞碟上升克服重力更加轻松,座舱旋转所产生的模拟微重力或 重力环境对飞行员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飞碟在变速加速度时或变速减速度时飞行员就不 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了,在飞碟的中心轴内磁悬浮轮环附近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的电磁力振击 器(具有导向作用),每一个短暂瞬间通电都会对磁悬浮轮环产生斥力或吸力,从而改变 旋转中飞碟边缘某一点受力不平衡使飞碟产生移位,达到协助控制飞碟飞行轨迹的目的, 为了满足飞碟动力系统的需求虽然磁悬浮轮环消耗了一些电能,但由它们带动的飞碟特制 外罩和飞碟座舱在快速旋转时也储存了大量的惯性动能,可以根据能量保障系统的需求随 时把部分惯性动能经由发电机转化成电能,为了减少惯性动能的损失在飞碟座舱与中心轴 之间采用了无接触的磁悬浮技术,并且用透明的真空罩与飞碟中心轴密封在一起,抽掉其 间的空气产生真空效果,飞碟座舱运转的空间也就没有了空气阻力,使储存的机械惯性动 能损失达到了极少,在没有摩擦阻力的环境下它们也是一套兼具能量储存与转换的理想设 备,飞碟座舱内所塔载的人和物品增加了座舱总体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旋转时惯性动能的 储存量,在飞碟中心轴的圆心位置的座舱上安装了一个可以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能够 辅助动力系统改变飞碟飞行方向,它的定子安装在磁悬浮的飞碟座舱内旋转部分底部中心 处,转子安装在飞碟中心轴圆心处固定的座舱顶部中心处,固定不旋转的座舱是飞行员进 入飞碟的第一道门户,旋转的座舱数量可以根据飞碟的需求增多或减少;所谓万向施力器 就是可以向任意方向施加一个惯性推力,它主要由万向支架罗盘、惯性轮环、滑行旋转轴、 电磁力振击器等部件构成,万向支架罗盘利用磁悬浮等技术安装在飞碟的中心轴上,有八 套万向施力器模拟太极八卦的方位均勻分布在飞碟座舱的周围,万向支架罗盘旋转轴的中 心轴线与飞碟底部水平面平行可以360°自动旋转调控施力方向,在万向支架罗盘的中部 有一个圆形磁槽,滑行旋转轴可以在磁槽中自动滑行,惯性轮环利用磁悬浮等技术安装在 滑行旋转轴上可以高速旋转产生巨大惯性,滑行旋转轴在磁槽内滑行部分呈弧形防止轴 体产生旋转,电磁力振击器安装在圆形磁槽的圆心位置,当电磁力振击器吸附住高速旋转 的惯性轮环时,惯性轮环就会共同带动滑行旋转轴以振击点位做偏心轴运动,旋转到要施 力的方向就自动切断电磁力振击器的电流,当电磁力振击器在工作瞬间惯性轮坏的驱动电 流应该同步间歇切断,根据偏心轴运动规律惯性轮环的惯性会经过万向支架罗盘向预定方 向产生巨大的推力,电磁力振击器应该在滑行旋转轴自动旋转到离施力方向约相差90°角 时吸附住高速旋转的惯性轮环,因为过早的吸附住惯性轮环一是浪费能量、二是大范围做 偏心轴运动会产生剧烈震动,而且各个惯性轮环的转向、转速和在圆形磁槽内滑行速度等 根据动力系统的需求可以相互协调运转,由于万向施力器可以向任意方向施加惯性推力, 所以它们既可以控制飞碟姿态,又可以发挥反重力作用,也可以共同为飞碟实施加速度或 减速度,由于采用的是动能直接转化势能所以速度更快也更加节能,每套万向施力器可以 由多个万向支架罗盘、惯性轮环、滑行旋转轴等部件并排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其中一个万 向支架罗盘的旋转轴,它们的惯性轮环就可以交替往返工作了,万向施力器所工作的地方 也是密封的模拟真空环境,也可以把大功率的惯性施力器安装在固定不旋转的飞碟座舱 