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纸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30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纸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纸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特别地涉及使用鼓风单元抬起装纸盘中装 载的多张纸张中最上端纸张的末端部分并将该纸张传输至图像形成单元的进纸设备,以及 具有所述进纸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2.相关领域描述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号2007-045630公开了将纸张快速逐张送至图像形成装 置的图像形成单元的进纸设备。所述进纸设备使用来自鼓风单元的空气分离出纸张捆的最 上端纸张并传输所述纸张。所述进纸设备的基本构造如下。图7是图解普通进纸设备的构 造的横截面图。在进纸设备20中,来自鼓风单元1如鼓风机的风吹向装载在进纸盘21中 的多张纸张的前端部分和侧端部分,通过鼓风空气被送入纸张之间,以使所述纸张被抬起 直至吸附带单元2的带加的高度,然后所述最上端纸张被抽吸至所述带并被所述带传输。 随后,纸张被吸附带单元2传输至图像形成单元,并且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在此,所述鼓风单元1不但用于通过输送空气到纸张之间将纸张抬起直至预先确 定的高度,而且用于通过向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区域鼓入预先确定量的风来分离所述纸张。 纸张阻挡元件7被放置在鼓风单元1和纸张之间,并且阻止除最上端纸张Pl之外的纸张被 传输。此外,为了恒定地保持带加和纸张最上端表面的位置之间的距离h——随着进纸 纸张的数量减小,进纸设备包括探测单元3,其与最上端纸张接触并检测所述纸张的高度。 探测单元3包括臂部件4和传感器5,臂部件4可旋转以冲压最上端纸张,传感器5通过光 传感器等检测臂部件4的旋转,并检测由于纸张数量的减少而旋转的臂部件4的移动量。然 后,基于来自探测单元3的信号,通过使用提升单元等向上移动底板6来调节纸张的最上端 表面的位置和带加之间的距离h。在此,根据纸张的尺寸,纸张在进纸盘21上以其前端均勻地对齐。此外,如图7所 示,臂部件4的附连位置被设置在纸张的后端附近,以便不轻易地受鼓风单元1吹出的风影 响。此外,提供侧栏23靠近纸张的两个侧端,并且侧栏23引导所述纸张的侧端,以便 当最上端纸张被进纸时,保持纸张的直线移动。尾栏10被提供在纸张的尾端后面,并且尾 栏10阻止纸张被鼓风单元1向后逐出。尾栏10被配置为利用滑轨或导轨等在向前/向后 方向上可移动,以便可根据堆叠的纸张的大小而移动。此外,借助齿轮或螺栓来固定尾栏 10。传输辊8被放置在吸附带单元2的下游上,并传输到达传输辊8的纸张。传输辊8的传输力被设置为大于吸附带单元2的传输力。此外,检测纸张到达的进纸传感器9被提 供在传输辊8的下游上。进纸设备20如下操作。图8至11是图解进纸设备的操作顺序的横截面图。当从 图像形成装置体发出进纸命令时,鼓风单元1被激活以将空气吹向纸张的末端部分,如图8 所示。然后,吸附带单元2同时开始吸气。因此,最上端纸张Pl被抬起并且最上端纸张Pl 被吸附至吸附带单元2的带2a,如图8所示。随后,如图9所示,开始驱动吸附带单元2和传输辊8,并且在纸张Pl到达进纸传 感器9之后停止驱动吸附带单元2,如图10所示。然后,传输辊8继续传输纸张P1,同时停 止吸附带单元2的带加。随后,如图11所示,在纸张Pl从吸附区域退出之后,纸张P2被空气抬起并直接吸 附。然后,根据已设置的进纸间隔,重新开始驱动吸附带单元2,进行纸张P2的进纸。通过 重复上述操作,纸张被顺序传输。在此,在用空气分离纸张以传输纸张的进纸设备中,当分离以高粘附力彼此粘附 的纸张时,通常增加来自鼓风单元1的空气的风速或者加大鼓风单元1的喷嘴开口以增加 吹向纸张的风的体积,以消除纸张的粘合力。但是,在输送薄而且高度粘合的纸张如薄涂布 纸时,如果如上所述增加风的体积,那么大于抬起纸张所必须的体积的空气被送至纸张之 间。结果是,在相关领域的上述进纸设备中可能会产生缺陷。图12是图解相关领域的 进纸设备的缺陷的平面图,而图13是图解相关领域进纸设备的缺陷的横截面图。S卩,在相关领域的进纸设备中,由于纸张的末端部分在几乎被纸张阻挡元件7、侧 栏23和尾栏10封闭的区域中;所以,吹到纸张之间的过量空气被侧栏23和尾栏10阻挡,如 图12所示,不能从纸张的末端排出所有的空气,所以保留的空气聚集在纸张之间。当空气 在纸张之间以这种方式聚集时,纸张由于聚集的空气而成捆地被向上抬起,如图13所示。 然后,纸张捆被强有力地压向吸附带单元2。在这种状态下,当开始驱动吸附带单元2以进 纸张时,纸张被成捆地进纸,这导致双张进纸。这还导致纸张的浪费和/或不期望的事件, 其中空白页与已印刷的纸张混杂。结果是,图像形成装置的质量显著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进纸设备,其包括装纸盘,其被配置为在其上接收 多张纸张;纸张传输单元,其将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传输至图像形成 单元;鼓风单元,其被放置在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附近,并将空气吹至 所述纸张的一个末端部分以抬起所述最上端纸张和靠近所述最上端纸张的纸张的所述末 端部分,以使所述纸张彼此分离;尾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所述纸张的尾端后面并调节所 述纸张的所述尾端的位置;和侧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靠近所述纸张的两个侧端并调节 所述纸张的所述侧端的位置。侧端调节元件与所述纸张接触的侧端调节元件的部分设有允 许来自鼓风单元的空气排出的排出部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包括所述进纸设备的图像形成装置。当与附图结合考虑时,通过阅读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上及工业上的重要性将更好理解。


