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膜套入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65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膜套入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收缩膜垂直套入,具有左右间距横向调整位移机构,以对不同直径的胶膜进行套入传动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收缩膜广泛使用于物品外表作为包装、广告的卷标,如饮料、罐头、CD-R光盘片包装盒等等物品,因受物品表面材料及节省表面印刷制程的限制,必需借助可热收缩套入物品表面的收缩膜以包装于物品表面。
现有的供热收缩膜套入包装物品的机械,均为产品生产线上的大型包装系统,必需视不同产品外观的直径予以调整不同直径的胶膜套入机进行胶膜套入,需要耗费大量的生产机器设备成本,不符产品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
因此该行业从业者进行改进,如台湾第311592号,包装机切刀机构之改良新型专利案及美国发明专利第5791220号(Cutting device of packingapparatus)案,其中,图2至图4所示的现有胶膜套入机结构中,利用数个挠性轴联结器34与胶膜传动轴35连接,借助该挠性轴联结器提供胶膜传动轴挠性的调整范围,以让两胶膜传动轴35间可以进行左右横向的位移调整,但是,此种调整方式存在缺陷是,挠性轴联器仅能提供有限的挠性范围,胶膜传动轴左右位移调整间距相当微小,对于不同直径的胶膜套入调整并无太多作用,且该挠性轴联器容易因弹性疲乏而损坏,必需经常检修更换;再者,挠性轴联器在不同挠折角度会造成所连接的胶膜传动轴间的动力传输不均衡,易使胶膜在进行垂直套入时有因震动而套入不顺畅或拉力不均而形成皱折,造成胶膜套入机在实际应用上的不便及困扰。
另外,在相关的在前专利文献中,美国发明专利第5531858号(SHRINKABLE LABEL INSERTING MACHINE)案揭示可调整胶膜套入直径的装置及技术,该美国在前专利申请案中,是由复杂的传动结构进行传动胶膜套入滚轴,例如以复杂的连结臂导引滑块活动及齿轮啮合传动,除了会大量损耗传动动力外,该连结臂结构也大幅度限制胶膜套入直径的调整范围,且左右胶膜套入滚轴的传动力量也不均匀,仍存在着使胶膜套入包装物时因滚轴力量不均匀而致使胶膜产生套入不顺畅及拉力不均而形成皱折的问题。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具有一位移机构及一对移动座,位移机构供移动座进行左右位移的间距调整,移动座供数个齿轮连接,齿轮连接数个胶膜传动轴,借助移动座的位移调整而让胶膜传动轴间的间距进行大幅度间距调整,可使胶膜套入直径调整具有较大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即是在于提供一种胶膜套入调整装置,移动座上的齿轮间借助一时归皮带进行环绕连接,无论移动座进行变大间距或缩小间距的胶膜套入直径调整,该时归皮带都能对各齿轮间及胶膜传动轴提供均匀平衡的传输动力,使胶膜套入更加顺畅且不会产生胶膜拉力不均而形成皱折问题及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调整装置,结合于一胶膜套入机后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位移机构,设于一胶膜套入机后端;至少一对移动座,结合于位移机构,借助位移机构调整移动座向内或向外横向位移;数个齿轮,分别结合于位移机构两侧及各移动座背面;数个胶膜传动轴,一端连接设于各移动座背面的齿轮,另一端经位移机构穿出于胶膜套入机前端面板以接触胶膜套入机套筒的胶膜表面;一时归皮带,环绕各齿轮之间,使各齿轮及胶膜传动轴连接成同步传动运转的结构;一驱动马达,设于位移机构一侧,该驱动马达的转轴与设于位移机构一侧的齿轮连接,驱动该齿轮,并通过时归皮带同步传动各齿轮及胶膜传动轴旋转。
前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中位移机构包括一外壳;数条轨道,各轨道横跨连接于外壳内部两侧上、下端之间;至少两对滑动座,该滑动座分别套接于轨道之间,使滑动座沿轨道轨迹左、右横移;至少一对辅助移动板,该辅助移动板上、下端分别连接于滑动座之间,使辅助移动板与滑动座同步左、右横向位移;至少一对移动块,各移动块对应连接于辅助移动板,该移动块内设有一螺孔;一螺杆,螺杆一端自外壳一侧螺入穿过移动块的螺孔,该螺杆另一端自外壳另一侧穿出;一旋动组件,与螺杆穿出外壳一端连结。
前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中辅助移动板上设有数个穿孔。
前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中胶膜传动轴穿出胶膜套入机的一端结合一接触滚轮。