内;飞碟的特制外罩上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的进气孔,在飞碟的特制外罩与磁悬浮轮环之间还设计了多个自动控制的进气通道,根据飞碟飞行时空气动力的需求可以自动打开或关 闭,在进气通道上段内部各安装了一个由无轴承电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而且它们通道底 端都是相通地,安装在了飞碟的中心轴上与外圈的磁悬浮轮环所处的轴槽组合在一起,在 大气层内时空气由飞碟的上方进气孔经进气通道进入空气压缩机加压后,再与电热设备高 温加热膨胀后随旋转的磁悬浮轮环体下面整个边缘极速旋转排出,以及与飞碟附近的冷空 气交融,在飞碟下方形成模拟的龙卷风气漩来共同操控飞碟本身飞行的高度、速度、轨迹, 大自然的能量是无穷地,飞碟利用一小部分能量牵引产生很大的能量(模拟的龙卷风气 漩),飞碟旋转的外罩和旋转的气漩使飞碟行进时空气的阻力特别微小,飞碟从外太空进入 大气层时旋转的气漩对飞碟还可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干扰雷达的反射波使飞碟不易被发 现到,还可以轻易弹开或改变接近飞碟异物的轨迹,在即将离开大气层进入太空时可以使 用特制的喷束器(能够使电能产生喷束效果或喷束其它的液态气体)和万向施力器的反重 力功能助飞碟摆脱星体引力,在太空空间飞碟的运动姿态、速度、轨迹由万向施力器等部件 协调控制,为了消除宇航员对失重环境的不适,可以让宇航员乘坐的座舱旋转产生离心力, 力量的大小与地球的引力相近,飞碟座舱的侧壁就相当于地球的表面,利用丰富的宇宙能 量飞碟完全可以实现星际航行的目标,当飞碟在水中航行或水里潜行时操控方式与在空气 中相似,只是飞碟的空气通路设计变成水来出入,而入水深度、速度和出水速度主要受空 气压缩机正反转操控,水中航行或潜行的速度、轨迹与空气中操控相同。(3)控制系统飞 碟的操控系统由“智能电脑”控制,利用超导电子、机械自动化数控等技术模拟太极八卦图 布置,改变八卦方位等部分变化就可以达到控制飞碟各个系统功能的目的,此时的飞碟就 是一个能够在空中旋转的陀螺,只是我们坐在模拟的微重力或重力环境下的飞碟座舱内部 控制其运动轨迹罢了,飞碟在起飞时尽量让飞碟旋转部件分化重力产生离心力,协助空气 压缩机、万向施力器等快速提高飞碟升力;前进时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应该先自动 调控到使飞碟中心轴保持不旋转状态,向哪个方向前进就可以利用平行前进方向线的飞碟 中心轴直径上的电磁力振击器间歇振击旋转的磁悬浮轮环使飞碟向预定方向产生位移,与 万向施力器等共同为飞碟前进提供惯性动能,前进时飞碟的仰角和俯冲角度由前端的万向 施力器等调控;改变方向时可以通过改变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强弱和驱动安装在飞 碟中心轴圆心位置座舱上的转子电动机正反转来协调控制;飞碟要由急速飞行状态瞬间变 成悬停状态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强弱和驱动飞碟中心轴圆心位置 座舱上的转子电动机的旋转来完成,让飞碟的中心轴快速旋转,把万向施力器等产生的直 线惯性力瞬间分化为定轴旋转的离心力,飞碟中心轴由旋转状态回复静止时可以让它带动 发电机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再把产生的电能输送给磁悬浮轮环转化成机械动能储存起来; 飞碟飞行时动力系统各部分相互协调还可以做到摆动飞行轨迹、S形飞行轨迹、螺旋飞行轨 迹等;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协助观察反馈飞碟外面立体空间的境况;为了防止带磁性的部件 运转时影响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可以利用超导体技术进行封磁处理;飞碟的某些部件运转 的速度极快,而对电流切换的速度要求又很高,这时就需要灵敏度极高的超导电子开关完 成“智能电脑”的操控指令。 