图1是图解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图解进纸设备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图3是图解从进纸设备除去吸附带单元的进纸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图解所述进纸设备的放大的透视图;图5是图解当从不同方向观察图4的进纸设备时,所述进纸设备的放大的透视 图;图6是图解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的操作的平面图;图7是图解普通进纸设备的构造的横截面图;图8是图解所述进纸设备的操作的横截面图;图9是图解所述进纸设备的操作的横截面图;图10是图解所述进纸设备的操作的横截面图;图11是图解所述进纸设备的操作的横截面图;图12是图解相关领域的进纸设备的缺陷的平面图;和图13是图解相关领域的进纸设备的缺陷的横截面图。优选实施方式详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包括装纸盘,其被配置为在其上接收多张纸张; 鼓风单元,其被放置在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附近,并将空气吹至所述 纸张的一个末端部分以抬起所述最上端纸张和靠近所述最上端纸张的纸张的末端部分,使 所述多张纸张彼此分离;尾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所述纸张的尾端后面以调节所述纸张 的所述尾端的位置;和侧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靠近所述纸张的两个侧端以调节所述纸 张的所述侧端的位置。侧端调节元件与所述纸张接触的侧端调节元件的部分设有允许来自 鼓风单元的空气通过其排出的排出部件。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排出部件被提供在侧端调节元件中与所述纸张接触的部 分处,甚至当来自鼓风单元的空气的体积变大时,过剩的空气从排出部件排出,因此阻止空 气充盈在纸张之间。因此,即使为了进纸以高粘合力彼此粘附的薄纸张(例如薄涂布纸) 而吹入大体积的空气时,过量体积的空气并不充盈在纸张之间,因此消除了粘合状态而不 成捆地抬起纸张,并且阻止了双张进纸。此外,由于接触进纸的区域变小,进纸操作期间的 接触阻力减小,这阻止了纸张的不进纸(non-feeding)和进纸的损坏。在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中,纸张传输单元可以包括纸张吸附部件和吸附单 元,在纸张吸附部件,纸张被吸附在吸附带上,而吸附单元通过吸气使得装纸盘上装载的多 张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被吸附至纸张传输单元的纸张吸附部件。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放置在鼓风单元和装纸盘上装载的纸 张之间的纸张阻挡元件,以阻挡除了最上端纸张之外的纸张。在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中,排出部件可以由按照预先确定的间隔放置并被配 置为穿透所述侧端调节元件的多个透孔形成。此外,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包括上述进纸设备。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以高粘合力彼此粘附并且不易于通过空气分离和吸附由所述进纸设备进纸的 薄纸张(例如薄涂布纸)可以被可靠地进纸,所以传输质量提高。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图1图 解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图解进纸设备的内部构造 的透视图。图3是图解除去吸附带单元的进纸设备的透视图。图4是图解所述进纸设备的 放大的透视图。图5是图解当从不同方向观察图4的进纸设备时,所述进纸设备的放大的 透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体12和进纸 设备13,进纸设备13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体12的一侧表面相连。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 纸设备13的基本构造与作为相关领域的实例描述的进纸设备20的基本构造相同。S卩,如 图2所示,所述进纸设备13包括进纸盘(装纸盘)21和吸附带单元22,所述进纸盘(装纸 盘)21具有允许一捆纸张被装置在其上的底板6,所述吸附带单元22逐张取出纸张捆的最 上端纸张并将该纸张进纸到图像形成装置体12。此外,在进纸盘21中,侧栏23分别被分别提供在两侧以便在宽度方向上(与进纸 方向垂直的方向)引导装载在底板6上的纸张捆的侧端,并且尾栏10被提供在纸张捆的后 面以便支撑纸张捆的尾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13具有与进纸设备20相同的总 的构造,包括纸张阻挡元件7、探测单元3、传输辊8和进纸传感器9 (参见图7)。此外,如图2至5所示,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13包括鼓风单元1,其被提 供为直接在吸附带单元下抬起纸张并将纸张彼此分离。如图4和5所示,进纸设备13具有 多个圆形透孔25a,所述透孔2 按照预先确定的间隔串联形成并用作排出部件,其中透孔 2 形成在侧栏23的接触区域25,这是侧栏23与纸张接触的部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 尽管多个透孔2 被提供为排出部件,但是也可以采用多个穿透狭缝等作为排出部件。