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和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445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和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和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
技术背景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车身通过搬送载体在输送线上运转。搬 送过程由于涂装工艺的要求因此在搬送过程轨道有上下坡,在上下坡的过程 中车身是倾斜的,车身的重心位置始终是在变化的。同时汽车车身在前处理 过程中受到喷淋系统的外力作用及在电泳过程受到电泳液的浮力作用,从而 使车身有脱离搬送载体的可能。传统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把车身固定在搬送载 体上,因此,固定的可靠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设备的可靠性较差,很 难实现全自动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把车身可 靠的固定在搬送载体上、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设备的可靠性、满足全自动 生产的要求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 的防漂浮装置,它包括在搬送载体的上表面内、外两端的左、右两侧部均固 定设置有承载板体,在相对于搬送载体左、右两侧边缘的承载板体上表面设 有向上伸出的上卡钩,在承载板体上方设有可相对承载板体滑动的防脱卡板, 使防脱卡板的滑动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态,在设有上卡钩一侧的 防脱卡板下表面边缘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卡钩,在搬送载体上设有使防脱卡板 的下卡钩与承载板体的上卡钩柔性锁扣一起的锁紧装置,在搬送载体下方设 有将锁扣一起的下卡钩与上卡钩打开的打开装置。在搬送载体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内安装板与外安装板,内安装板与外安 装板的相对壁面开设有内滑槽与外滑槽,且内滑槽与外滑槽的长度方向与车 体长度方向垂直, 一导向板滑动插接在由内滑槽与外滑槽形成的槽体内,在 内安装板与外安装板上表面左右间隔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顶端部固 定连接所述的承载板体。在导向板上固定有横向伸出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滑动插接在两连接板 上开设的滑孔内,在安装杆上设有外挡片,处于搬送载体外侧的连接板外表
面固定有内挡片,在外挡片与内挡片之间的安装杆上套接有被压縮的锁紧弹 簧,锁紧弹簧的内端部固定在内挡片上。在所述搬送载体下方设有上层轨道,上层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搬送载体的 宽度方向一致,在上层轨道上固定设有第一双向气缸,第一双向气缸的两活 塞杆向搬送载体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两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在上层轨道 内滑动的滑块,在每块滑块上均设有向上伸出的拨杆,相应地,在安装杆内 端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出的与拨杆配合的挡块。在上层轨道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承载块。在上层轨道下方固定设有下层轨道,所述下层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搬送载 体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下层轨道上固定设有第二双向气缸,第二双向气缸的 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上层轨道下表面左右两侧铰接有挡 板,所述挡板下段通过带座轴承铰接在上层轨道下表面,挡板的底端部铰接 在第二双向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挡板的上端部间歇性从搬送载体上表面凸起。在下层轨道的两端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伸开到位的第一行程开关 与第二行程开关,在上层轨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收縮复位的第七 行程开关与第八行程开关。在上层轨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伸开到位的第三行程开关与第 四行程开关,在上层轨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收縮复位的第五行程 开关与第六行程开关。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把车身可靠的固定在搬送载体上,以提高生产效 率,增加设备的可靠性,满足全自动生产的要求。


