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道机架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704发布日期:2019-06-26 01:1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涵道机架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涵道机架及采用该涵道机架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小型飞行器通常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螺旋桨组件、控制组件等结构;机架上通常设置有涵道,涵道中间设置有螺旋桨安装座,现有涵道与螺旋桨安装座之间连接部分通常为单片筋式结构,这种连接结构强度不足,飞行过程中意外损坏率高,维修成本高。

另外,现有飞行器的机架还存在整体强度偏低,风阻偏大,美观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飞行器机架强度低、风阻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涵道机架,包括机架主体部和多个涵道,所述涵道与所述机架主体部连接;

所述涵道中间处设置有螺旋桨安装座,所述螺旋桨安装座通过多个第一连接筋与所述涵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筋包括中空部。

较佳地,所述中空部为非封闭型中空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筋的截面呈非单片型。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筋的截面呈“V”型或“U”型或“W”型。

较佳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筋沿其长度方向直接形成开口朝下的卡线槽,所述卡线槽用于涵道机架上连接线的走线。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筋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桨安装座,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涵道的内侧壁上;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筋绕所述螺旋桨安装座周向布置;

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筋连接所述涵道的一端位于所述涵道与所述机架主体部的连接处,该第一连接筋用于连接线的走线。

较佳地,所述涵道的外圈呈非圆形。

较佳地,相邻所述涵道之间还加设有第二连接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有如上所述的涵道机架;所述机架主体部上盖设有一机盖,所述机盖与所述机架主体部之间构成一容放空间,所述容放空间内布置有镜头模块组件、PCB模块组件。

较佳地,所述螺旋桨安装坐上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上安装有桨叶;所述马达采用无刷马达。

较佳地,所述飞行器还包括有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机架主体部的底部,且所述电池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机架主体部的纵向布置。

较佳地,所述机架主体部的底部设置有电池插槽,所述电池水平插装在所述电池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中,具有中空部的非单片型的第一连接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片筋结构,强度大大提高,降低了飞行过程中意外损坏率,降低维修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利用第一连接筋自身的结构形状,直接在其上形成卡线槽,从而便于飞行器上走线的布置,避免走线外漏,大大提高了美观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中,相邻涵道之间加设有第二连接筋,进一步的加强了涵道机架的强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电池布置在涵道机架的底部,使得其更加靠近飞行器的重心,从而便于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性能;而且,电池的长度方向沿机架主体部的纵向布置,一方面使得重心较稳,另一方面沿着飞行方向布置电池有利于减小飞行器飞行的风阻,提高飞行性能。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的拆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机架主体部,101-电池插槽,2-涵道,3-螺旋桨安装座,4-第一连接筋,401-卡线槽,5-第二连接筋,6-机盖,7-镜头模块组件,8一桨叶,9-马达,10-PCB 模块组件,11-电池,12-涵道机架,13-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区域的尺寸及相对尺寸。

实施例1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涵道机架,包括机架主体部1和多个涵道2,涵道2与机架主体部1连接;涵道2中间处设置有螺旋桨安装座3,螺旋桨安装座3通过多个第一连接筋4与涵道3连接,而且第一连接筋4包括中空部(即为非单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道机架中,具有中空部的第一连接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片筋结构,强度大大提高,降低了飞行过程中意外损坏率,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中空部可以用于飞行器上走线的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中空部为非封闭型中空结构,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筋4的截面呈非单片型。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形式的设计,进一步的提高了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筋的截面呈“V”型,且“V”的第一连接筋4的开口朝下;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空气顺利的自上而下流经第一连接筋4,减少涵道的风阻。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筋的截面也可呈“U”型或“W”型等其他非单片筋形式的结构,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筋4的一端连接螺旋桨安装座3,另一端连接到涵道2的内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桨安装座3与涵道2之间设置有三个第一连接筋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设置有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第一连接筋4,此处不做限制;进一步的,多个第一连接筋4绕螺旋桨安装座3周向布置,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第一连接筋4沿其长度方向直接形成开口朝下的卡线槽,卡线槽401用于涵道机架上连接线的走线,本实施例中即形成了“V”型卡线槽401。本实施例利用第一连接筋自身的结构形状,直接在其上形成卡线槽,从而便于飞行器上走线的布置,避免走线外漏,大大提高了美观效果。

其中,该用来走线的第一连接筋4连接涵道2的一端位于涵道2与机架主体部 1的连接处,从而便于螺旋桨安装座3上螺旋桨与机架主体部1之间的连接线的走线,进一步的提高美观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主体部1的两侧前后均连接有一涵道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机架主体部1上涵道2的设置数量均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涵道2之间还加设有第二连接筋5;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连接筋5的设置,进一步的加强了涵道机架的强度,避免被撞坏。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主体部1、涵道2、螺旋桨安装座3、第一连接筋4、第二连接筋5一体成型,这种连接方式有利于保证机架的整体性以及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涵道2由直筒部和设置在直筒部一圈顶部的外翻部组成,这种结构形式的涵道2能够大大的增加涵道的进气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涵道 2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形式的涵道,此处不做限制。

实施例2

参照图5-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有涵道机架12,且该涵道机架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涵道机架,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涵道机架12的机架主体部上盖设有益机盖6,机盖6与机架主体部之间构成一容放空间;而且,容放空间内布置有镜头模块组件7、PCB模块组件10。

在本实施例中,涵道机架12的螺旋桨安装坐上设置有马达9,马达9上安装有桨叶8;其中,马达优选采用无刷马达,无刷马达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从而使得飞行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用其他结构形式的马达,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飞行器还包括有电池11,电池11安装在机架主体部的底部;具体的,结合体图1和图6,机架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电池插槽101,电池11水平插装在电池插槽101内;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安装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本实施例中将电池布置在涵道机架12的底部上使得其更加靠近飞行器的重心,从而便于提高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进一步的,电池11的长度方向沿机架主体部1的纵向布置,即电池11沿着飞行器的飞行方向布置;上述电池11的布置方式,一方面使得重心较稳,另一方面沿着飞行方向布置电池有利于减小飞行器飞行的风阻,提高飞行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桨安装座3的下端向下延伸,并伸出涵道2的下端,从而使得螺旋桨安装座3的下端可直接作为飞行器的起落架使用,从而使得飞行器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的,螺旋桨安装座3的下端还设置有脚垫13;脚垫13的设置,起到保护螺旋桨安装座3的作用。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其他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本身的精神或范围。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例,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限制为这些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作出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