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接收开启装置的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7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于接收开启装置的包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延伸的顶板的包装。设想将该包装用于盛放湿的或 干的可倾注的食品,例如果汁、牛奶、酒、番茄汁、玉米片等,因此,该包 装的基本设计理念是使该设想的用法可以实现。该包装可用于其他种类的食物。
背景技术
EP1172301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倾注的食品的密封包装。该包装由片才才包 装材料制成,且具有由横向密封带穿过的顶壁,形成沿着折线和顶壁共面折 叠且折叠在顶壁上面的扁平的突出翼片。开启装置装配到顶壁部分上。该翼 片具有放置在密封带和折线之间的条状辅助部分,这样,顶壁可用于开启装 置的部分的区域增加了辅助部分的宽度。然而,应该注意,在包装的内侧上 折线会干扰开启装置的有效自由倾注的区域。辅助区域仅在包装的外侧给出 扩大的紧固区域。
因此,还没有形成适于接收具有大有效倾注区域的大开启装置的令人满 意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接收提供大有效倾注区域的大开启装置 的包装。
该目的通过一种包装得以实现,该包装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两个侧面 板,形成自底部到顶部在纵向方向延伸的管状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该包 装进一步包括第一上面板,其由前面板在纵向方向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 基本形成包装的顶部;第一组两个折翼,每个折翼由各自的侧面板在纵向方 向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和各自的侧面板共面;以及第二组两个折翼,其 在横向于纵向方向的相互相对的横向方向上延伸,每个折翼由第一上面^反在
第一上面板的各自的侧边上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和各自的侧面板共面;
其中,第一组的两个折翼中的每一个折翼与第二组折翼中各自的折翼相联, 以及其中,第一组的折翼的各自的内表面邻接第二组各自相联的折翼的内表 面。
通过折翼和面板的这种结合,可以形成所有的上面板可用作接收开启装 置的有效区域的包装。由于第一组折翼的折翼邻接第二组折翼的内侧,折翼 将延伸向外。由相互邻接的折翼形成的凸耳向下折叠至和侧面板共面,并与 其外侧邻接,进而不干扰用于开启装置的有效表面。由于折翼或面板没有延 伸至包装内,就没有现有技术出现的任何折翼或面板干扰自由倾注区域的情 况。
折翼和面板的这种结合还可以使它有可能形成适于湿的或干的可倾注 的食品,例如果汁、牛奶、酒、番茄汁、玉米片等的紧密包装。面板和折翼 是相互的延伸部,且它们适于相互邻接以便相互密封。
此外,由于第二组折翼在自第一上面板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上面板会
具有基本覆盖包装的整个顶部的延伸部。当折叠第一上面板以形成包装的顶 部时,第二组折翼的折翼仍可将第 一上面板固定在侧面板上。
优选的实施例参照从属权利要求。
包装可进一步包括第二上面板,其由后面板在纵向方向的延伸部形成, 并折叠至和第一上面板一起部分形成包装的顶部。这样,就可以容易提供平 面的顶部,并仍具有用于提供开启装置的大有效表面。第二上面板优选地仅 沿着顶部延伸一个足够为第一面板提供安全和紧密密封的距离,因而,第一 上面板形成包装的顶部的主要部分。
第一和第二上面板的每一个可包括密封区域,其从各自的上面板在纵向 方向上延伸,并沿着各自的上面板在^f黄向方向上延伸并穿过一距离。通过沿
一密封区域,可能通过邻接密封区域的内侧形成该密封。这样,例如可能使 用在内侧具有热密封聚合物层的层压包装材料。通过延伸密封区域,可能使 它已连接至第二组面板,进而具有密封区域的自动导引作为第一上面板在最 终的包装上的延伸部。因而,第二上面板上的密封区域将折叠至第二上面板 上,其减小了通过第二上面板的引入而损失的表面面积。
第二上面板可具有一个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其等于第二上面寺反的密