对于上述构造,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13如下操作。图6是图解根据所述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的操作的平面图。首先,当从图像形成装置体发出进纸命令时, 鼓风单元1被激活以将空气吹向纸张的末端部分。同时,吸附带单元2开始吸气。因此,最 上端纸张Pl被抬起,最上端纸张Pl被吸附至吸附带单元2的带2a (参见图8)。对于这种情况,当分离以高粘合力彼此粘附的纸张时,来自鼓风单元1的空气体 积增加。空气体积的选择可以自动进行或由操作者手动进行。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当 鼓风单元1供应的空气体积增加时,过剩空气从图6中所示的多个透孔25a中排出。因此, 空气并不在纸张之间聚集,从而阻止了纸张被成捆向上抬起的现象。随后,开始驱动吸附带单元2和传输辊8,传输纸张Pl (参见图9)。在纸张Pl到 达进纸传感器9之后,停止驱动吸附带单元2。随后,传输辊8继续传输纸张P1,同时吸附 带单元2的带加停止(参见图10)。然后,紧跟在纸张Pl从吸附区域排出之后,纸张P2通过空气被抬起并被吸附至所 述带。随后,根据已设置的进纸间隔,重新驱动吸附带单元2,进行纸张P2的进纸。通过重 复上述操作,纸张被顺序传输(参见图11)。因此,在依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中,即使在进纸以高粘合力彼此粘附的纸 张如薄涂布纸时吹入大体积的空气时,空气并不过量聚集在纸张之间。因此,可以消除纸张 之间的粘合,以便纸张不成捆地抬起。这阻止了双张进纸。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与进纸接触的区域是不连续的而是间断的,所以进纸操 作期间的接触阻力减少,从而阻止了纸张的不进纸和对纸张的损坏。此外,在包括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13的图像形成装置11中,以高粘合力 彼此粘附并且不易于由使用空气分离和吸附的进纸设备进纸的薄纸张可以被可靠地进纸, 所以装置的质量提高。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进纸设备,由于排出部件被提供在侧端调节元件的侧端调节 元件与所述纸张接触的部分中,所以甚至当来自鼓风单元的空气的体积变大时,过剩的空 气从排出部件排出。因此过剩空气并不在纸张之间聚集。同样,即使以高粘合力彼此粘附 的薄纸张被进纸时,过量体积的空气并不充盈在纸张之间,纸张的粘合状态可被消除而不 成捆地抬起纸张,从而阻止了双张进纸。尽管为了完整和清晰地公开,已参照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附权利 要求并不因此而被限制,而应被解释为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清楚地落入本文 阐述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改变和可选的构造。
权利要求
1.进纸设备,其包括装纸盘,其被配置为在其上接收多张纸张;纸张传输单元,其将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传输至图像形成单元; 鼓风单元,其被放置在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附近,并将空气吹至 所述纸张的一个末端部分以抬起所述最上端纸张和靠近所述最上端纸张的纸张的末端部 分,以使所述纸张彼此分离;尾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所述纸张的尾端后面并调节所述纸张的所述尾端的位置;和侧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靠近所述纸张的两个侧端并调节所述纸张的侧端的位置, 其中所述侧端调节元件与所述纸张接触的所述侧端调节元件的部分设有允许来自所 述鼓风单元的空气排出的排出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纸设备,其中所述纸张传输单元包括 纸张吸附部件,在所述纸张吸附部件,所述纸张被吸附在吸附带上;和吸附单元,其通过吸气使得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纸张中的所述最上端纸张被吸附至所 述纸张传输单元的所述纸张吸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纸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纸张阻挡元件,其被放置在所述鼓风单元和所述装纸盘上装载的所述纸张之间,以便 阻挡除了所述最上端纸张之外的纸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进纸设备,其中所述排出部件由按照预先确定的 间隔放置并穿透所述侧端调节元件的多个透孔形成。
5.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进纸设备。
全文摘要
进纸设备,其包括装纸盘,其被配置为在其上接收多张纸张;纸张传输单元,其将纸张中的最上端纸张传输至图像形成单元;鼓风单元,其将空气吹至所述纸张的一个末端部分以抬起所述最上端纸张的末端部分,使所述纸张彼此分离;尾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所述纸张的尾端后面;和侧端调节元件,其被放置在靠近所述纸张的两个侧端。侧端调节元件与所述纸张接触的侧端调节元件的部分设有允许来自鼓风单元的空气排出的排出部件。本发明还提供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B65H3/48GK102120531SQ20101062053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
发明者布田宗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