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分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266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铁氧体分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氧体分粒装置,用于将
彼此粘结在一起的铁氧体分开。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经配料、混料和由冲压成形机冲压成坯后的铁氧体坯体是以叠 置状态地送入窑炉如隧道窑烧结的,在1320-138(TC左右的高温烧结下,坯体发生软化,再 经窑炉降温段降温并且出窑炉冷却至常温后,铁氧体之间出现相互粘结的现象,如果不将 彼此粘结在一起的铁氧体分开,那么后道的作业如抛光和检测等无法进行。 已有技术对彼此粘结在一起的铁氧体的分粒(分离)均是由工人手工作业完成 的,由于铁氧体之间的粘结程度较为顽固,因而无法徒手(赤手)分粒,必须借助于自制的 简易工具如略带有刃口的竹片或木片或其它等效的工具从相互粘结在一起的铁氧体之间 的极为微渺的缝隙中插入,强行将粘结在一起的铁氧体分开。这种手工分粒的作业方式存 在以下两点欠缺一是投入人力多,分离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当铁氧体的 体积越小并且较为薄时,人工分离的难度便越大,并且给铁氧体造成的伤害几率也相应增 大;二是竹片或木片或其它类似性的分离用工具因强度有限,更换频繁,然而倘若改用强度 大的例如金属制的分粒工具,那么无疑会进一步提高损及铁氧体的几率。鉴此,有必要予以 改进,本实用新型在下面将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而高效地将彼此粘结在一起的铁氧体分 开并且还可避免在分离过程中致损铁氧体的铁氧体分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铁氧体分粒装置,包括一工作台;一作 用缸,以卧置状态地支承在工作台上;一推板导向机构,与所述工作台固定;一推板,与所 述作用缸联结并且与推板导向机构相滑配;一推料平台,与所述推板导向机构固定并且与 所述推板的下表面接触;一构成有馈料槽腔的料槽座,与所述推料平台固定并且与推料平 台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出料口 ;一馈料槽,下部置入于所述的馈料槽腔中并且由料槽座擒 持,该馈料槽的底部与所述的推料平台的表面保持有隙道,隙道与推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相对并且与所述的出料口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配有一对作用缸座,作用缸 的两端固定在作用缸座上,而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的工作台上,所述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 端部固定有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与所述的推板的一端固定联结,而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的 推板导向机构滑动配合并且还与所述的推料平台的表面接触,推板的推面与所述的隙道相 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所述的一 对作用缸座的纵截面形状各呈L形。
4[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板导向机构包括推板座、第一、
第二导向杆、第一、第二弹簧、压辊轴和压辊,推板座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的侧面固定,上部
探出工作台的台面并且构成有一对彼此相对应的折边,一对折边之间构成有一滑槽,所述
的推板与滑槽相滑配,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的一对折边中的其中一个折边相配接,而第二导
向杆与一对折边中的另一个折边相配接,压辊轴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另一端套设
在第二导向杆上,压辊转动地设置在压辊轴的中部,第一弹簧套置在第一导向杆上,而第二
弹簧套置在第二导向杆上,其中,所述的压辊对应于所述滑槽的上方,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上
端支承在第一导向杆的顶部,下端支承在所述的压辊轴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弹簧的上端抵
挡在第二导向杆的顶部,下端抵挡在所述的压辊轴的另一端,所述的推料平台与推板座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折边的长度方向的近中部各
开设有一导向杆配接孔,各导向杆配接孔为内螺纹孔,所述的第一、第二导向杆的下端各具 有外螺纹,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孔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辊通过轴承而转动地设置于
所述的压辊轴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料平台的一端构成有一弯折 部,该弯折部与所述的推板座固定,在推料平台的另一端以倾斜状态地固定有一落料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槽座上配置有至少一个擒 持螺钉,擒持螺钉与所述的馈料槽的下部的侧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馈料槽具有一堆料腔,该堆 料腔的下部的腔口部位具有一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挡料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积极意义在于在作用缸的工作下,使推板往复运 动,在推板的运动下,能将由馈料槽馈入的彼此粘连在一起的铁氧体在推料平台上分开并 且遂出,因此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实施手工分粒,不仅可以节约人力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 度,而且可以显著地提高分粒的效率,此外还可避免对铁氧体的损害。