飞碟的原理就是借鉴太极拳的至高理念(借力打力、与周围环境、事物等融为一 体)和陀螺的特性(1、定轴性可以按自身轴线旋转,速度越快越稳定不易倾斜摇晃2、进 动性可以按一个轴实施公转运动3、旋转时能够分化重力产生离心力使重力减少飞行器上升更加轻松,能够模拟产生微重力或重力环境4、产生移位旋转中的陀螺体当边缘某一 点受力不平衡时就会产生移位,有些受力点也可以作为临时偏心轴位置,利用偏心轴运动 控制惯性力施力方向)及把宇宙能量转化成电能,再把电能转化为机械惯性动能加以储存 和利用,再利用偏心轴运动(电磁力振击器的作用)瞬间把巨大的惯性动能转化为势能,所 以飞碟在加速度时能够极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碟式飞行器的侧视图,图2是碟式飞行器的俯视图。图中(1)飞碟的特制外罩(2)飞碟的座舱(3)飞碟的中心轴⑷万向施力器(5) 磁悬浮轮环(6)自动控制进气通道(7)空气压缩机⑶自动控制进气孔(9)飞碟的特制喷 束器(10)电磁力振击器(11)万向支架罗盘(12)滑行旋转轴(13)圆形磁槽(14)惯性轮 环(15)伸缩型电子观测器(16)磁悬浮轮环位置(17)八个万向施力器位置(18)飞碟座舱 位置(19)可以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20)透明真空罩(21)转乘舱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飞碟的特制外罩⑴与磁悬浮轮环(5)连接为一体可以共同旋转,飞碟 的座舱(2)旋转部分与磁悬浮轮环(5)利用自动控制技术组装在一起安装在飞碟的中心轴 (3)的中部内根据需求可以共同旋转或部分旋转、飞碟的座舱(2)不旋转部分固定在飞碟 中心轴(3)的圆心位置,飞碟的特制喷束器(9)组装在飞碟的中心轴(3)的中部下面,空气 压缩机(7)利用无轴承电机驱动组装在自动控制进气通道(6)的上段内部,惯性轮环(14) 组装在滑行旋转轴(12)的上面旋转时会产生巨大的惯性,电磁力振击器(10)组装在圆形 磁槽(13)的圆心位置和飞碟的中心轴(3)的内部磁悬浮轮环(5)的附近,伸缩型电子观测 器(15)安装在飞碟的中心轴(3)的下面,滑行旋转轴(12)与万向支架罗盘(11)中部的圆 形磁槽(13)组装在一起,自动控制进气孔(8)组装在飞碟的特制外罩(1)的上面,自动控 制进气通道(6)安装在飞碟的中心轴(3)的内部外圈的磁悬浮轮环(5)所处的轴槽组合在 一起,万向施力器⑷的万向支架罗盘(11)组装在飞碟中心轴⑶的内部在飞碟座舱⑵ 的周围,可以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19)的转子一个固定在飞碟中心轴(3)的圆心处固定 座舱(2)顶部中心处、另一个安装在飞碟座舱(2)内旋转部分顶部中心处、而它的定子一个 安装在飞碟座舱(2)内旋转部分的底部中心处、另一个定子安装在透明真空罩(20)顶部中 心处,在飞碟的特制外罩⑴和飞碟的座舱⑵之间有一个透明的真空罩(20)与飞碟的中 心轴(3)密封在一起抽出其间空气可以产生真空的效果,转乘舱道(21)在相邻的飞碟座舱 (2)之间是进入相邻座舱的中转通道,它可以与相邻的指定座舱自动保持静止状态或同步 旋转状态。
8
权利要求
