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pu进气道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6308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apu进气道风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飞机APU进气道风门结构技术,涉及对飞机APU进气道风门设计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转轴、电机、拉杆和转轴连杆,转轴固连在风门上,转轴一端与转轴连杆固定连接,转轴连杆与拉杆铰接,拉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优点:机构轻盈小巧,重量轻,操纵风门的电机电信号控制,操纵方便;风门结构为中空机加壳体结构,增强了风门的强度和刚度;流线型风门结构优化了风门外形,提高风门的流场特性。
【专利说明】—种APU进气道风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飞机APU进气道风门结构技术,涉及对飞机APU进气道风门设计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对于普通飞机或者中小型飞机的APU (辅助动力系统)进气道尺寸较小,一般可以不设置风门,但对于大型飞机或者特制飞机,APU进气道尺寸较大,就必须设置风门,在APU停机时,关闭风门以保护APU,防止APU发动机叶片长时间空转,影响APU的寿命。
[0003]目前国内外APU进气道风门主要开启方式是侧开门形式,见图1,风门转轴固定在进气道一侧内壁结构上,风门为平板结构,通过一种液压阻尼作动筒的伸缩来打开和关闭风门,对于这种开启形式,机构简单有效,但是风门整体转动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大,就需要整流罩提供更大的空间,不利于飞机节约空间。风门开关需要的液压阻尼作动筒,这种作动筒的技术难度较高,成本较高;同时需要一套液压管路及控制系统,增加飞机重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飞机APU进气道提供一种流场特性好、结构简单可靠的风门设计。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风门1、转轴2、电机3、拉杆4和转轴连杆5,转轴2固连在风门I上,转轴2 —端与转轴连杆5固定连接,转轴连杆5与拉杆4铰接,拉杆4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
[0006]所述转轴2 —端与转轴连杆5固定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
[0007]所述风门I为平板结构,形状与进气道内壁截面形状一致。
[0008]所述转轴2通过APU进气道的中心线并与APU进气道的对称面垂直。
[0009]所述风门I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为流线型。
[0010]所述风门I上表面相对厚度(对于弦长)为O?16.8%,前缘半径0.011?0.022(对于弦长)。
[0011]所述风门I内部为中空结构。
[0012]所述转轴2穿过风门I的重心,垂直于APU进气道的对称面。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机构轻盈小巧,重量轻,操纵风门的电机电信号控制,操纵方便;
[0015]2、风门结构为中空机加壳体结构,增强了风门的强度和刚度;
[0016]3、流线型风门结构优化了风门外形,提高风门的流场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传统APU进气道风门开启方式示意图
[0018]图2为APU进气道及风门形状示意图[0019]图3为一种APU进气道平板式风门开启方式示意图
[0020]图4为平板式风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一种APU进气道流线型风门开启方式示意图
[0022]图6为流线型风门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风门,2-转轴,3-电机,4-拉杆,5-转轴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一种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风门1、转轴2、电机3、拉杆4和转轴连杆5,转轴2固连在风门I上,转轴2 —端与转轴连杆5固定连接,转轴连杆5与拉杆4铰接,拉杆4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
[0026]所述转轴2 —端与转轴连杆5固定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
[0027]所述风门I为平板结构,形状与进气道内壁截面形状一致。
[0028]所述转轴2通过APU进气道的中心线并与APU进气道的对称面垂直。
[0029]所述风门I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为流线型。
[0030]所述风门I上表面相对厚度(对于弦长)为O?16.8%,前缘半径0.011?0.022(对于弦长)。
[0031]所述风门I内部为中空结构。
[0032]所述转轴2穿过风门I的重心,垂直于APU进气道的对称面。
【权利要求】
1.一种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风门(I)、转轴(2 )、电机(3 )、拉杆(4)和转轴连杆(5 ),转轴(2 )固连在风门(I)上,转轴(2 ) —端与转轴连杆(5 )固定连接,转轴连杆(5 )与拉杆(4 )铰接,拉杆(4 )与电机(3 )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端与转轴连杆(5)固定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I)为平板结构,形状与进气道内壁截面形状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通过APU进气道的中心线并与APU进气道的对称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I)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为流线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I)上表面相对厚度(对于弦长)为O~16.8%,前缘半径0.01l~0.022 (对于弦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I)内部为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APU进气道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穿过风门(!)的重心,垂直于AP U进气道的对称面。
【文档编号】B64D33/02GK103625646SQ20131066458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朱永健, 张万民, 焦斌昌, 郭祥, 孔德英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