封区域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采用这种设计,通过邻接密封区域形成的密 封翼在向后折叠至邻接第二上面板时,其上边缘基本和后面板齐平。这样, 用于接收开启装置的最大表面区域可由第一上面板形成,并且密封翼仍不会 延伸穿过包装的底部。此外,包装具有在美学上吸引人的外观,在包装的上 表面上没有截然不同的线。优选的,密封翼的上边缘略^f效位于上表面的周边 内,以避免密封翼由于失误,如由相邻的包装而被钩住。
各自的侧面板可具有平行于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其中,第一组折翼的 各自折翼可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部沿着所述宽度延伸,优选地 沿着整个宽度延伸。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折翼,它们可以使在侧面板上的延 伸部密封紧密,从而由于它们将剩余至少相同量的有效几何空间,所以仍可 以如所希望的形成第二组折翼。
第一上面板在折叠为上面板之前具有沿着纵向方向的长度,其中,第二 组折翼的各自折翼可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部沿着所述长度延 伸,优选是沿着整个长度延伸。和第一组折翼的折翼类似,形成折翼的这种 方式折翼可以使在上面板上的密封紧密,而由于它们会剩余至少相同量的有 效几何空间,所以仍可以如所希望的形成第 一组折翼。
包装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上面板上的开启装置。正如上面所提及的,以 几乎所有的包装顶部表面区域可用于开启装置的方式形成上面板。此外,没 有折翼或面板延伸至包装内部,否则,折翼或面板将潜在的干扰开启装置的 自由倾注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折叠为一个包装的坯件,其适于接 收提供大的有效倾注区域的大开启装置。
该目的通过一坯件实现,该坯件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两个侧面板,其
适于形成管状容器主体,并因而从底部到顶部纵向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该坯件进一步包括第一上面板,其由前面板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形成,并 折叠至基本形成包装的顶部;第一组两个折翼,其中,a)每个折翼由第一上 面板在第一上面板的各个侧边缘上的延伸部形成,并相对于第一上面板折 叠,或者,b傳二组的第一折翼由第一上面板在第一上面板的一侧上的延伸 部形成,第二组的第二折翼由互补的第一上面板的一侧上的延伸部形成,当 坯件形成为包装时,互补的第一上面板适于与第一上面板重合,其中,第一 组的两个折翼中的每一个折翼与第二组折翼中各自的折翼相联,以及其中,第一组的折翼的各自的内表面适于邻接第二组各自相联的折翼的内表面。
釆用折翼和面板的这种结合,可以形成所有的上面板可用作接收开启装 置的有效区域的包装。由于第一组折翼的折翼适于邻接第二组折翼的内侧, 折翼将延伸至最终的包装的外面。由相互邻接的折翼形成的凸耳向下折叠至 和侧面板共面,并与侧面板的外侧邻接,因而不会与用于开启装置的有效表 面干扰。由于没有折翼或面板延伸至最终的包装内,就没有现有技术中出现 的任何折翼或面板与自由倾注区域干扰的情况。
折翼和面板的这种结合还可以形成适于湿的或干的可倾注的食品,例如 果汁、牛奶、就、番茄汁、玉米片等的紧密包装。面板和折翼是相互的延伸 部,且它们适于相互邻接,以便相互密封。
此外,由于第二组折翼自第一上面板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上面^反将 具有基本覆盖包装的整个顶部的延伸部。当折叠第一上面板以形成包装的顶 部时,第二组折翼的折翼仍可将第 一上面板固定在侧面板上。
由于本发明引入不同种类型的在不同的横向位置被纵向切割的坯件,因 此,要求保护在权利要求中涉及坯件的替换方案。
如果例如坯件的纵向切口位于后面板的中心,第二组折翼将是已经作为 坯件的上面板的物理延伸部。
如果例如坯件的纵向切口位于包装前面的纵向角内,就将浪费材料,且
如果折翼自上面板在两个横向方向时延伸,就很难形成包装。在这种情况下, 适于与前面板的切口侧连接的侧面板就有小纵向密封折翼。该小纵向密封折
翼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形成互补的上表面。该互补的上表面承载第二组折 翼的第二折翼。因而第二组折翼的一个折翼形成为上表面的一个真实的物理 延伸部,而另一个折翼形成为上表面的假想的几何延伸部,其由互补的上表 面承载,当坯件形成为包装时,该互补的上表面和第一上表面重合。在该位 置,第二折翼也变为上表面的物理延伸部。
优选的实施例参见从属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中各个特征获得的各自 优点对应涉及最终包装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相应的特征进行详细讨论。相同的 讨论还适用于涉及坯件的从属权利要求。
