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418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具体是一种用于加油站的智能二次油气 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加油站来说,油气排放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卸油过程中油气的挥发(一次油 气)、加油过程中油气的挥发(二次油气)及地下储油罐小呼吸油气的挥发(三次油气)。 其中加油过程中的油气挥发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加油过程中逸散的油气进 行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及膜法等,但是发明人在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油气回收系统大部分是集成化系统,对加油站系统改造 较大,投入成本非常高,不易大范围推广。而且还存在着油气回收利用率低,排放到大气中 的油气含量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自控程度高,油气回收更充分,系统 尾气的油气含量大为减少,而且能在不改变现有加油系统的情况下加装此装置实现油气回 收,投入成本低,便于大范围推广。一种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加油机、加油枪、真空腔、真空泵、冷凝箱、控制 器及碳罐,加油机与加油枪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加油机内,加油枪的壳体上设置与真空腔相 连的油气回收管,油气回收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表压传感器和吸气电磁阀,真空腔 通过真空泵与冷凝箱相连,真空腔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冷凝箱与碳罐相连,碳罐的出口与排 气管相连,排气管上设有油气浓度传感器及排气电磁阀,排气管在油气浓度传感器及排气 电磁阀之间的节点设置与真空泵相连的油气循环管,油气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电磁阀,表 压传感器、吸气电磁阀、冷凝箱、真空腔上的压力传感器、油气浓度传感器、循环电磁阀及排 气电磁阀均由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吸气电磁阀和冷凝箱的开闭状态,可以根据油气回收 管内油气的压强自动侦测加油枪是否开始工作,从而自动启动油气回收系统;另外,设置的 冷凝箱后的碳罐可对冷凝后的油气进行进一步吸附,经过碳罐吸附的油气再经过排气管、 循环电磁阀送回冷凝箱进一步回收利用,可提高油气回收利用率;通过油气浓度传感器的 检测和控制器的自动分析控制,使得浓度达到允许释放的值时的油气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减少尾气排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的俯视图。[0009]图中1_加油机;2-控制器;3-加油枪;4-第一单向阀;5-表压传感器;6_吸气电 磁阀;7-真空腔;8,13-压力传感器;9-干燥器;10-真空泵;11-第二单向阀;12-冷凝箱; 14-温度传感器;15-第三单向阀;16-碳罐;17-油气浓度传感器;18-循环电磁阀;19-排 气电磁阀;20-排气管;21-油气循环管;22-油气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加油机1、控制器2、加 油枪3、表压传感器5、吸气电磁阀6、真空腔7、真空泵10、冷凝箱12、碳罐16、油气浓度传感 器17、循环电磁阀18及排气电磁阀19,加油机1与加油枪3通过油气管连接,控制器2设 置在加油机1内。加油枪3的壳体上设置与真空腔7相连的油气回收管22,油气回收管22上依次连 接有第一单向阀4、表压传感器5和吸气电磁阀6,表压传感器5通过电缆与控制器2连接。 真空腔7通过真空泵10与冷凝箱12相连,真空腔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8,冷凝箱12与碳罐 16相连,在真空腔7与真空泵10之间可设置干燥器9,在真空泵10与冷凝箱12之间可设 置第二单向阀11,在冷凝箱12与碳罐16之间可设置第三单向阀15。冷凝箱1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分别用于侦测冷凝箱12中未冷 凝成液态的油气的压力和温度,达到冷凝箱上气压传感器13与温度传感器14所规定的临 界值(此临界值能保证90%以上的油气冷凝液化分离转化为汽油)的油气从冷凝箱12中 流出。碳罐16的出口与排气管20相连,排气管20上设有油气浓度传感器17及排气电磁 阀19,排气管20在油气浓度传感器17及排气电磁阀19之间的节点设置与真空泵10相连 的油气循环管21,具体实施时,油气循环管21的一端与排气管20连通,另一端与干燥器9 连通。油气循环管管21上设置有循环电磁阀18。工作时,当加油机1通过加油枪3给机动车加油时,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收集在 加油枪3内。当加油枪3内油气浓度达到预设定的气压临界值时,油气回收管22上的第一 单向阀4开启,油气通过第一单向阀4。第一单向阀4后设置的表压传感器5对油气回收 管22内气压进行测定,并把信息传递给控制器2。具体实施时,表压传感器5对油气回收管 22内油气的压强进行测量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送给控制器2。若表压传感器5测得 油气回收管22内油气压强达到预设值(此预设值可根据实际经验设置,例如加油枪3加油 时产生的油气的平均压强值),表明此时加油枪3已经处于加油状态,则控制器2控制吸气 电磁阀6和冷凝箱12处于开启状态;若表压传感器5测得油气回收管22内油气压强未达 到预设值,则控制器2控制吸气电磁阀6和冷凝箱12处于关闭状态。若真空腔7上的压力 传感器8测得真空腔内压强不为负压,则控制器2控制真空泵10开始工作,直至使真空腔 10内的压强为负压时,将信息即时传送给控制器2,控制器2将真空泵10关闭。