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动平衡系统的柔性排气通道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99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2套设在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上等其他组合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换句话说,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柔性端7111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第二柔性端7112相对于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能够发生相对移动的套设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之所以需要实现第一柔性端7111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第二柔性端7112相对于所述第三柔性端7121能够发生相对移动,是因为无人直升机在飞行作业过程中,无论是由于机身内部组件正常工作,还是由于外界气流对机身的冲击,或者是其他外界因素,都会使得无人直升机的机身2发生震动,特别是对于排气系统7和发动机62而言,二者之间只有一个连接点,也即发动机62与第一管711的第一柔性端7111相连的点。这样因为仅存在一个着力点,当发生震动时,极易造成发动机62与第一管711的出现连接损坏甚至断裂,严重影响无人直升机的正常飞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713将发动机与排气管71柔性连接,使得二者之间在整个机身2发生频繁震动时,能够随着机身2的震动而相对移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因机身2的频繁震动而对发动机62与第一管711的连接造成损坏甚至断裂的技术缺陷。
[0069]更进一步的,由于排气管71的整体长度较长,当排气管71与发动机存在一个着力点时,由于机身2的震动,也极易造成排气管71的整个管身发生断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714将组成排气管71的第一管711,和第二管712柔性连接,使得二者之间在整个机身2发生频繁震动时,能够随着机身2的震动而相对移动,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因机身2的频繁震动而对排气管71的整个管身造成断裂的技术缺陷。
[0070]请继续参见图10,对于第二管712的排气端7122而言,至少包括:锥型筒7123、消声室7127。其中,所述锥型筒7123包括锥型宽口 7124和锥型窄口 7125,且所述锥型筒7123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口 7126。所述消声室7127呈空心圆筒状,套设在所述锥型筒7123的外围部位,并且所述消声室7127的一端与所述锥型宽口 7124匹配对齐,另一端包裹整个锥型窄口 7125。并且所述消声室7127包裹整个锥型窄口 7125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 7128。同时排气口 7128的中心轴线与锥型窄口 7125的中心轴线相互错开,即,二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0071]详细而言,上述阐述了通过将第一管711设计成U型状,使得对由发动机62排出的尾气进行一次缓冲,一次缓冲后的尾气在第一管711管壁的作用下得到第一次反弹,此时部分尾气会在第一次反弹作用力的作用下继续回流至发动机62中进行燃烧。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62的燃烧效率,达到在发动机62中的空气完全燃烧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在排气端7122中设计包括锥型宽口 7124和锥型窄口 7125的锥型筒7123结构,由于锥型宽口 7124的口径大于锥型窄口 7125的口径,使得锥型筒7123的筒径由锥型宽口 7124至锥型窄口 7125逐渐减少,进而形成锥型结构。从第一管711进入第二管712的尾气,在锥型筒7123的锥型壁的作用下进行二次反弹,进而实现尾气的二次缓冲。二次缓冲后的气体回流至发动机62中继续燃烧,达到了使发动机62中的气体完全充分燃烧的目的,通过尾气的一次缓冲和二次缓冲相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发动机62的燃烧效率。
[0072]同时,由于为了形成尾气的二次缓冲结构,因此用于尾气从锥型筒7123中流出的锥型窄口 7125的口径较小,进而尾气单从锥型窄口 7125流出时出气效率太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锥型筒7123的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口 7126,便于尾气一方面通过锥型窄口 7125流入消声室7127中,另一方面通过锥型窄口 7125消声室7127中,进而在保证尾气二次缓冲的同时,也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尾气的出气效率的目的。
[0073]再者,将排气口 7128的中心轴线与锥型窄口 7125的中心轴线相互错开,S卩,二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因为当尾气直接从锥型筒7123向外排出时,在气流的作用噪音较大。而本发明实施例在锥型筒7123的锥型窄口 7125处套设一个呈空心圆筒状的消声室7127,且消声室7127设置有排气口 7128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挡流板,该挡流板的板面与锥型窄口 7125的出气方向相垂直。当尾气由锥型窄口 7125排出时,排出的气流在消声室7127中会碰撞挡流板的板面,继而反弹。众所周知,在消声室7127中,当反弹的气流与正要撞击挡流板的气流相遇时,通过声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谷叠加),使得叠加后的气流达到了消声的目的。最终,消声后的气流从排气口 7128向外排出。起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无人直升机尾气噪音的作用。
[0074]对于冷却系统8部分,
[0075]请参阅图17-24,所述冷却系统部分至少包括:整流罩81和离心风扇82。所述整流罩81固定于所述无人直升机的第一侧22上,用于外界的冷空气流入。离心风扇82固定于所述整流罩81的内部,且所述离心风扇82与所述发动机62连接,并通过所述发动机62驱动所述离心风扇82进行转动,使得转动后的所述离心风扇82带动所述冷空气在所述整流罩81内进行流动。
[0076]其中,由于发动机62在燃烧的过程中,以及排气管71在排尾气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动机62还是排气管71,由于内部的气体温度很高使得二者均存在较高的温度。为了避免该较高的温度影响到机身2内部的其他部件,造成其他部件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或者烧毁。请参阅图17、18、19和图21、22,通过在无人直升机的第一侧22上固定一个整流罩81,该整流罩8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喇叭口,用于外界气流的流入。该整流罩81的底部与隔热罩721的第一罩体721相衔接,使得由整流罩81的喇叭口流入的气流通过整流罩81的底部进入第一罩体721内,进而通过第一罩体721将气流分散到无人直升机机身2内部的不同部位,达到对无人机机身的内部空间进行冷却的目的,有效的避免了较高的温度影响到机身2内部的其他部件,造成其他部件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损坏或者烧毁的技术缺陷。
[0077]同时,为了更有利于外界的空气快速、高效的由整流罩81的喇叭口流入整流罩81中。作为优选,本发明实施例还在整流罩81的内部设置有离心风扇82。可如图23-24所示,该离心风扇82通过离合器83与发动机62连接,使得通过发动机62驱动离心风扇82进行旋转。旋转中的离心风扇82在整流罩81的内部空间形成涡轮漩涡,进而将处于整流罩81的喇叭口外的冷空气吸入整流罩81中,进而对机身2的内部空间进行冷却。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离心风扇82的旋转,除了通过发动机62驱动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带有驱动功能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例如,通过在离心风扇82的内部安装驱动电池,或者将离心风扇82外接驱动电源等等,均适用于本发明。
[0078]对于动平衡系统9部分,
[0079]请参阅图25-26,所述动平衡系统9至少包括:尾旋翼91、旋翼轴92、和动平衡组件93。其中,所述旋翼轴91通过所述动平衡组件93与所述尾旋翼91转动连接,且所述尾旋翼91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桨翼4的转动平面相垂直。
[0080]具体而言,由于无人直升机的两个尾旋翼91需要在沿旋翼轴92方向上做动平衡调节,使得尾旋翼91、旋翼轴92的重心靠近两个尾旋翼91的连接部位处,以使整机平稳。但如果盲目增加尾旋翼91/旋翼轴92的局部重量而达到上述目的时,也会影响尾旋翼91的转速,进而影响无人直升机的飞行作业。
[0081]然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平衡系统9,通过在非尾旋翼91/旋翼轴92的其他部位,增设动平衡组件93,在不影响尾旋翼91的转速情况下,调节整机的动平衡度,降低无人直升机的尾部3振动水平,克服了因盲目增加尾旋翼91/旋翼轴92的局部重量,而对尾旋翼91转速造成影响的技术缺陷。
[0082]其中,动平衡组件93包括:至少一个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