坯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二上面板,其由后面板在纵向方向的延伸部形成,
并适于和第一上面板一起折叠以部分形成包装的顶部。
第一和第二上面板的每一个可包括密封区域,其自各自的上面板在纵向
方向上延伸,并沿着各自的上面板在^f黄向方向上延伸穿过一距离。
第二上面板可具有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其等于第二上面板的密封区 域在纵向方向上的延伸部。
各自的侧面板可具有平行于横向方向延伸的宽度,其中第一组折翼的各 自折翼可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部沿着所述宽度延伸,优选沿着 整个宽度延伸。
第 一上面板可具有沿着纵向方向的长度,其中第二组折翼的各自折翼可 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部沿着所述长度延伸,优选沿着整个长度 延伸。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通过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l是依据本发明的坯件,示出适于折叠并密封以形成依据本发明的包
装的面板和折翼;
图2示出处于已折叠的坯件以形成具有开口上端的管的状态下的坯件或 包装的顶部透视图3示出处于上面板和相联的折翼已开始折叠的状态下的坯件或包装的 顶部透^L图4示出处于折翼和密封区域被密封但包装承没有达到最终形状的状态 下的坯件或包装的顶部透视图5示出设有开启装置的最终包装。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详细的描述将涉及坯件或包装,这根据给出的更好理解的术语。所讨论 的坯件是用于形成包装的中间产品。
参照图1,坯件包括前面一反IO、后面4反12和两个侧面^反14, 16。该坯 件进一步包括沿着一个侧面板16延伸的纵向密封折翼18。前面板IO和第一 侧面板14通过折线11连接,第一侧面板14和后面板12通过折线13连接, 后面板12和第二侧面板16通过折线15连接,以及第二侧面板16和纵向密 封折翼18通过折线17连接。前面板10、后面板12和两个侧面板14, 16 适于绕着折线11, 13和15相互折叠,以形成管状容器主体。密封折翼18
绕着折线17折叠,并密封至前面板10。密封折翼18的外侧密封至前面板 10的内侧。
在底部区域A,坯件设有由多个折线限定的连续的坯件带。密封区域a 和b适于相互邻接,内侧对内侧,从而形成所谓的密封翼。在形成第一侧面 板延伸部的区域内形成的三角形区域21, 22和23适于折叠,这样将较小的 三角形区域21和23向回折叠至较大的三角形22上。进而形成闭合容器的 三角形凸耳。该凸耳可绕着折线22a在侧面板14和三角形区域22之间折叠 以邻接并被密封至包装的底部。同样,在形成第二侧面板16延伸部的区域 内形成三角形区域24, 25, 26进行折叠,以形成顺序地折叠并密封至包装 底部的凸耳。底板27和28朝向相互折叠,使得密封区域a和b相互邻接。 两个底板27和28的每一个占据包装底部的一半。由于在本领域中,使用这 种由多个折线限定的连续带形成包装底部是^^知的,所以该底部形成方法就 不详细讨论了。
坯件进一步包括第一上面板40,其由在纵向方向L前面板10的延伸部 形成。第一上面板40可绕着折线31在前面板10和第一上面板30之间相对 于前面板IO折叠。
第二上面板50由在纵向方向L后面板12的延伸部形成。第二上面板 50可绕着折线51在后面板12和第二上面板50之间相对于后面板12折叠。
坯件进一步包括第一组两个折翼40, 60,每个折翼由各自侧面板14, 16的延伸部形成。折翼40, 60可绕着各自的折线41, 61在折翼40, 60和 各自的侧面板14, 16之间折叠。
坯件进一步包括第二组两个折翼45, 65,每个折翼由上面板30的延伸 部形成。应当理解,折翼45中的一个形成为上面板30的真实的物理延伸部, 而另一个折翼65则形成为上面板30的假想的几何延伸部。如图2所示,当 折叠坯件以形成具有开口端的管状容器主体时,作为密封折翼18在纵向方 向L上的延伸部的密封区域19形成第一上面板30的一部分30,。在该位置, 第二折翼65也成为上面板30的物理延伸部。如果坯件的纵向切口已位于后 面板12的中心,折翼45, 65可为已经作为坯件的上面板30的物理延伸部, 而在坯件内不存在上面板30的假想延伸部30,。第二组折翼的折翼45, 65 和第一上面板30和30,的各自部分共同绕着折线33, 33,折叠。