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暨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 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 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附图,给出了一工作台l,在本实施例中,对工作台1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不需 要具体限定,但优选采用矩形体的结构,在工作台1的台面的一端并且优选的位置处于居 中部位通过一对作用缸座23以卧置状态地(水平状态)固定一作用缸2,具体是将作用 缸2的缸体的一端即图示的右端与一对作用缸座23中的右边的一个作用缸座23固定,而将作用缸2的缸体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左端与一对作用缸座23中的左边的一个作用缸座23 固定。由图所示,一对作用缸座23的纵截面形状各为L形。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在探出 缸体外的端部与一连接头211的一端联结(本实施例采用螺纹联结),而连接头211的另一 端即图示的左端构成有一推板插置槽2111,在该推板插置槽2111内插入推板4的一端(图 示的右端),并且用螺钉或铆钉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固定,推板4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与下 面将要详细描述的推板导向机构3滑配。前述的作用缸2既可以是油缸,也可以是气缸,本 实施例选择后者,即采用气缸。由于已选定作用缸2为气缸,因此作用缸2的第一、第二接 口23a、23b各为进出气接口,各由图示的压縮空气管路与图中示意的电磁换向阀8连结,而 电磁换向阀8既可直接与产气装置例如空气压縮机连结,也可由管路81先与空气压力调节 阀9连结,再由空气压力调节阀9经相应的管路与产气装置(空气压縮机)连结。电磁换 向阀8和空气压力调节阀9可以设置在前述的工作台1的工作台腔体中,也可以设在工作 台1的外壁体上,前述产气装置既可以安置在工作台腔体中,也可以设置于其它区域。由电 磁换向阀8的工作,使第一、第二接口 22a、22b交替进气、出气,从而使作用缸柱21往复运 动,由作用缸柱21携推板4左、右往复运动。上面提供的电磁换向阀8和空气压力调节阀9 均可从市场购置,例如电磁换向阀8优选而非限于地选用由中国上海康为自控阀门有限公 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4V210型调节阀,而空气压力调节阀9优选使用由中国上海华奥仪表 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HPR66型空气压力调节阀。 继续见附图,申请人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推板导向机构3的结构,一纵 截面形状大体上呈凹字形的推板座31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图示左侧的侧壁固 定,固定方式优选采用焊接,推板座31的上部探出于工作台1的表面,也就是说推板座31 的高度方向的一部分(上部)高出于工作台1的台面,并且在该推板座31的上部的长度方 向的对应两侧各弯折成有一折边311,一对折边311彼此对应,一对折边311之间所保留的 间隙或称间距构成为滑槽3112,前述的推板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侧沿与滑槽3112相滑配。 在前述的一对折边311上并且位于折边31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各开设有一具有内螺 纹的导向杆配接孔3111。第一、第二导向杆32、33的下端各具有外螺纹,与导向杆配接孔 3111螺纹配接。在压辊轴36的一端开设有一第一导向杆孔361,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二导向 杆孔362,前述的第一导向杆32在穿过第一导向杆孔361后将其下端与图示的左边的折边 311上的导向杆配接孔3111配接(螺纹配合),而前述的第二导向杆33在穿过第二导向杆 孔362后将其下端与图示的右边的折边311上的导向杆配接孔3111螺纹旋接配合。压辊 轴36的中部通过轴承371转动地设置压辊37。由图所示,压辊37对应于前述的滑槽3112, 以便对与滑槽3112相滑配的推板4的上部限位,避免推板4跳出滑槽3112。压辊37是能 够浮动的,具体由设在第一导向杆32上的第一弹簧34和设在第二导向杆33上的第二弹簧 35来保障。因为,第一弹簧34的上端支承在(也可称抵挡在)第一导向杆32顶部扩设的 凸台上,下端支承在压辊轴36的左端的第一导向杆孔361的对应部位,第二弹簧35的上端 支承在(也可称抵挡在)第二导向杆33顶部扩设的凸台上,下端支承在压辊轴36的右端 的第二导向杆孔362的对应部位。 仍见附图,在前述的推板座31上固定推料平台5,具体是在推料平台5的右端 (图示位置状态为例)构成有一弯折部52,用图中示意的但未分配附图标记的螺钉与推板 座31固定,而推料平台5的左端以倾斜状态地固定有一落料槽51。由附图所示,推料平台5对应于推板4的下方,以便供推板4在伸出滑槽3112时贴触,即推板4可滑动地搁置于推 料平台5上。在推料平台5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优选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一料槽座6,料槽座6 的形状呈马蹄形,也可称U形,料槽座6的底部与前述的推料平台5的上表面之间保留有一 出料口 61,在料槽座6的一侧配有一对擒持螺钉63,用来对下面即将提及的馈料槽7支固 (也可称为钳制)。馈料槽7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U形的腔构成为堆料腔71。馈料槽7的 底部与前述的推料平台5的上表面是不接触的,即与推料平台5的上表面之间留有得以供 单枚铁氧体10通过的隙道72,隙道72既与推板4的推面41相对应,又与出料口 61相对 应。为了避免位于堆料腔71中的铁氧体10倾出,将整个馈料槽7以倾斜状态地置入于料 槽座6的馈料槽腔62中,并且在堆料腔71的下部的腔口部位构成一挡料板73,由推料板 73对铁氧体10阻挡。前述的一对擒持螺钉63对馈料槽7的侧壁支固。 申请人: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出自铁氧体烧结窑炉的并且已冷却的 需要分粒的铁氧体10由工人装入馈料槽7的堆料腔71中,开启空气压縮机,并且预先调整 空气压力调节阀9的空气压力。在产气装置即空气压縮机的工作下(并且电磁换向阀8接 通电源),作用缸2处于工作状态,作用缸柱21往复运动,带动推板4往复运动,当推板4向 左滑动时,推板4从隙道72进入,其推面41推及堆料腔71中的前面的一枚铁氧体10,使该 枚铁氧体10与相粘连的上面的一枚铁氧体10分离,被分离的铁氧体10从出料口 61经落 料槽51落入预置在落料槽51处的容器中(图中未示出),每当推板4推动一次,堆料腔71 中的铁氧体IO在自重力作用下自动下移一枚铁氧体10的程度,待堆料腔71中的铁氧体10 减少时,则由在线工作人员喂入,以免出现待机情形。如果铁氧体10的厚度发生变化,那么 可将馈料槽7在馈料槽腔62中的位置上移,上移后再用擒持螺钉63固定,至于料槽座6与 推料台5的台面之间的距离即出料口 61的高度应当满足常规的铁氧体10的最大厚度。