图l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中的承载板体与防脱卡板构成的锁扣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搬送载体2的上表面内、外两端的左、右两侧部均固定设 置有承载板体9,在相对于搬送载体2左、右两侧边缘的承载板体9上表面 设有向上伸出的上卡钩90,在承载板体9上方设有可相对承载板体9滑动的 防脱卡板4,使防脱卡板4的滑动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态,在设 有上卡钩卯 一侧的防脱卡板4下表面边缘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卡钩40,在搬 送载体2上设有使防脱卡板4的下卡钩40与承载板体9的上卡钩90柔性锁 扣一起的锁紧装置,在搬送载体2下方设有将锁扣一起的下卡钩40与上卡钩 90打开的打开装置。在搬送载体2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内安装板1 与外安装板3的相对壁面开设有内滑槽10与外滑槽30,且内滑槽10与外滑 槽30的长度方向与车体长度方向垂直, 一导向板6滑动插接在由内滑槽10 与外滑槽30形成的槽体内,在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上表面左右间隔固定 设置有连接板11,在连接板11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承载板体9。在导向板6上固定有横向伸出的安装杆5,所述安装杆5滑动插接在两 连接板11上开设的滑孔12内,在安装杆5上设有外挡片8,处于搬送载体2 外侧的连接板11外表面固定有内挡片13,在外挡片8与内挡片13之间的安 装杆5上套接有被压縮的锁紧弹簧7,锁紧弹簧7的内端部固定在内挡片13 上。在所述搬送载体2下方设有上层轨道14,上层轨道14的长度方向与搬 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上层轨道14上固定设有第一双向气缸15,第 一双向气缸15的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两活塞杆的端部 分别连接有在上层轨道14内滑动的滑块16,在每块滑块16上均设有向上伸 出的拨杆17,相应地,在安装杆5内端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出的与拨杆17配 合的挡块18。在上层轨道14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承载块19。在上层轨道14下方固定设有下层轨道20,所述下层轨道20的长度方向 与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下层轨道20上固定设有第二双向气缸21, 第二双向气缸21的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上层轨道14 下表面左右两侧铰接有挡板22,所述挡板22下段通过带座轴承23铰接在上 层轨道14下表面,挡板22的底端部铰接在第二双向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 挡板22的上端部间歇性从搬送载体2上表面凸起。在下层轨道20的两端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21伸开到位的第一行 程开关Kl与第二行程开关K2,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 缸21收縮复位的第七行程开关K7与第八行程开关K8。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15伸开到位的第三行程开
关K3与第四行程开关K4,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15 收縮复位的第五行程开关K5与第六行程开关K6。第一双向气缸15的活塞杆向内收縮,使得滑块16均向内滑动,在滑块 16上设置的向上伸出的拨杆17推动安装杆5内端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出挡块 18,使安装杆5向内推进,使得防脱卡板4下表面边缘设置的下卡钩40与承 载板体9的上卡钩90脱离,此时,即可在搬送载体2上装载车体。车体24 装载完毕,第一双向气缸15的活塞杆收縮,使得防脱卡板4下表面边缘设置 的下卡钩40在锁紧弹簧7的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向承载板体9的上卡钩90滑 动,直至下卡钩40与上卡钩90柔性锁扣一起,车体24的裙边25即被锁定, 无法再漂浮。当搬送载体2运载着车体24到位时,安装在上层轨道14上的承载块19 顶住搬送载体2,而此时安装在下层轨道20上的第二双向气缸21运作,通 过第二双向气缸21的伸縮带动联接在它两头的挡板22,此时挡板22通过安 装在上层轨道14上的带座轴承23发生转动。下卡钩40与上卡钩90钩住车体24的裙边25使得车体24无法漂浮。而 当车体前处理结束或电泳完成后,安装在上层轨道14上的第一双向气缸15 开始运作,同样通过第一双向气缸15的收縮带动连接在第一双向气缸15活 塞杆端部的滑块16向上层轨道14中部滑动,同时安装在滑块16上的拨杆 17向上层轨道14中部滑动,通过挡块18使得安装杆5向搬送载体2中部滑 动,从而带动下卡钩40脱离上卡钩90,使得下卡钩40脱离车体24的裙边 25,此时整个防漂浮装置运作结束。在安装杆5上面装有锁紧弹簧7,使得推杆推进推出时有一定的预紧力, 使上挂钩能很好的挂住车体。当第二双向气缸21收縮到一定位置时第一行程开关K1与第二行程开关 K2打开,此时第二双向气缸21停止工作,而防漂浮装置也夹紧车体进行前 处理或电泳。当前处理或电泳结束后,第二双向气缸21伸开到第七行程开关 K7与第八行程开关K8时,此时第二双向气缸21停止工作。同时第一双向 气缸15开始收縮到第五行程开关K5与第六行程开关K6,此时第一双向气 缸15停止工作,同时车体也脱离了防漂浮装置,等车体运行走后第一双向气 缸15再收縮到第三行程开关K3与第四行程开关K4,此时第一双向气缸15 再停止工作。