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动平衡系统的柔性排气通道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99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气由进气罩61进入发动机62中燃烧,进一步提高尾气的纯净度的目的。同时,缓冲室613内设置有一隔板6131。并通过所述隔板6131将所述缓冲室613分成第一区域6132和第二区域6133,使得经过所述滤网612的所述气流先进入所述第一区域6132中得到缓冲,且缓冲后的所述气流再从所述第一区域6132流入所述第二区域6133,并通过第二区域6133流入所述发动机62中。
[0056]值得一提的是,缓冲室613内设置的隔板6131是一个半隔板,可以理解为通过该隔板6131将缓冲室613分成了三个部分,请参阅图7,第一个部分为图7中所示的缓冲室613的右方上半球,即第一区域6132 ;第二个部分为图7中所示的缓冲室613的左方上半球,即第二区域6133 ;第三个部分为7中所示的缓冲室613的下半球,该下半球可以理解为经过所述滤网612的所述气流先进入所述第一区域6132中得到缓冲,且缓冲后的所述气流再从所述第一区域6132流入所述第二区域6133所需要的流通通道。而隔板6131即设置在第一区域6132和第二区域6133之间。达到对流入缓冲室613的气流进行缓冲的目的,克服了由于进风口 611流入的气流因自身的流速过快,而造成高速流动下的气流直接通过发动机62并由排气系统7排出时,因速度过快而无法在发动机中充分燃烧,继而影响无人直升机的动力供给的技术缺陷。
[0057]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设置隔板6131将缓冲室613分成第一区域6132和第二区域6133,以便于流入缓冲室613的气流等到缓冲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并非局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对缓冲室613的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如,在缓冲室613的内部空间内设置呈环状的气流通道(类似于环状的赛车跑道),使得进入缓冲室613的在环状气流通道的作用下循环流入,以此来逐渐降低气流的流速,或者,在缓冲室613的内部空间内设置若干个挡风片(类似于电风扇的扇叶),使得进入缓冲室613的在若干个挡风片的作用下速度得到衰减,进而穿过挡风片流入发动机中燃烧。换句话说,只要能够实现由进风口 611流入的气流,在进入发动机62之前对其流速进行缓冲的缓冲室613,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8]对于排气系统7部分,
[0059]请参阅图10-16,所述排气系统7至少包括:排气管71和隔热罩72。其中,排气管71设置在所述第三侧23上,且所述排气管71的排气方向朝向所述尾部3的方向(可结合图2所示),以将所述发动机62中燃烧产生的尾气通过所述排气管排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排气管71的排气方向朝向所述尾部3的方向,S卩,尾部3在无人直升机的后方,那么排气管71的排气方向朝向无人直升机的后方。因为无人直升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机身2相对于无人直升机外部的气流具有一定的相对速度,当排气管71的排气方向朝向无人直升机的后方时,排气管71内的尾气在上述相对速度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由排气管71中排出,提高了机身2内部的气流导通性能。
[0060]同时,由于发动机62在燃烧的过程中,以及排气管71在排尾气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动机62还是排气管71,均存在较高的温度。为了避免该较高的温度影响到机身2内部的其他部件,造成其他部件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或者烧毁。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发动机62和所述排气管71之间,还设置有隔热罩72。以将所述排气管72和发动机62与所述机身2的内部空间相隔离。防止发动机62和排气管71自身的高温向外扩散而影响到无人直升机的正常运行。作为优选,请继续参阅图15-16,隔热罩72包括第一罩体721和第二罩体722。其中,第一罩体721与发动机62的形状相适配,套设在发动机62的外部,第二罩体722与排气管71的形状相适配,套设在排气管71的外部。且第一罩体721和第二罩体722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制作而成。且,第一罩体721的顶部为敞开式,便于冷却系统8的冷空气出口与第一罩体721的顶部相衔接,使得冷却系统8内的冷空气由第一罩体721的顶部的进入第一罩体721中对发动机62进行冷却。冷却系统8的内部结构在下面会进一步详述,此处先对排气系统7进行阐述。
[0061]进一步的,请结合图10所示,排气系统7中的所述排气管71可以包括:第一管711、第二管712、第一柔性连接件713和第二柔性连接件714。
[0062]其中,所述第一管711呈U型状。且所述第一管711包括用于与发动机62连接的第一柔性端7111和用于与第二管722连接的第二柔性端7112。所述第二管712呈直筒状,且所述第二管712包括用于与第一管711连接的第三柔性端7121和用于排放尾气的排气端7122。所述第一柔性端7111通过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713与所述发动机62柔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711相对于所述发动机62可以发生相对移动。所述第二柔性端7111通过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714与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柔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管712相对于所述第一管711可以发生相对移动。
[0063]具体来说,通过将第一管711设计成U型状,一方面节省第一管711在机身2的内部所占据的空间,另一方面对由发动机62排出的尾气进行一次缓冲,使得一次缓冲后的所述尾气得到第一次反弹。这是因为由发动机62排出的尾气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部分并非完全燃烧的气体,这样并非完全燃烧的气体随尾气从发动机62排出时,尾气与U型状的第一管711的管壁发生碰撞,得到一次缓冲,一次缓冲后的尾气在第一管711管壁的作用下得到第一次反弹,此时部分尾气会在第一次反弹作用力的作用下继续回流至发动机62中进行燃烧。提高发动机62的工作效率。
[0064]请继续参阅图11-12,作为优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713包括:第一弹簧组和第一板组。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714包括:第二弹簧组和第二板组。
[0065]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弹簧7131。所述第一板组包括第一固定板7132和第二固定板7133。所述第一固定板7132固定于所述发动机62的出气口处,所述第二固定板7133固定于所述第一柔性端7111上。且所述至少三个第一弹簧7131中,每一个第一弹簧7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71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7133连接。相同的,所述第二弹簧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弹簧7141。所述第二板组包括第三固定板7142和第四固定板7143。所述第三固定板7142固定于所述第二柔性端7112上,所述第四固定板7143固定于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上,且所述至少三个第二弹簧7141中,每一个第二弹簧71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板71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7143连接。
[0066]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动机62的出气口套设在所述第一柔性端7111上,并通过所述至少三个第一弹簧7131,将第一固定板7132和第二固定板7133柔性连接,这样使得第一固定板7132和第二固定板7133在第一弹簧7131弹性拉力或者弹性张力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最终通过第一固定板7132和第二固定板7133的靠近或者远离实现第一管711相对于发动机62可以发生相对移动。相同的原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柔性端7121套设在所述第二柔性端7112上,并通过所述至少三个第二弹簧7141,将第三固定板7142和第四固定板7143柔性连接,这样使得第三固定板7142和第四固定板7143在第二弹簧7141弹性拉力或者弹性张力的作用靠近或者远离。最终通过第三固定板7142和第四固定板7143的靠近或者远离实现第二管712相对于第一管711可以发生相对移动。
[0067]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柔性端7111套设在发动机62的出气口上,所述第二柔性端7112套设在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上;或者是,所述第一柔性端7111套设在发动机62的出气口上,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套设在所述第二柔性端7112上;或者是,发动机62的出气口套设在所述第一柔性端7111上,所述第二柔性端711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