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托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436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托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托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给料机中的输送带架设在托辊上,托辊通常采用双托 辊结构,上托辊不但要承担输送带的重量,还要承担输送带上物料的 重量,因此对其强度要求较高。现有的钢托辊均由单根的钢管经机械 加工成型,钢管的外侧设有橡胶缓冲圈,钢管的外壁面上还设有与输 送带相配合的凹槽。为了使橡胶缓冲圈的顶面与凹槽外侧的壁面相平 齐以保证较好的配合精度,钢管的加工过程中要切削掉相当于橡胶缓 冲圈厚度的金属层,由此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又增加了机械加工的 难度,提高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托辊,减少了机械加工量并降 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托辊, 包括位于辊体表面且沿辊长方向设置的缓冲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 承压管和右承压管,所述的左承压管和右承压管与其之间的连接管或 盘沿轴长方向连为一体,缓冲圈套设在左、右承压管上,连接管或盘 的外部周边开设有与其轴心线相垂直的凹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连接管接合为一体的 左承压管和右承压管,凹槽设置在连接管上,这种设置方式可使操作 人员仅需要对连接管实施加工成型凹槽部,而无需对左、右承压管进 行切削加工或金加工量极少,因而大幅降低了加工量,减少了生产成 本且避免了浪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托辊,包括位于辊体表面且沿辊长方向设
置的缓冲圈1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承压管30和右承压管40,所述 的左承压管30和右承压管40与其之间的连接管或盘20沿轴长方向连 为一体,缓冲圈10套设在左、右承压管30、 40上,连接管或盘20的 外部周边开设有与其轴心线相垂直的凹槽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管或盘20的外缘直径小 于或等于缓冲圈10的外缘直径。
所述的连接管或盘20的外缘直径,在图1中即为连接管或盘20 的最外侧部分的直径,缓冲圈10的外缘直径也即为指缓冲圈10的最 外侧部分的直径,连接管或盘20的外缘直径小于或等于缓冲圈10的 外缘直径可以使得托辊的外侧较为平齐,更易于和其上侧的环形胶带 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左、右承压管30、 40的长度 和外径均相等,凹槽21设置在连接管或盘20沿轴长方向的中部,如 图1所示。
采用上述方式可以促进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进而加快了生产 速度,生产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左、右承压管30、 40和连接管或盘20之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接 合为一体,比如采用螺纹连接、焊接或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左承压管30和右承压管40 与连接管或盘20之间为过盈配合。这种配合方式可以保证较高的配合 精度,同时免除了焊接时对焊缝的检验探伤等工序,也避免了螺纹连 接时的连接处强度较低的问题。过盈配合可以采用局部加热等方式实 现。
过盈配合可以采用左、右承压管30、 40伸入连接管或盘20内部; 也可以采用在连接管或盘20的两端设置有较小管径的凸出部,此较小 的外径与承压管30、 40的内径相吻合,连接管或盘20以此较小管径 的凸出部伸入左、右承压管30、 40的内部而实现过盈配合。作为本实 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管或盘20的内径与左、右承压管30、 40的外径相吻合。这样可以使承压管30、 40伸入连接管或盘20内部, 从而保证托辊的整体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管或盘20的两端开口处 的内部均设有与各自开口端面等距的环状凹台22。当设置了环状凹台 22后,左、右承压管30、 40插入连接管或盘20的长度相等,两管的 受力状况是对称的,从而避免了托辊各部分受力不均的现象发生,延 长了托辊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所述的左、右承压管30、 40与连接管或盘20的内 部设有一个支撑芯管50,芯管50的轴线与左、右承压管30、 40的轴 线相互重合,芯管50的两端设有支撑板或盘61固定在左、右承压管 30、 40的端口内侧,芯管50的两端头伸出在托辊的外侧。
装配时将芯管50的伸出在托辊外侧的两端头架设在支架上,由电 机带动即可实现托辊的平稳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芯管50的两端 套设有固定环60,固定环60与芯管50之间通过键62传动配合,固定 环60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左、右承压管30、 40的端口内侧的支撑板或 盘61。
左、右承压管30、 40和芯管50之间为键连接,可以使托辊的部 件之间易于装配,且便于更换受损部件,有利于托辊的维修保养。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环60上设有用 来紧固固定环60和键62的连接件63。此举可以使左、右承压管30、 40和芯管50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固,连接件63可以采用螺钉或螺栓, 也可以由螺栓和螺母相配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环60的 外壁面上设有阶梯状的环台,支撑板或盘61固定在环台处。如图l所
示,环台的设置可以使支撑板或盘61与固定环60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托辊的结构还可以用在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也可以用在其 它类似的结构或其他输送设备上,因而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托辊,包括位于辊体表面且沿辊长方向设置的缓冲圈(10),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承压管(30)和右承压管(40),所述的左承压管(30)和右承压管(40)与其之间的连接管或盘(20)沿轴长方向连为一体,缓冲圈(10)套设在左、右承压管(30、40)上,连接管或盘(20)的外部周边开设有与其轴心线相垂直的凹槽(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管或盘(20)的外缘直径小于或等于缓冲圈(10)的外缘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右承压管(30、 40)的长度和外径均相等,凹槽(21)设置在连接管 或盘(20)沿轴长方向的中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左、右承压管(30、 40)与连接管或盘(20)之间为过盈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管或盘(20)的内径与左、右承压管(30、 40)的外径相吻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 管或盘(20)的两端开口处的内部均设有与各自开口端面等距的环状 凹台(2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右承压管(30、 40 )与连接管或盘(20)的内部设有一个支撑芯管(50 ), 芯管(50)的轴线与左、右承压管(30、 40)的轴线相互重合,芯管(50)的两端设有支撑板或盘(61)固定在左、右承压管(30、 40) 的端口内侧,芯管(50)的两端头伸出在托辊的外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管 (50)的两端套设有固定环(60),固定环(60)与芯管(50)之间 通过键(62)传动配合,固定环(60)的外侧设有固定在左、右承压 管(30、 40)的端口内侧的支撑板或盘(61)。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 环(60)上设有用来紧固固定环(60)和键(62)的连接件(63)。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托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 环(60)的外壁面上设有阶梯状的环台,支撑板或盘(61)固定在环 台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托辊。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辊体表面且沿辊长方向设置的缓冲圈,还包括左承压管和右承压管,所述的左承压管和右承压管与其之间的连接管或盘沿轴长方向连为一体,缓冲圈套设在左、右承压管上,连接管或盘的外部周边开设有与其轴心线相垂直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可使操作人员仅需要对连接管实施加工成型凹槽部,而无需对左、右承压管进行切削加工或机械加工量极少,因而大幅降低了加工量,减少了生产成本且避免了浪费。
文档编号B65G39/00GK201193155SQ20072013124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程联合, 齐成林 申请人:程联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