每个折翼40, 60和各自的第二组折翼的折翼45, 65相联。位于形成第一侧面^反14的延伸部的区域内的折翼40, 45相互相联,位于形成第二侧面 板16的延伸部的区域内的折翼60, 65相互相联。第一组折翼的两个折翼40, 60通过切割线46, 66和各自相联的第二组折翼的折翼45, 65分离。
当形成为包装时,相联的折翼适于邻接并内侧对内侧相互密封或粘合 (参见图3)。为了得到紧密角第一和第二上面板的每一个包括密封区域32, 52,其自各自的上面板30, 30,, 50在纵向方向L延伸。密封区域32, 52 在各自的横向方向Tl, T2上延伸经过各自的上面板30, 30,, 50,并形成 附加的密封区域32b, 32c, 52b, 52c,其在横向方向Tl, T2上从各自上面 板30, 50延伸的主要密封区域32a, 32b延伸,并具有在横向方向上与各自 的上面板30, 50相同的宽度。
如上面所提及的,第一和第二组折翼的相联的折翼40, 45; 60, 65通 过切割线46, 66分离。因此形成的折翼40, 45, 60, 65为三角形形状。第 一组折翼的折翼40, 60形成为等腰三角形,它们的各自的底边沿着各自侧 面板14, 16的所有顶边缘(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二组折翼的折翼45, 65 形成为等腰三角形,它们的各自的底边在纵向方向L上沿着上面板30, 30, 的所有高度延伸。当两个相联折翼40, 45; 60, 65的边缘由于没有切割而 对准时,两个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形,而各自折翼的底边形成直角三角形的 较小的侧边。从而相联折翼由直角等腰三角形沿着直角等腰三角形的高度通 过切割线46, 66分割为两等分而形成。
如图2所示,前面板IO,后面板12和侧面板14, 16形成为管状容器主 体。正如纵向方向上所看到的,由于附加的密封区域32b, 32c, 52b, 52c 连接至相邻的面板或折翼,所以它们被引导至所要求的位置。密封区域32b, 32c连接至第二组折翼的折翼45, 65上。要求使折翼45, 65沿着容器的周 边(如图2所示),或者要求使它们和第一上面板30基本位于同一平面。无论 如何,密封区域32b, 32c和折翼45, 65位于同一平面。密封区域52b, 52c 由连接至密封区域52b, 52c的小三角形面板52d引导至侧面板14, 16以及 第一组折翼的折翼40, 60。因而,折翼40, 60和第二上面板50的密封区域 52b, 52c沿着容器主体的周边。
如果希望有一个液密包装,最好存在位于相邻的面板或折翼之间的角处 的三角形面板52d, 52e、第二上面板50的附加的密封区域52b, 52c、第二 上面板50以及第一组折翼的折翼40, 60。三角形面板52d, 52e在包装的背
部的顶角处提供连续的材料。同样,附加的密封区域32b, 32c和第二组折 翼的折翼45, 65之间的连接提供了沿着从容器主体向外一定距离的密封翼 32, 52的连续的材料。
此外,为了在前面板IO、各自的侧面板14, 16以及第一上面板30形成 所形成的包装两个前部上角的地方提供紧密角,切割线46和66没有向下一 直切割至前面板10的角。切割线46, 66在离前面板10的角一距离处转换 为折线。各自切割线46, 66的没有切割但折叠的部分的长度和附加的密封 区域32b, 32c; 52b, 52c的长度相对应。
还应当注意,除了切割处外,切割线46和66的外部,图1中坯件的轮 廓内所有的线都是折线,这便于将坯件正确的折叠成包装。折线可使用任何 适当的弯折方法形成。
参照图3,应当注意第二上面板50的密封区域52重新折叠回上面板50 上,外侧对外侧,而第一上面板30的密封区域32基本上和第一上面板30 在同一平面延伸。密封区域32, 52相互密封,内侧对内侧。
第二组折翼的折翼45, 65开始围绕折线33, 33,向外折叠,第一组折翼 的折翼40, 60基本和第一上面板30在同一平面上开始延伸。折翼40, 45; 60, 65相互密封,内侧对内侧。当密封区域32, 52和折翼40, 45; 60, 65 相互密封时,包装达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
最后,通过分别沿着侧面板14, 16向下折叠折翼40, 45; 60, 65形成 包装。釆用这种折翼的折叠,密封区域32, 52所形成的密封翼被折叠并沿 着第二上面板50保持向下。
包装设有位于第一上面板30上的开启装置70。当包装设有开启装置时, 在形成包装的过程中有多种情况。例如,适于提供一个具有位于第一上面板 30上的通孔的坯件,并当其处于如图2所示的状态下,适于向包装加入开启 装置,因为其处于该点时,可以容易地进入第一上面板30的两侧(内侧和外 侧)。应当注意,由于第一上面板30在纵向方向L上具有的延伸部大于第二 上面板50的相应的延伸部,所以可自由进入第一上面板30的内部,也可用 于所需的空间大于在管状容器主体的周边内的可用空间的工具。