一种碟式飞行器主要由飞碟的特制外罩、飞碟的座舱、转乘舱道、透明真空罩、磁悬浮轮环、空气压缩机、飞碟的中心轴、伸缩型电子观测器、万向施力器等部件构成,它的原理借鉴了太极拳的至高理念(借力打力、与周围的环境、事物等融为一体)和陀螺的运动特性及把丰富的宇宙能量转化成电能,再把电能转化为机械惯性动能加以储存和利用,再利用偏心轴运动规律把巨大的惯性动能瞬间转化为势能,所以飞碟在加速度时速度极快,可以达到利用很少的能量做到以自身轴心旋转、定向、加速、悬浮、制动的目的,它即能在大气层中飞行,又能在太空遨游,也可以在水中航行或潜行,对起飞和降落的天气、场地等环境要求并不苛刻,它的工作系统主要由能量保障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生命维持保障系统、通信系统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碟式飞行器,其特征是能量保障系统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半导 体光电转化材料)可以把光能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利用“人造 黑洞”(由半导体材料构成)吸收宇宙中的电磁波产生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太空产 生的电能可以利用红外线激光技术传输给飞碟,并且飞碟转化接收的电能又被飞碟的动力 系统间接地转化成机械惯性动能的方式储存起来,根据飞碟对能量的需求可以随时再把机 械惯性动能转化成电能,机械动能储存将是飞碟的主要能量储存,而其它方式能量储存将 是辅助部分,也可以碟载其它的发电设备作为辅助能量的来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碟式飞行器,其特征是动力系统利用了磁悬浮、直线电动机等 技术让三个磁悬浮轮环以飞碟的中心轴为轴心快速地旋转,但旋转的方向一个按顺时针、 另两个按逆时针,能够自动抵消彼此旋转时所产生的反扭矩,让中心轴自动保持不旋转的 状态,在磁悬浮轮环和飞碟的中心轴上安装了直线电动机的初子和直线电动机的次子,其 中一个磁悬浮轮环体与飞碟的特制外罩(1、有防护功能2、可以把光能的可见光和不可见 光红外线高效地转化成电能,3、可以透过飞碟座舱的玻璃、透明真空罩和特制外罩清楚地 看到飞碟外面部分空间的境况)连接为一体可以共同旋转,另两个磁悬浮轮环可以自动控 制飞碟的座舱是否旋转,飞碟的座舱组装在飞碟中心轴的中部上方由转乘舱道负责转乘的 内外三部分构成,最里边部分固定在飞碟中心轴的圆心位置处,外面两部分可以共同旋转 或部分旋转,其中一部分根据需求它的旋转速度可以利用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等技术自 动调控,转子电动机的定子安装在了透明真空罩顶部中心处,而转子安装在飞碟座舱内旋 转部分顶部中心处,飞碟座舱旋转时会把部分重力分化成离心力,能够使飞碟上升克服重 力更加轻松,座舱旋转所产生的模拟微重力或重力环境对飞行员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飞 碟在变速加速度时或变速减速度时飞行员就不会承受巨大的压力了,在飞碟的中心轴内磁 悬浮轮环附近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的电磁力振击器(具有导向作用),每一个短暂瞬间通电 都会对磁悬浮轮环产生斥力或吸力,从而改变旋转中飞碟边缘某一点受力不平衡使飞碟产 生移位,达到协助控制飞碟飞行轨迹的目的,为了满足飞碟动力系统的需求虽然磁悬浮轮 环消耗了一些电能,但由它们带动的飞碟特制外罩和飞碟座舱在快速旋转时也储存了大量 的惯性动能,可以根据能量保障系统的需求随时把部分惯性动能经由发电机转化成电能, 为了减少惯性动能的损失在飞碟座舱与中心轴之间采用了无接触的磁悬浮技术,并且用透 