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2009阅读:1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



背景技术:

变距螺旋桨是在飞行中能根据飞行速度和高度自动(或人工)改变桨叶角的螺旋桨。起飞时,前进速度小,变距装置减小螺旋桨的桨叶角,这样就使发动机在最大转速和最大功率状态下工作,因而使螺旋桨产生最大的拉力。在平飞时,变距机构能使桨距变到与这种飞行状态相适应的高距桨,这时,在最大转速下螺旋桨能从发动机得到最大的有用功率。所以,变距桨在任何飞行速度下,均能利用发动机的最大有效功率。

随着飞机飞行高度的变化而改变螺旋桨的桨距,也能够根据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从发动机那里得到全部有效功率。采用变距桨后,螺旋桨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与发动机的高度特性曲线便合成一条曲线,因而就再没有任何由于螺旋桨“变重”或“变轻”而造成的附加功率损失。所以变距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最充分地利用发动机的有效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改善桨叶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包括转轴及设置在所述的转轴上端的压盖,在所述的转轴两侧分别设置有桨叶,在所述的转轴和所述的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2个桨叶的连接板,在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外管,所述的外管上端面上设置有2组支撑板,2组所述的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的连接板远离两端外侧,在所述的桨叶上设置有套管,所述的套管套装在所述的连接板两端中部,在2组所述的支撑板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牵引所述的套管反向转动的拉杆,在所述的外管上设置有用于牵引所述的拉杆远离所述的套管一端的牵引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利用拉杆牵引套管相对转动,形成螺旋桨桨叶变距机构,同时采用设置在连接板两侧的支撑板,限定连接板的位移,使连接板与转轴保持相应稳定状态,在螺旋桨转动过程中,能够使桨叶与转轴保持稳定,缓解螺旋桨转动过程中带来的振动。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位于同侧的所述的支撑板相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套管同轴的定位槽,在所述的连接板面向相应所述的支撑板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螺柱,所述的螺柱能够嵌入在相应所述的定位槽内侧。通过设置定位槽与连接板上的定位槽相配合,当桨叶产生振动时,能够使定位板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移动,避免剧烈振动导致连接板或套管断裂。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板为弹性金属板制成,所述的螺柱能够嵌入在相应所述的定位槽内侧并在定位槽内侧相对转动,所述的螺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的定位槽的宽度。通过采用弹性金属板制成连接板,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变性能,避免桨叶转动过程中螺旋桨快速启动时使连接板瞬间受力导致其断裂的问题,能够有效缓解振动。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板为2个对称设置的片状金属拼接形成,在所述的转轴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板通过依次贯穿所述的压盖和片状金属的螺栓与所述的转轴相连接。通过采用螺栓将压盖压合在连接板上方,能够方便实现连接板的固定,同时使两部分片状金属保持稳定,利用两片结构拼装形成连接板,能够使其具有更好的形变性能的同时,不容易断裂。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片状金属中部设置有贯通孔。通过设置贯通孔使片状金属中部中空,能够减轻其重量的同时,使其具有更好的形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四轴无人机桨叶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转轴,102.压盖,103.桨叶,104.连接板,105.外管,106.支撑板,107.套管,108.螺柱,109.拉杆,110.定位槽,111.片状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现有无人机采用定距桨,桨距不可变,飞机的前后左右上下升降动作完全依靠各悬疑的电机转速,通过各电机的转速差来形成各桨的升力差来实现,定距桨不能通过桨距的调整来改变升力,完全靠电机转速的方式,使旋翼的使用效率不高,有旋翼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前述控制方式造成电池损耗大。现有的少数无人机可变距旋翼结构采用现有的模型直升机尾桨的结构,通过舵机控制电机轴上的倾斜盘上下移动,使倾斜盘带动桨毂运动,使旋翼产生可变桨距。由于螺旋桨运行过程中,连接电机轴部位产生扭力,使靠近电机轴部位容易产生损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可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结构复杂,桨叶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对螺旋桨的固定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容易受损,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轴无人机变距螺旋桨,包括转轴101及设置在所述的转轴101上端的压盖102,在所述的转轴101两侧分别设置有桨叶103,在所述的转轴101和所述的压盖102之间设置有连接2个桨叶103的连接板104,在所述的转轴101上设置有外管105,所述的外管105上端面上设置有2组支撑板106,2组所述的支撑板106分别位于所述的连接板104远离两端外侧,在所述的桨叶103上设置有套管107,所述的套管107套装在所述的连接板104两端中部,在2组所述的支撑板106内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牵引所述的套管107反向转动的拉杆109,在所述的外管105上设置有用于牵引所述的拉杆109远离所述的套管107一端的牵引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将压盖压合在连接杆上方,采用螺栓固定,使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桨叶上的套管,使套管能够相对扭转,采用现有的牵引机构带动两个套管反向扭转,即可实现桨距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板两端下方的外管上分别设置支撑板,使支撑板分别位于连接板两侧,使支撑板限定连接板的水平位移,采用拉杆牵引套管扭转时,能够避免连接板产生损坏,能够有助于提高桨叶与转轴连接的稳定性,使其结构不容易受损,更加安全可靠。

实施例1:

为了避免桨叶相对转动时连接板与支撑板产生相对错位,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位于同侧的所述的支撑板106相向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套管107同轴的定位槽110,在所述的连接板104面向相应所述的支撑板106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螺柱108,所述的螺柱108能够嵌入在相应所述的定位槽110内侧。本实施例中,使定位槽内壁呈与套管同轴的弧形端面,使螺柱能够嵌入在定位槽内侧,当连接板随着桨叶运动过程中,连接板出现扭转时,能够使连接板上的螺柱沿着定位槽内侧端面滑动,避免连接板与支撑板出现瞬间相对作用力造成连接板或支撑板受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为连接板提供形变空间,起到对齐进行限位的作用的同时避免其损坏。

本实施例中,为了缓解桨叶转动时带来的震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104为弹性金属板制成,所述的螺柱108能够嵌入在相应所述的定位槽110内侧并在定位槽110内侧相对转动,所述的螺柱108的外径小于所述的定位槽110的宽度。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弹性金属板制成连接板,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变性能,在桨叶转动过程中,能够对扭转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避免桨叶与转轴连接部位产生缺陷,有助于提高桨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设置在两侧的支撑板,使连接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形变受到限制,使其能够在桨叶的作用下产生一定范围的扭转,不能出现径向的转动,使得连接板与转轴连接部位不容易出现断裂或错位,由于设置有螺柱,使螺柱能够沿着定位槽产生一定范围的相对扭转,使整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形变效果的同时,形变范围不能超过连接板与转轴接触部位的最大扭转范围,避免连接板断裂的同时,使桨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得到缓冲。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板104为2个对称设置的片状金属111拼接形成,在所述的转轴101上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连接板104通过依次贯穿所述的压盖102和片状金属111的螺栓与所述的转轴10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使两个片状金属对称设置在转轴两侧,用于分别连接两个桨叶,使螺栓将压盖压紧在片状金属上端面上,将构成连接板的片状金属固定在转轴上。通过采用两部分片状金属构成连接板,使其方便安装,同时在单个片状金属损坏时,能够方便更换;并且,在使用时,单个片状金属受到桨叶的作用力不会对另一个片状金属产生影响,使其不容易损坏。

为了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片状金属111中部设置有贯通孔。通过采用贯通孔设计,能够减轻片状金属的整体重量,同时使片状金属的弹性更好,使其形变性能更好,在桨叶对其产生扭力时,使连接板不容易断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