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3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体型较小、无人驾驶,能够在空中实现自主飞行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无人机与普通飞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制造和维护;

2、由于无人驾驶,所以其有效载荷更大,能够安装更多的设备或武器,完成任务的效率和可靠性更高;

3、即使出现意外险情也不会危及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拍,并能在城市、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环境及恶劣气象条件下,通过挂载不同的载荷完成侦察、监视、跟踪和识别。

按照结构的不同,无人机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两种,将这两种类型的无人机进行比较,旋翼机无人机具有体积小、质量小、操纵简单、起降空间小、不需要滑跑或弹射、悬停在空中制起来非常灵活等优点。多旋翼无人机是旋翼机无人机的一种,它是由电机驱动旋翼转动的、能够垂直起降的飞行器。与常规旋翼式直升机相比,其结构更为紧凑,能够产生更大的升力,并且多只旋翼可相互抵消反扭力矩,而不需要专门的反扭矩桨。目前,现有的折叠多旋翼无人机存在以下缺点:

1、通常需要双手同时操作才能展开机臂,机臂展开过程繁琐、不简便、时间长,且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大,不方便使用;

2、一个机臂上安装一副螺旋桨,无动力冗余设计,当单个动力组件故障时存在很大的坠机危险;

3、均是几何对称折叠,机臂展开后只有“X”型一种工作方式;

4、电机裸露安装在无人机上,没有保护,当发生碰撞时,极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当单个动力组件失效仍可安全降落、高可靠、机臂同向折叠的轻量化机体,可实现在绝大多数地域、天候条件下执行各种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四个机臂、四组可自动消除晃动间隙的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四组动力系统和四套桨夹套件,所述机身主体位于中央,所述机身主体四周均匀布置四组所述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四个机臂一端分别安装在四组所述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上,四个所述机臂另一端分别安装在四组所述动力系统上,四套桨夹套件分别安装在四组所述动力系统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包括解锁拨片、解锁扳手、支撑柱、旋转轴、锁定轴、弹性装置、上旋转基座、折叠件及下旋转基座;

所述上旋转基座和所述下旋转基座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柱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旋转基座一端和所述下旋转基座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锁定轴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旋转基座另一端和所述下旋转基座另一端滑动连接;

所述折叠件位于所述上旋转基座和所述下旋转基座之间,所述机臂一端插入所述折叠件中并与所述折叠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叠件设有凹槽,所述锁定轴能够卡入或者脱出该凹槽;

所述旋转轴两端穿过所述折叠件分别与所述上旋转基座中部和所述下旋转基座中部旋转连接;

所述解锁扳手两端分别与所述解锁拨片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解锁拨片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锁定轴两端滑动连接;

所述锁定轴两端分别设有弹性装置,两个所述弹性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上旋转基座和所述下旋转基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旋转基座和所述下旋转基座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配合所述锁定轴滑动的上槽孔和下槽孔,所述锁定轴穿过所述上槽孔和所述下槽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旋转基座和所述下旋转基座的中部设有配合所述旋转轴旋转的上旋转孔和下旋转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旋转孔和所述下旋转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件一端对称设有配合所述旋转轴旋转的两个旋转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两个旋转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解锁拨片另一端设有所述解锁拨片沿所述锁定轴端部滑动的滑动槽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机、电机保护盖和C型电机座,所述C型电机座与所述机臂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C型电机座内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外部设置所述电机保护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桨夹套件与所述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桨夹套件两端分别安装一副螺旋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机身主体为八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四个机臂可快速同向折叠,折叠后占用的空间小,非常便携;

2、具有冗余动力的四轴八桨,当其中单个动力组件失效时仍可安全降落;

3、展开后可以采用“X”型或“十”型的工作方式;

4、C型电机座对电机有一定的包覆性,当电机发生碰撞时,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电机的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旋转基座和下旋转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折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解锁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机臂与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机臂打开的示意图;

图8为机臂折叠的示意图。

图中:

1、机身主体;2、机臂;3、电机;4、电机保护盖;5、C型电机座;6、桨夹套件;7、解锁拨片;8、解锁扳手;9、支撑柱;10、旋转轴;11、锁定轴;12、弹性装置;13、上旋转基座;14、折叠件;15、下旋转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快速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包括八边形结构的机身主体1、四个机臂2、四组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四组动力系统和四套桨夹套件6,机身主体1位于中央,机身主体1四周均匀布置四组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四个机臂2一端分别安装在四组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上,四个机臂2另一端分别安装在四组动力系统上,四套桨夹套件6分别安装在四组动力系统上。

动力系统包括电机3、电机保护盖4和C型电机座5,C型电机座5与机臂2另一端固定连接,C型电机座5内安装有电机3,电机3外部设置电机保护盖4。

四套桨夹套件6分别与四个电机3连接。其中,每个桨夹套件6两端分别安装一副螺旋桨。

如图2所示,自适应消隙折叠机构包括解锁拨片7、解锁扳手8、支撑柱9、旋转轴10、锁定轴11、弹性装置12、上旋转基座13、折叠件14及下旋转基座15。

其中,上旋转基座13和下旋转基座15上下对称设置。支撑柱9两端分别与上旋转基座13一端和下旋转基座15一端固定连接。锁定轴11两端分别与上旋转基座13另一端和下旋转基座15另一端滑动连接。如图6所示,折叠件14位于上旋转基座13和下旋转基座15之间,机臂2一端插入折叠件14中并与折叠件14固定连接。旋转轴10两端穿过折叠件14分别与上旋转基座13中部和下旋转基座15中部旋转连接。解锁扳手8两端分别与解锁拨片7一端连接,两个解锁拨片7另一端分别与锁定轴11两端滑动连接。锁定轴11两端分别设有弹性装置12,两个弹性装置12分别位于上旋转基座13和下旋转基座15内。

具体的,如图3所示,上旋转基座13和下旋转基座1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配合锁定轴11滑动的上槽孔和下槽孔,锁定轴11穿过上槽孔和下槽孔。上槽孔和下槽孔留有配合滑动的滑动间隙,并且上槽孔和下槽孔有一定角度,可以自动消除锁定轴11与上槽孔和下槽孔锁定时的晃动间隙。上旋转基座13和下旋转基座15的中部设有配合旋转轴10旋转的上旋转孔和下旋转孔,旋转轴10的两端分别插入上旋转孔和下旋转孔内。

如图4所示,折叠件14一端对称设有配合旋转轴10旋转的两个旋转孔,旋转轴10穿过两个旋转孔。使得旋转基座13和下旋转基座15绕旋转轴10做自由平行的旋转移动。

如图5所示,解锁拨片7另一端设有解锁拨片7沿锁定轴11端部滑动的滑动槽孔。

进一步的,折叠件14设有凹槽,锁定轴能够卡入或者脱出凹槽。

具体使用时:

机臂需要打开时,只需将机臂向外做旋转动作,直至旋转到底,此时锁定轴能够脱出凹槽,当锁定轴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发出清晰到位声音,即表示打开动作完成,打开后的机臂如图7所示。

机臂需要折叠时,食指或其他手指按下解锁扳手,同时握住机臂往内做旋转动作,直至旋转到底,此时锁定轴卡入凹槽,完成折叠动作,折叠后的机臂如图8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