由于真空泵10启动,这时油气在气压差的驱动下经过干燥器9干燥后流向位于真 空泵10后的冷凝箱12,冷凝箱12底部有一液压单向阀通向回收仓(此回收仓可根据需要 设置在适当位置,图中未标示。),油气在冷凝箱12冷凝后通过液压单向阀流向回收仓,可 防止液态油回流,液态汽油将储存在回收仓内,由此实现油气的冷凝回收。[0016]油气大部分在冷凝箱12内冷凝成液态留下,少部分达到冷凝箱12上气压传感器 13与温度传感器14所规定的临界值的油气从冷凝箱12中流出。这时流出的油气再经过位 于冷凝箱12后的碳罐16,碳罐16对油气进行吸附使油气压强进一步降低。碳罐16吸附的 油气在流动的空气作用下吹出,可防止碳罐16吸收油气饱和后不能工作,而吹出的油气可 以进行油气回收循环被回收,具体请参见如下描述。与碳罐16相连的排气管20上设有油气浓度传感器17,油气浓度传感器17对碳 罐16中流出的油气浓度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油气浓度值即时传送给控制器2。当浓度达 到允许释放到大气的值时,则控制器2控制排气电磁阀19开启,循环电磁阀18关闭,油气 经排气电磁阀19排到大气;当浓度未达到允许释放的值时,则控制器2控制排气电磁阀19 关闭,循环电磁阀18开启,将油气流向冷凝箱12,再次经过上述的油气冷凝吸附过程,直至 油气浓度达到允许排放的临界值,油气从排气电磁阀19中流出。当表压传感器5感应到加 油枪3停止加油时,控制器2控制吸气电磁阀6关闭及冷凝箱12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吸气电磁阀和冷凝箱的开闭状态,可以根据油气回收 管内油气的压强自动侦测加油枪是否开始工作,从而自动启动油气回收系统;另外,设置的 冷凝箱后的碳罐可对冷凝后的油气进行进一步吸附,经过碳罐吸附的油气再经过排气管、 循环电磁阀送回冷凝箱进一步回收利用,从而提高油气回收利用率;通过油气浓度传感器 和控制器配合,使得浓度达到允许释放的值时的油气才能排放到空气中,减少尾气排放。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 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加油机(1)、加油枪(3)、真空腔(7)、真空泵(10)、 冷凝箱(12),加油机(1)与加油枪(3)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2)及碳罐(16), 控制器(2)设置在加油机(1)内,加油枪(3)的壳体上设置与真空腔(7)相连的油气回收管 (22),油气回收管(22)上依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4)、表压传感器(5)和吸气电磁阀(6), 真空腔(7)通过真空泵(10)与冷凝箱(12)相连,真空腔(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8),冷凝 箱(12)与碳罐(16)相连,碳罐(16)的出口与排气管(20)相连,排气管(20)上设有油气 浓度传感器(17)及排气电磁阀(19),排气管(20)在油气浓度传感器(17)及排气电磁阀 (19)之间的节点设置与真空泵(10)相连的油气循环管(21),油气循环管(21)上设置有循 环电磁阀(18),表压传感器(5)、吸气电磁阀(6)、冷凝箱(12)、真空腔(7)上的压力传感器 (8)、油气浓度传感器(17)、循环电磁阀(18)及排气电磁阀(19)均由控制器(2)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表压传感器(5)测得 油气回收管(22)内油气压强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2)控制吸气电磁阀(6)开启和冷凝箱 (12)开机,当真空腔(7)上的压力传感器(8)测得真空腔内压强不为负压,则控制器(2)控 制真空泵(10)开始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腔(7)与真空泵 (10)之间设置干燥器(9),真空泵(10)与冷凝箱(12)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11),冷凝箱 (12)与碳罐(16)之间设置第三单向阀(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箱(12)上设有压力 传感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分别用于侦测冷凝箱(12)中未冷凝成液态的油气的压力 和温度,达到冷凝箱上气压传感器(13)与温度传感器(14)所规定的临界值的油气从冷凝 箱(12)中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气浓度传感器(17)用 于对碳罐(16)中流出的油气浓度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油气浓度值即时传送给控制器(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2)用于当油气 浓度传感器(17)测得的油气浓度达到允许释放到大气的值时,控制排气电磁阀(19)开启 和循环电磁阀(18)关闭;当浓度未达到允许释放的值时,控制器(2)控制排气电磁阀(19) 关闭和循环电磁阀(18)开启。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加油机、加油枪、真空腔、真空泵、冷凝箱、控制器及碳罐,加油机与加油枪连接,控制器设置在加油机内,加油枪的壳体上设置与真空腔相连的油气回收管,油气回收管上依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表压传感器和吸气电磁阀,真空腔通过真空泵与冷凝箱相连,真空腔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冷凝箱与碳罐相连,碳罐的出口与排气管相连,排气管上设有油气浓度传感器及排气电磁阀,排气管在油气浓度传感器及排气电磁阀之间的节点设置与真空泵相连的油气循环管,油气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电磁阀。本实用新型自控程度高,油气回收更充分,系统尾气的油气含量大为减少。
文档编号B67D7/06GK201785187SQ2010202293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2日
发明者何慧娟, 李冠妮, 董闯, 陶胜伟 申请人:何慧娟, 李冠妮, 董闯, 陶胜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