第二上面板50在纵向方向L上具有的延伸部等于第二上面板50的密封 区域52在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部。采用这种设计,由邻接的密封区域32, 52所形成的密封翼在向回折叠至邻接第二上面板50时,使其上边缘和后面
板12基本齐平(参见图5)。优选的是,密封翼的上边缘略微位于上表面的周 边内,以防止密封翼由于失误例如由相邻的包装夹住。
总之,可以说包装的各自坯件包括前面板10,后面板12以及两个侧面 板14, 16,形成一个自底部向顶部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管状容器主体。 第一上面板30由前面板10在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以基本形 成包装的顶部,第一组两个折翼40, 60的每一个由各自的侧面板14, 16在 纵向方向L上的延伸部形成,第二组两个折翼45, 65在4黄向于纵向方向L 的相互相对的横向方向Tl, T2延伸,每个折翼45, 65在第一上面板30的 各自侧边上由第一上面板30的延伸部形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得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几种改型和变化。
例如,可注意到尽管公开了具体类型的底部形成方法,但可采用多种其 他的方法。利用略微不同的方法可以典型的形成山形盖顶容器,其中,侧面 板的延伸部处的三角形部分可折叠至容器主体内,密封翼仅具有沿着前和后 面板的延伸部,三角形折翼的外部的密封区域重新折叠至该较短的密封翼 内。可注意到还存在多种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采用的其他的底部密封技术。
还可注意,提供平面放置的坯件的纵向切口可在横向方向上的另 一个位 置处提供,只要在切口处沿着在切口处的面板的纵向方向上的整个高度提供 对应于密封折翼18和密封区域19的密封折翼即可。
还可注意,折翼没有完全作为三角形延伸,而在三角形的顶部切掉的地 方形成为截顶三角形。该截顶构形在图1中用虚线40t, 45 t, 60 t, 65 t表 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装,包括前面板(10)、后面板(12)和两个侧面板(14,16),形成自底部到顶部在纵向方向(L)延伸的管状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进一步包括第一上面板(30),其由前面板(10)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基本形成包装的顶部;第一组两个折翼(40,60),每个折翼由各自的侧面板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和各自的侧面板(14,16)共面;以及第二组两个折翼(45,65),其在横向于纵向方向(L)的相互相对的横向方向(T1,T2)上延伸,每个折翼(45,65)由第一上面板(30)在第一上面板(30)的各自的侧边上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和各自的侧面板(14,16)共面;其中,第一组的两个折翼(40,60)中的每一个折翼与第二组折翼中各自的折翼(40和45,60和65)相联,以及其中,第一组的折翼的各自的内表面邻接第二组各自相联的折翼的内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包装进一步包括第二上面板 (50),其由后面板(12)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和第一上面斗反 (30)—起部分形成包装的顶部。
3. 才艮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面板(30, 50) 的每一个包括密封区域(32, 52),其/人各自的上面板(30, 50)在纵向方向(L) 上,并沿着各自的上面板(30, 50)在各自的横向方向(T1, T2)上和穿过一距 离(32b, 32c, 52b, 52c)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第二上面板(50)具有在纵向 方向(L)上的延伸部,其等于第二上面板(50)的密封区域(52)在纵向方向(L)上 的延伸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各自的侧面板(14, 16)具有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T1, T2)延伸的宽度,以及其中第一组折翼的各 自折翼(40, 60)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边沿着所述宽度延伸,优 选是沿着整个宽度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第一上面^反(30) 在折叠为上面板之前具有沿着纵向方向(L)的长度,以及其中第二组折翼的各自折翼(45, 65)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边沿着所述长度延伸,伊C 选是沿着整个长度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包装进一步包4舌 位于第一上面板(30)上的开启装置。