权利要求一种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1);一作用缸(2),以卧置状态地支承在工作台(1)上;一推板导向机构(3),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一推板(4),与所述作用缸(2)联结并且与推板导向机构(3)相滑配;一推料平台(5),与所述推板导向机构(3)固定并且与所述推板(4)的下表面接触;一构成有馈料槽腔(62)的料槽座(6),与所述推料平台(5)固定并且与推料平台(5)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出料口(61);一馈料槽(7),下部置入于所述的馈料槽腔(62)中并且由料槽座(6)擒持,该馈料槽(7)的底部与所述的推料平台(5)的表面保持有隙道(72),隙道(72)与推板4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对并且与所述的出料口(61)相对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2)配有一对作 用缸座(23),作用缸(2)的两端固定在作用缸座(23)上,而作用缸座(23)固定在所述的 工作台(1)上,所述作用缸(2)的作用缸柱(21)的端部固定有一连接头(211),该连接头 (211)与所述的推板(4)的一端固定联结,而推板(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推板导向机构(3) 滑动配合并且还与所述的推料平台(5)的表面接触,推板(4)的推面(41)与所述的隙道 (72)相对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2)为油缸或气 缸,所述的一对作用缸座(23)的纵截面形状各呈L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为气缸。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导向机构(3)包 括推板座(31)、第一、第二导向杆(32、33)、第一、第二弹簧(34、35)、压辊轴(36)和压辊 (37),推板座(31)与所述工作台(1)的一端的侧面固定,上部探出工作台(1)的台面并且 构成有一对彼此相对应的折边(311),一对折边(311)之间构成有一滑槽(3112),所述的推 板(4)与滑槽(3112)相滑配,第一导向杆(32)与所述的一对折边(311)中的其中一个折 边(311)相配接,而第二导向杆(33)与一对折边(311)中的另一个折边(311)相配接,压 辊轴(36)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导向杆(32)上,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导向杆(33)上,压辊(37) 转动地设置在压辊轴(36)的中部,第一弹簧(34)套置在第一导向杆(32)上,而第二弹簧 (35)套置在第二导向杆(33)上,其中,所述的压辊(37)对应于所述滑槽(3112)的上方,所 述的第一弹簧(34)的上端支承在第一导向杆(32)的顶部,下端支承在所述的压辊轴(36) 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弹簧(35)的上端抵挡在第二导向杆(33)的顶部,下端抵挡在所述的压 辊轴(36)的另一端,所述的推料平台(5)与推板座(31)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折边(311)的长度 方向的近中部各开设有一导向杆配接孔(3111),各导向杆配接孔(3111)为内螺纹孔,所述 的第一、第二导向杆(32、33)的下端各具有外螺纹,外螺纹与所述的内螺纹孔相配合。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37)通过轴承 (371)而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的压辊轴(36)的中部。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平台(5)的一端构 成有一弯折部(52),该弯折部(52)与所述的推板座(31)固定,在推料平台(5)的另一端以 倾斜状态地固定有一落料槽(51)。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槽座(6)上配置有至 少一个擒持螺钉(63),擒持螺钉(63)与所述的馈料槽(7)的下部的侧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铁氧体分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料槽(7)具有一堆料 腔(71),该堆料腔(71)的下部的腔口部位具有一全封闭或半封闭的挡料板(73)。
专利摘要一种铁氧体分粒装置,属于工件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一工作台;一作用缸,以卧置状态地支承在工作台上;一推板导向机构,与所述工作台固定;一推板,与所述作用缸联结并且与推板导向机构相滑配;一推料平台,与所述推板导向机构固定并且与所述推板的下表面接触;一构成有馈料槽腔的料槽座,与所述推料平台固定并且与推料平台的表面之间构成有一出料口;一馈料槽,下部置入于所述的馈料槽腔中并且由料槽座擒持,该馈料槽的底部与所述的推料平台的表面保持有隙道,隙道与推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相对并且与所述的出料口相对应。优点可以节约人力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分粒的效率,此外还可避免对铁氧体的损害。
文档编号B65G59/06GK201473062SQ20092023449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6日
发明者丁伟清, 孟力, 孟祥宇 申请人:苏州冠达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