明的真空罩与飞碟中心轴密封在一起,抽掉其间的空气产生真空效果,飞碟座舱运转的空 间也就没有了空气阻力,使储存的机械惯性动能损失达到了极少,在没有摩擦阻力的环境 下它们也是一套兼具能量储存与转换的理想设备,飞碟座舱内所塔载的人和物品增加了座舱总体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旋转时惯性动能的储存量,在飞碟中心轴的圆心位置的座舱上 安装了一个可以正反旋转的转子电动机,能够辅助动力系统改变飞碟飞行方向,它的定子 安装在磁悬浮的飞碟座舱内旋转部分底部中心处,转子安装在飞碟中心轴圆心处固定的座 舱顶部中心处,固定不旋转的座舱是飞行员进入飞碟的第一道门户,旋转的座舱数量可以 根据飞碟的需求增多或减少;所谓万向施力器就是可以向任意方向施加一个惯性推力,它 主要由万向支架罗盘、惯性轮环、滑行旋转轴、电磁力振击器等部件构成,万向支架罗盘利 用磁悬浮等技术安装在飞碟的中心轴上,有八套万向施力器模拟太极八卦的方位均勻分布 在飞碟座舱的周围,万向支架罗盘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与飞碟底部水平面平行可以360°自 动旋转调控施力方向,在万向支架罗盘的中部有一个圆形磁槽,滑行旋转轴可以在磁槽中 自动滑行,惯性轮环利用磁悬浮等技术安装在滑行旋转轴上可以高速旋转产生巨大惯性, 滑行旋转轴在磁槽内滑行部分呈弧形防止轴体产生旋转,电磁力振击器安装在圆形磁槽的 圆心位置,当电磁力振击器吸附住高速旋转的惯性轮环时,惯性轮环就会共同带动滑行旋 转轴以振击点位做偏心轴运动,旋转到要施力的方向就自动切断电磁力振击器的电流,当 电磁力振击器在工作瞬间惯性轮环的驱动电流应该同步间歇切断,根据偏心轴运动规律惯 性轮环的惯性会经过万向支架罗盘向预定方向产生巨大的推力,电磁力振击器应该在滑行 旋转轴自动旋转到离施力方向约相差90°角时吸附住高速旋转的惯性轮环,因为过早的吸 附住惯性轮环一是浪费能量、二是大范围做偏心轴运动会产生剧烈震动,而且各个惯性轮 环的转向、转速和在圆形磁槽内滑行速度等根据动力系统的需求可以相互协调运转,由于 万向施力器可以向任意方向施加惯性推力,所以它们既可以控制飞碟姿态,又可以发挥反 重力作用,也可以共同为飞碟实施加速度或减速度,由于采用的是动能直接转化势能所以 速度更快也更加节能,每套万向施力器可以由多个万向支架罗盘、惯性轮环、滑行旋转轴等 部件并排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其中一个万向支架罗盘的旋转轴,它们的惯性轮环就可以 交替往返工作了,万向施力器所工作的地方也是密封的模拟真空环境,也可以把大功率的 惯性施力器安装在固定不旋转的飞碟座舱内;飞碟的特制外罩上设有多个自动控制的进气 孔,在飞碟的特制外罩与磁悬浮轮环之间还设计了多个自动控制的进气通道,根据飞碟飞 行时空气动力的需求可以自动打开或关闭,在进气通道上段内部各安装了一个由无轴承电 动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而且它们通道底端都是相通地,安装在了飞碟的中心轴上与外圈 的磁悬浮轮环所处的轴槽组合在一起,在大气层内时空气由飞碟的上方进气孔经进气通道 进入空气压缩机加压后,再与电热设备高温加热膨胀后随旋转的磁悬浮轮环体下面整个边 缘极速旋转排出,以及与飞碟附近的冷空气交融,在飞碟下方形成模拟的龙卷风气漩来共 同操控飞碟本身飞行的高度、速度、轨迹,大自然的能量是无穷地,飞碟利用一小部分能量 牵引产生很大的能量(模拟的龙卷风气漩),飞碟旋转的外罩和旋转的气漩使飞碟行进时 空气的阻力特别微小,飞碟从外太空进入大气层时旋转的气漩对飞碟还可起到保护作用, 也可以干扰雷达的反射波使飞碟不易玻发现到,还可以轻易弹开或改变接近飞碟异物的轨 迹,在即将离开大气层进入太空时可以使用特制的喷束器(能够使电能产生喷束效果或喷 