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61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它属于一种消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的稀缺,城市建筑日趋向高空发展,目前我国及世界的大、中城市早已高层建筑林立,形成大面积的“水泥森林”。一旦发生火灾,现有的消防设施装备已显得力不从心。如:当前世界上升限最高的消防云梯,其理论高度为104米,实际只能升到72米,只相当于20层楼房的高度。而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在断电停水的情况下也难以奏效。另外,大量的地面文物,主要是指古建筑群,民俗民居,庙宇寺院等。这些建筑多数依山而建,分布不均,水源不足,更无现代意义上的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着无有效灭火设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它包括由上旋翼、下旋翼、方向舵、遥控系统和起落架构成的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其中:它还包括平衡发射炮装置、观瞄火控系统、平衡发射灭火弹和平衡体,观瞄火控系统设在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机身的前端,平衡发射炮装置悬挂在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机身的下方,平衡发射灭火弹装在平衡发射炮装置的前部,平衡体装在平衡发射炮装置的后部,观瞄火控系统和平衡发射炮装置中的电发火触点与遥控系统电气连接;所述平衡发射灭火弹由引信、壳体、干粉灭火剂、导火管、抛射药、弹底和隔板组成,抛射药装在壳体内腔的底部,干粉灭火剂装在壳体内腔的前部,隔板设在抛射药和干粉灭火剂之间并将两者隔开,引信装在壳体的前端,导火管设在干粉灭火剂的中心并将引信与抛射药之间连通,弹底设在壳体的底部。所述平衡体由平衡体壳体、底盖、隔板、减速伞和平衡物构成,平衡体壳体内腔由隔板隔为前后两个空腔,平衡物装在前面的空腔内,减速伞装在后面的空腔内并由底盖将平衡体壳体封闭;所述平衡发射炮装置由灭火弹发射管、前发射筒、发射器、后发射筒和平衡体发射管组成,灭火弹发射管后端与前发射筒的前端连接,前发射筒的后端与发射器的前端连接,后发射筒的前端与发射器的后端连接,平衡体发射管的前端与后发射筒的后端连接。所述发射器由发射器基座、抽壳器簧、抽壳器、电发火触点、炮拴和发射药筒组成,发射器基座的内腔为两个对称的圆锥形燃烧室,抽壳器簧装在发射器基座上端前边设置的弹簧孔中,发射器基座上端中间设有弹膛孔且该弹膛孔与圆锥形燃烧室相通,发射药筒装在弹膛孔中,抽壳器装在发射器基座上端的前边并将抽壳器簧压在弹簧孔内,炮拴装在发射器基座上端的中后部且其前端斜面与抽壳器的后端斜面相接触将抽壳器压紧在发射器基座的前边,电发火触点设在炮拴设置的点火孔中。所述前发射筒和后发射筒均由活塞筒、隔板、活塞、活塞杆、活塞复进簧、缓冲簧、推弹活塞和散热片组成,散热片设在活塞筒的外表面上,隔板设在活塞筒的一端并与活塞筒连为一体,活塞设在活塞筒的内腔中,推弹活塞设在隔板的一侧并位于灭火弹发射管内腔中和平衡体发射管的内腔中,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上的活塞杆孔与推弹活塞连接,活塞复进簧和缓冲簧装在活塞杆上并位于活塞与隔板之间。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人直升机上设置平衡发射炮装置,解决了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着无有效灭火设备的技术问题。