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686阅读:10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口上的液体回流装置,尤其是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丝扣盖或卡口盖式的油壶、瓶装酱油、醋、洗发水、液体香料等,使用时瓶嘴口的少量残液,无法回流入瓶内,淌到瓶身外侧,沿瓶流淌到放置液瓶的台面上,造成台面污染,影响整洁和美观。市面上已有部分带防漏回流装置的瓶,一般都带瓶身整体出售,也有单独出售的,基本满足液体回流防漏的要求,但有上部密封盖密封不严,重复使用性差,下部和瓶口连接部分单一,密封不严等缺陷,使用面受到局限,特别是某些带挥发气体的液体和容易氧化变质的液体,不只是液体不外流的问题,而是要求液体回流防漏装置有更好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回流防漏瓶盖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好,适用性更强的,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上盖,包括开启手柄,与瓶盖连接的变形条等,第二部分瓶盖,包括连接设置、回流孔、出口等,其特征在于上盖中布置有密封凹形环,瓶盖上布置有密封凸形环,两者成半圆形或弧形吻合;瓶盖上还布置有密封内插口和与瓶口对应的连接设置。与瓶口对应的连接设置可以是丝扣,也可以是卡口,是由被配用的瓶口形状和尺寸决定的。
密封凹形环与密封凸形环是紧配合,密封内插口,插入瓶口内径,也是紧配合,都起密封作用,利用本身具有的材料弹性压入。瓶盖出口的顶平面和上盖内顶平面为平面紧贴吻接密封。
本实用新型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按要匹配的瓶口设计的连接设置将本实用新型装配在相应的瓶口上,利用手柄将上盖揭起,沿着柔性变形条翻转开,倾斜瓶体,倒出液体,扶正瓶体液体便沿出口外设置的环形斜沟经回流孔流回瓶内,达到回流防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用塑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实用,密封性能好,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瓶内造成所装液体的氧化和污染,也能防止液体气味外泄,可多次重复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上盖1,包括开启和柄2、密封凹形环3、与瓶盖连接的变形条4等构成;第二部分瓶盖7,包括密封凸形环5、密封内插口6、连接设置丝扣8、回流孔9、出口10等构成。本实施例1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是使用在具丝扣的瓶口的瓶上,连接设置是相应的丝扣8。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与瓶口连接,利用手柄2,打开上盖1,沿变形条4翻转开,倾斜瓶体,液体从出口10流出,用后扶正瓶体,盖好上盖2,出口上的液体,便自动沿瓶盖7的出口10外设置的环形斜沟,经回流孔9流回瓶内,达到回流防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简单,可与要匹配的瓶口丝扣定型设计,可多次重复使用,密封性能好,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瓶内造成液体氧化和污染,也能防止液体气味外泄。
实施例2如图3所示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除了连接设置,是根据相匹配的无丝扣的瓶口,设计为卡口11的连接设置外,其余所有结构、使用方法及功能均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2适用于所匹配的瓶口需卡口连接的地方。
权利要求1.一种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其组成的第一部分上盖(1)包括开启手柄(2)、变形条(4),第二部分瓶盖(7)包括回流孔(9)、出口(10),其特征在于上盖(1)中布置有密封凹形环(3);瓶盖(7)上布置有密封凸形环(5)、密封内插口(6)和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设置为丝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设置为卡口(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适应性强、可重复使用的瓶口盖式液体回流防漏装置。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上盖,包括开启手柄、与瓶盖连接的变形条,第二部分瓶盖,包括连接设置、回流孔和出口,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上盖中布置有密封凹形环,瓶盖上布置有密封凸形环,两者吻合密封;瓶盖上布置有内插口,可插入瓶口内径,瓶盖上布置有丝扣或卡口的连接设置,以便装配在相应的瓶口上。打开上盖,可倒出液体,扶正瓶体,液体可沿环形斜沟经回流孔流回瓶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盛装液体的瓶口上,防止液体流到瓶外造成污染和浪费,防止空气进入瓶内,还能防止液体气味外泄。
文档编号B65D47/40GK2873648SQ200520128869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李晓慧, 贺国庆 申请人:李晓慧, 贺国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