如此反复运行对车体进行防漂浮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在搬送载体(2)的上表面内、外两端的左、右两侧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体(9),在相对于搬送载体(2)左、右两侧边缘的承载板体(9)上表面设有向上伸出的上卡钩(90),在承载板体(9)上方设有可相对承载板体(9)滑动的防脱卡板(4),使防脱卡板(4)的滑动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态,在设有上卡钩(90)一侧的防脱卡板(4)下表面边缘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卡钩(40),在搬送载体(2)上设有使防脱卡板(4)的下卡钩(40)与承载板体(9)的上卡钩(90)柔性锁扣一起的锁紧装置,在搬送载体(2)下方设有将锁扣一起的下卡钩(40)与上卡钩(90)打开的打开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搬送载体(2)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内安装板(1)与外安 装板(3),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的相对壁面开设有内滑槽(10) 与外滑槽(30),且内滑槽(10)与外滑槽(30)的长度方向与车体长度方向 垂直, 一导向板(6)滑动插接在由内滑槽(10)与外滑槽(30)形成的槽体 内,在内安装板(1)与外安装板(3)上表面左右间隔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1), 在连接板(11)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承载板体(9)。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导向板(6)上固定有横向伸出的安装杆(5),所述安装杆(5)滑动插接在两连接板(11)上开设的滑孔(12)内,在安装杆(5)上 设有外挡片(8),处于搬送载体(2)外侧的连接板(11)外表面固定有内挡 片(13),在外挡片(8)与内挡片(13)之间的安装杆(5)上套接有被压縮 的锁紧弹簧(7),锁紧弹簧(7)的内端部固定在内挡片(1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搬送载体(2)下方设有上层轨道(14),上层轨道(14) 的长度方向与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上层轨道(14)上固定设有 第一双向气缸(15),第一双向气缸(15)的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2)的宽 度方向伸出,在两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在上层轨道(14)内滑动的滑块(16),在每块滑块(16)上均设有向上伸出的拨杆(17),相应地,在安装 杆(5)内端部固定设有向下伸出的与拨杆(17)配合的挡块(1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上层轨道(14)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承载块(19)。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上层轨道(14)下方固定设有下层轨道(20),所述下层轨 道(20)的长度方向与搬送载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在下层轨道(20)上 固定设有第二双向气缸(21),第二双向气缸(21)的两活塞杆向搬送载体(2) 的宽度方向伸出,在上层轨道(14)下表面左右两侧铰接有挡板(22),所述 挡板(22)下段通过带座轴承(23)铰接在上层轨道(14)下表面,挡板(22) 的底端部铰接在第二双向气缸(21)的活塞杆端部,挡板(22)的上端部间 歇性从搬送载体(2)上表面凸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下层轨道(20)的两端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21) 伸开到位的第一行程开关(Kl)与第二行程开关(K2),在上层轨道(14) 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二双向气缸(21)收縮复位的第七行程开关(K7)与第八 行程开关(K8)。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及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 置,其特征是在上层轨道(14)上设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15)伸开 到位的第三行程开关(K3)与第四行程开关(K4),在上层轨道(14)上设 有用于检测第一双向气缸(15)收縮复位的第五行程开关(K5)与第六行程 开关(K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和电泳过程中的防漂浮装置,在搬送载体的上表面内、外两端的左、右两侧部均固定设置有承载板体,在相对于搬送载体左、右两侧边缘的承载板体上表面设有向上伸出的上卡钩,在承载板体上方设有可相对承载板体滑动的防脱卡板,使防脱卡板的滑动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状态,在设有上卡钩一侧的防脱卡板下表面边缘设有向下伸出的下卡钩,在搬送载体上设有使防脱卡板的下卡钩与承载板体的上卡钩柔性锁扣一起的锁紧装置,在搬送载体下方设有将锁扣一起的下卡钩与上卡钩打开的打开装置。本发明使用时,能把车身可靠的固定在搬送载体上,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设备的可靠性,满足全自动生产的要求。
文档编号B65G49/00GK101392398SQ20081015661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张元兴, 毛辉平, 陆雷兵 申请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