8. —种坯件,包括前面板(IO)、后面板(12)和两个侧面板(14, 16),其适 于形成管状容器主体,并且因而从底部到顶部在纵向方向(L)延伸,其特征在 于,该坯件进一步包括第一上面板(30),其由前面板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基 本形成包装的顶部;第一组两个折翼(40, 60),每个折翼由各自侧面板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 部形成,并相对于各自的侧面板(14, 16)折叠;第二组两个折翼(45, 65),其在4黄向于纵向方向(L)的相互相对的一黄向方 向(Tl, T2)上延伸,其中a) 每个折翼(45, 65)由第一上面板(30)在第一上面板(30)的各自侧边缘上 的延伸部形成,并相对于第一上面板(30)折叠,或者,b) 第二组的第一折翼(45)由第一上面板(30)在第一上面板(30)的一侧上 的延伸部形成,第二组的第二折翼(65)由互补的第一上面板(30,)的一侧上的 延伸部形成,当坯件形成为包装时互补的第一上面板(30,)适于与第一上面4反 (30)重合,其中,第一组的两个折翼(40, 60)中的每一个折翼与第二组折翼中各自 的折翼(40和45, 60和65)相联,以及其中,第一组的折翼(40, 60)的各自的内表面适于邻接第二组各自相联 的折翼(45, 65)的内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坯件进一步包括第二上面板 (50),其由后面板(12)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并适于折叠至和第一上 面板(30)—起部分形成包装的顶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上面板(30, 50) 的每一个包括密封区域(32, 52),其从各自的上面板(30, 50)在纵向方向(L) 上,并沿着各自的上面板(30, 50)在各自的横向方向(T1, T2)上和穿过一距 离(32b, 32c, 52b, 52c)延伸。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二上面板(50)具有在纵 向方向(L)上的延伸部,其等于第二上面板(50)的密封区域(52)在纵向(L)上的延伸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各自的侧面板 (14, 16)具有平行于所述横向方向(T1, T2)延伸的宽度,以及其中第一组折 翼的各自折翼(40, 60)形成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边沿着所述宽度延 伸,优选是沿着整个宽度延伸。
13. 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坯件,其中,所述第一上面板(30) 具有沿着纵向方向(L)的长度,以及其中第二组折翼的各自折翼(45, 65)形成 为三角形或截顶三角形,其底边沿着所述长度延伸,优选是沿着整个长度延 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和坯件,包括前面板(10)、后面板(12)和两个侧面板,形成自底部到顶部在纵向方向(L)延伸的管状容器主体。第一上面板(30)由前面板(10)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并折叠至基本形成包装的顶部。第一组两个折翼(40,60)的每个折翼由各自侧面板(14,16)在纵向方向(L)的延伸部形成。第二组两个折翼(45,65)在横向于纵向方向(L)的相互相对的横向方向(T1,T2)上延伸,每个折翼(45,65)由第一上面板(30)在第一上面板(30)的各自的侧边缘上的延伸部形成。
文档编号B65D5/74GK101360655SQ200680051187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
发明者安特杰·罗森特雷特 申请人:斯托拉恩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