因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在高空任意高度进行有效灭火、无后坐力和不会对后方物体产生伤害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平衡发射灭火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平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平衡发射炮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平衡发射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它包括由上旋翼1、下旋翼2、方向舵3、遥控系统和起落架4构成的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其中:它还包括平衡发射炮装置5、观瞄火控系统6、平衡发射灭火弹和平衡体,观瞄火控系统6设在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机身的前端,平衡发射炮装置5悬挂在小型灭火无人直升机机身的下方,平衡发射灭火弹装在平衡发射炮装置的前部,平衡体装在平衡发射炮装置的后部,观瞄火控系统6和平衡发射炮装置5中的电发火触点与遥控系统电气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平衡发射灭火弹由引信23、壳体24、干粉灭火剂25、导火管26、抛射药27、弹底28和隔板29组成,抛射药27装在壳体24内腔的底部,干粉灭火剂25装在壳体24内腔的前部,隔板29设在抛射药27和干粉灭火剂25之间并将两者隔开,引信23装在壳体24的前端,导火管26设在干粉灭火剂25的中心并将引信3与抛射药27之间连通,弹底28设在壳体24的底部。如图3所示,所述平衡体由平衡体壳体30、底盖31、隔板32、减速伞33和平衡物(水)34构成,平衡体壳体30内腔由隔板32隔为前后两个空腔,平衡物(水)34装在前面的空腔内,减速伞33装在后面的空腔内并由底盖31将平衡体壳体30封闭。如图4所示,所述平衡发射炮装置5由灭火弹发射管7、前发射筒38、发射器39、后发射筒14和平衡体发射管15组成,灭火弹发射管7后端与前发射筒38的前端连接,前发射筒38的后端与发射器39的前端连接,后发射筒14的前端与发射器39的后端连接,平衡体发射管15的前端与后发射筒14的后端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发射器39由发射器基座16、抽壳器簧17、抽壳器11、电发火触点12、炮拴13和发射药筒21组成,发射器基座16的内腔为两个对称的圆锥形燃烧室22,抽壳器簧17装在发射器基座16上端前边设置的弹簧孔中,发射器基座16上端中间设有弹膛孔且该弹膛孔与圆锥形燃烧室22相通,发射药筒21装在弹膛孔中,抽壳器11装在发射器基座16上端的前边并将抽壳器簧17压在弹簧孔内,炮拴13装在发射器基座16上端的中后部且其前端斜面与抽壳器11的后端斜面相接触将抽壳器11压紧在发射器基座16的前边,电发火触点12设在炮拴13设置的点火孔中。发射器基座16上部的两侧设有快装卡槽10。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前发射筒38和后发射筒14均由活塞筒8、隔板37、活塞18、活塞杆35、活塞复进簧19、缓冲簧20、推弹活塞36和散热片9组成,散热片9设在活塞筒8的外表面上,隔板37设在活塞筒8的一端并与活塞筒8连为一体,活塞18设在活塞筒8的内腔中,推弹活塞18设在隔板37的前面并位于灭火弹发射管7的内腔中和平衡体发射管15的内腔中,活塞杆35的一端与活塞18连接,活塞杆35的另一端穿过隔板37上的活塞杆孔与推弹活塞36连接,活塞复进簧19和缓冲簧20装在活塞杆35上并位于活塞18与隔板37之间。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平衡发射炮装置5快速连接在无人直升机下方,通过由一个视频摄像头和四个十字形配置红外传感器组成的观瞄火控系统将火场情况适时传达给操控手,引导无人机抵近火源进行概略瞄准,四个红外传感器利用差动补偿方式透过浓烟自动捕捉到温度最高的火源点,进行精确瞄准。然后通过电发火触点12将发射药筒21点燃,火药在圆锥形燃烧室22中燃烧并推动活塞18在活塞筒8内运动,活塞18推动推弹活塞36将装在平衡发射炮装置前部的平衡发射灭火弹和装在平衡发射炮装置后部的平衡体发射。当平衡发射灭火弹发射后引信23撞击目标,击发火帽发火,经导火管26传入引燃抛射药27,抛射药27燃烧推动隔板29将干粉灭火剂25向前方喷出。当平衡发射灭火弹向前发射的同时,平衡体以同样速度向后方射出,出膛后底盖31脱落,将减速伞33拉出壳体,迅速打开使平衡体失能,在短距离内向下方徐徐降落,不会对后方物体产生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