束其它的液态气体)和万向施力器的反重力功能助飞碟摆脱星体引力,在太空空间飞碟的 运动姿态、速度、轨迹由万向施力器等部件协调控制,为了消除宇航员对失重环境的不适, 可以让宇航员乘坐的座舱旋转产生离心力,力量的大小与地球的引力相近,飞碟座舱的侧 壁就相当于地球的表面,利用丰富的宇宙能量飞碟完全可以实现星际航行的目标,当飞碟在水中航行或水里潜行时操控方式与在空气中相似,只是飞碟的空气通路设计变成水来出 入,而入水深度、速度和出水速度主要受空气压缩机正反转操控,水中航行或潜行的速度、 轨迹与空气中操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碟式飞行器,其特征是控制系统由“智能电脑”控制,利用超 导电子、机械自动化数控等技术模拟太极八卦图布置,改变八卦方位等部分变化就可以达 到控制飞碟各个系统功能的目的,此时的飞碟就是一个能够在空中旋转的陀螺,只是我们 坐在模拟的微重力或重力环境下的飞碟座舱内部控制其运动轨迹罢了,飞碟在起飞时尽量 让飞碟旋转部件分化重力产生离心力,协助空气压缩机、万向施力器等快速提高飞碟升力; 前进时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应该先自动调控到使飞碟中心轴保持不旋转状态,向哪 个方向前进就可以利用平行前进方向线的飞碟中心轴直径上的电磁力振击器间歇振击旋 转的磁悬浮轮环使飞碟向预定方向产生位移,与万向施力器等共同为飞碟前进提供惯性动 能,前进时飞碟的仰角和俯冲角度由前端的万向施力器等调控;改变方向时可以通过改变 内外磁悬浮轮环的驱动电流强弱和驱动安装在飞碟中心轴圆心位置座舱上的转子电动机 正反转来协调控制;飞碟要由急速飞行状态瞬间变成悬停状态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外磁悬浮 轮环的驱动电流强弱和驱动飞碟中心轴圆心位置座舱上的转子电动机的旋转来完成,让飞 碟的中心轴快速旋转,把万向施力器等产生的直线惯性力瞬间分化为定轴旋转的离心力, 飞碟中心轴由旋转状态回复静止时可以让它带动发电机把动能转化成电能,再把产生的电 能输送给磁悬浮轮环转化成机械动能储存起来;飞碟飞行时动力系统各部分相互协调还可 以做到摆动飞行轨迹、S形飞行轨迹、螺旋飞行轨迹等;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协助观察反馈飞 碟外面立体空间的境况;为了防止带磁性的部件运转时影响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可以利用 超导体技术进行封磁处理;飞碟的某些部件运转的速度极快,而对电流切换的速度要求又 很高,这时就需要灵敏度极高的超导电子开关完成“智能电脑”的操控指令。
全文摘要
一种碟式飞行器利用丰富的宇宙能量转化成电能驱动,并且间接地把电能转化成机械惯性动能方式储存起来,也可以碟载其它的发电设备作为辅助能量的来源,它可以以自身轴心旋转、定向、加速、悬浮、制动,能够极快地完成各种轨迹飞行,其碟形设计并且能够快速旋转更加符合流体动力学,既可以在大气层内飞行又可以在太空中遨游,也可以在水中航行或潜行,其性能更加优越。主要构造部件特制的飞碟外罩、磁悬浮轮环、飞碟的中心轴、透明真空罩、飞碟座舱、空气压缩机、万向施力器等。其借鉴了太极拳的至高理念(借力打力、与周围的环境、事物等融为一体)及利用了陀螺运动规律、磁悬浮等原理。
文档编号B64D27/24GK101982372SQ20101051379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0日
发明者李海波 申请人:李海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