前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中时归皮带为双面具有凸齿的时归皮带。
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调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包括一位移机构、至少一对移动座、数个齿轮、数个胶膜传动轴、一时归皮带、一驱动马达;该位移机构结合在一胶膜套入机后端;移动座结合在位移机构,借助位移机构控制进行左右横向位移;齿轮分别结合在移动座上及位移机构两侧;胶膜传动轴一端与齿轮结合,另端延伸至胶膜套入机前端接触胶膜表面;时归皮带环绕于各齿轮之间;驱动马达设在位移机构周缘,该驱动马达连接位移机构一侧的齿轮,以通过时归皮带传动所有齿轮进行转动,使胶膜传动轴同步转动,并可以通过位移机构调整移动座的左右位移而调整胶膜传动轴间的左右横向间距,让不同直径的胶膜套入操作可获得调整,并使胶膜套入机达到可以大幅度调整胶膜套入直径及在任何胶膜套入直径状态下可维持套入传动动力均匀平衡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机下方的包装物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结构剖视图,显示移动机构及移动座的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结构放大图,显示齿轮、时归皮带及驱动马达间的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主视图,显示胶膜传动轴间的间距调整状态。
图7A为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机下方的包装物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胶膜套入调整装置、10位移机构、11外壳、12轨道、13轨道、14滑动座、15滑动座、16辅助移动板、161穿孔、17移动块、171螺孔、18螺杆、19旋动组件、20移动座、30移动座、40齿轮、50齿轮、60胶膜传动轴、61接触滚轮、70时归皮带、80驱动马达、81转轴、200胶膜套入机、210套筒、220面板、221长孔、230胶膜、240包装物。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调整装置100,包括一位移机构10、至少一对移动座20及30、数个齿轮40及50、数个胶膜传动轴60、一时归皮带70及一驱动马达80;其中,该位移机构10设于一胶膜套入机200后端(如图2所示),该胶膜套入机200的型式不限,在本实用新型中列举现有的垂直胶膜套入机械为实施例进行说明,该胶膜套入机200的前端设有一套筒210及一面板220,该套筒210供一胶膜230垂直套入,面板220两侧分别设有数个长孔221。
上述位移机构10包括一外壳11、数条轨道12及13、至少两对滑动座14及15、至少一对辅助移动板16、至少一对移动块17、一螺杆18及一旋动组件19;其中,外壳11结合于胶膜套入机200面板220后端,轨道12及13横跨连结于外壳11内部两侧上、下端之间,该滑动座14及15分别套接于轨道12及13间,使滑动座14及15可沿轨道12及13轨迹进行左、右横移,该一对辅助移动板16上、下端分别连结于滑动座14及15间,使辅助移动板16与滑动座14及15可进行同步左、右横向位移,该辅助移动板16上设有数个穿孔161,该穿孔161吻合对应于胶膜套入机200面板220上的长孔221。
前述的一对移动块17对应连结于辅助移动板16,移动块17内设有一螺孔171,螺杆18一端自外壳11一侧螺入穿过移动块17的螺孔171,螺杆18另一端自外壳另一侧穿出,螺杆18一端还与前述的旋动组件19连接,通过旋动组件19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动操作以同步同向转动螺杆18,让移动块17向左或向右横向位移,再由移动块17同步带动辅助移动板16、滑动座14及15向左或向右同步横向位移。
移动座20及30分别连结于滑动座14及15的后端,使移动座20及30可随着位移机构10的旋动组件19旋动操作时,与该滑动座14及15进行同步的向左或向右横向位移。齿轮40连结固定于两移动座20及30背面,齿轮40与移动座20及30固定的排列方式及位置并不以图2所示为限,齿轮50分别结合固定于位移机构10的外壳11两侧后方。胶膜传动轴60一端连结于两移动座20及30背面的齿轮40上,该胶膜传动轴60所连接的齿轮40位置及数量并不加以限定,是依胶膜套入机200实际的操作需求而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是列举在两移动座20及30背面上、下两端各选定连接一对齿轮40为例,该胶膜传动轴60另一端穿过的辅助移动座16的穿孔161并经由该面板220的长孔221穿出(如图4所示),胶膜传动轴60一端结合一接触滚轮61,以借助该接触滚轮61接触图1所示的胶膜套入机200的滚筒210上的胶膜230表面。
再配合参阅图5所示,上述时归皮带70是环绕于两移动座20及30背面的各齿轮40及位移机构10外壳11两侧的齿轮50之间,让各齿轮40和50、胶膜传动轴60间形成同步连动的传动结构,该时归皮带70的形式不限,在本实用新型中是以双面都具有凸齿的时归皮带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驱动马达80设于位移机构10一侧(如图2及图5所示),该驱动马达80的转轴81与设于位移机构10一侧的齿轮50相连接,以借助该驱动马达80直接驱动齿轮50运转,再通过时归皮带70传动各齿轮40及50,让连接齿轮40的胶膜传动轴60也同步转动。
再配合图6及图7所示,为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调整装置100在实际应用于胶膜套入机200进行胶膜230套入操作的应用状态;其中,借助驱动马达80的运转,让齿轮40及50通过时归皮带70的连动运转,使该胶膜传动轴60也同步驱动旋转,使胶膜传动轴60穿出面板220的长孔221一端的接触滚轮61,以通过旋转磨擦力将套筒210上的胶膜230向下拉动而套入胶膜套入机200下方的包装物240上(图1A、图7A所示),该胶膜套入机200的操作动作及步骤,如胶膜套入及胶膜切割等操作动作,属于现有技术,故不进行赘述。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100,当需要根据包装物240胶膜套入直径变化时,例如包装物240直径变大,需套入相对大直径尺寸的胶膜230,套筒210必需更换成直径较大者,且需调整胶膜传动轴60一端的接触滚轮61时,仅需通过调整旋动位移机构10的旋动组件19,使旋动组件19带动移动座20及30的一者向左,另一者向右,即两者相对向外横移,以让胶膜传动轴60一端的接触滚轮61也同步沿着长孔221向外侧方向位移,使该相对于两移动座20及30位置上的接触滚轮61间的横向间距变大(如图7所示),以配合胶膜套入机200的套筒210直径加大后,可以让接触滚轮61同样地接触于套筒210外的胶膜230表面而进行上述胶膜230传动套入包装物240之操作。
本实用新型胶膜套入调整装置100的特点在于,该移动座20及30无论是向内或向外横向位移,改变胶膜传动轴60横向间距的状态下,都可使时归皮带70随时与齿轮40及50保持紧密的连接关系,而且对各胶膜传动轴60提供的传动动力都可确保均匀平衡一致,使胶膜230表面受该胶膜传动轴60一端接触滚轮61接触磨擦传动的力量均匀平衡,胶膜230套入包装物240的操作更加顺畅,进而提高胶膜套入操作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位移机构,设于一胶膜套入机后端;至少一对移动座,结合于位移机构,借助位移机构调整移动座向内或向外横向位移;数个齿轮,分别结合于位移机构两侧及各移动座背面;数个胶膜传动轴,一端连接设于各移动座背面的齿轮,另一端经位移机构穿出于胶膜套入机前端面板以接触胶膜套入机套筒的胶膜表面;一时归皮带,环绕各齿轮之间,使各齿轮及胶膜传动轴连接成同步传动运转的结构;一驱动马达,设于位移机构一侧,该驱动马达的转轴与设于位移机构一侧的齿轮连接,驱动该齿轮,并通过时归皮带同步传动各齿轮及胶膜传动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包括一外壳;数条轨道,各轨道横跨连接于外壳内部两侧上、下端之间;至少两对滑动座,该滑动座分别套接于轨道之间,使滑动座沿轨道轨迹左、右横移;至少一对辅助移动板,该辅助移动板上、下端分别连接于滑动座之间,使辅助移动板与滑动座同步左、右横向位移;至少一对移动块,各移动块对应连接于辅助移动板,该移动块内设有一螺孔;一螺杆,螺杆一端自外壳一侧螺入穿过移动块的螺孔,该螺杆另一端自外壳另一侧穿出;一旋动组件,与螺杆穿出外壳一端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板上设有数个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传动轴穿出胶膜套入机的一端结合一接触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归皮带为双面具有凸齿的时归皮带。
专利摘要胶膜套入调整装置,包含位移机构、移动座、齿轮、胶膜传动轴、时归皮带、驱动马达;位移机构结合于胶膜套入机后端,移动座结合于位移机构,通过位移机构进行左右横向位移,齿轮分别结合于移动座上及位移机构两侧,胶膜传动轴一端结合于齿轮,且另端延伸至胶膜套入机前端接触胶膜表面,时归皮带环绕于各齿轮间,驱动马达设于位移机构周缘,驱动马达连接位移机构一侧的齿轮,通过时归皮带传动所有齿轮转动,使胶膜传动轴同步转动,并借助位移机构调整移动座的左右位移而调整胶膜传动轴间的左右横向间距,以配合不同直径的胶膜进行套入传动。
文档编号B65C3/06GK2767327SQ200420056860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0日
发明者洪子钦 申请人:洪子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